春分时节,万物萌新,正是挥锹添绿时。3月21日上午,陈村聯豐集团在国通物流城石洲供应链中心C区举行助力“百千万工程”共建绿美生态——银河生态公园示范带启动仪式。陈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岑坤杰、党委副书记叶国伟、党委副书记何嘉俊、副镇长黄星贤参加启动仪式,并参与植树活动。
银河生态公园示范带由聯豐集团投资建设,依托陈村银河河畔的自然优势,改造面积近万平方米,将打造集生态、休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社区的整体品质。同时,聯豐三龙湾石洲供应链中心的建设也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生态“高颜值”与经济“高价值”协同发展,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近年以来,陈村镇坚持党建引领,发动各界参与,凝聚社会合力,以“党建红”赋能“生态绿”,不断探索绿美建设新模式。截至目前,全镇已打造70条特色街巷,新增绿化面积近3万平方米,培育农文旅融合项目20余个。
党建引领:“花开巷里”激活乡村微改造
清晨,陈村镇大都村的青石板巷里飘着淡淡花香,原本寻常的街巷现因有趣的墙绘成为社交平台的热门打卡点,随手拍照打卡收获“点赞”无数,这是陈村镇“花开巷里”项目的缩影。去年,陈村镇以基层党建为核心,创新推出“花开巷里”街巷美化行动,通过“镇村企联动+微改造+全民参与”模式,将传统街巷变为网红打卡地。
今年新打造的潭洲村8090街区,是“百千万工程”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之一,用80、90年代记忆为线索,打造多个“微改造”景点:复古书屋,怀旧邮信桶、历史影像墙、青春歌舞厅……串联起记忆动实现片区美化提升的同时,怀旧复古风格让街巷空间充满趣味与惊喜。各村居党委多次入户沟通,发动党员房屋作试点先行改造,推动村民从“不情愿、不配合”转变为“我愿意、我争先”,纷纷捐出闲置旧物作为造景材料,参与公共区域美化,形成“自己家园自己建”的浓厚氛围,生动诠释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陈村实践。
党建赋能:“绿美经济”助推农文旅融合
陈村花场数量众多,但其中不少存在围墙破旧、景观杂乱的问题,为此,陈村镇启动“破墙透绿”工程,在仙涌大道、环镇西路试点改造72个花场,镇村党员干部与花企花农“设计共商量、施工齐动手”,把最美的苗圃、最好看的罗汉松放在路边,打造别有特色的门面招牌,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
不少花场主反映,“破墙透绿”实施后门面更赏心悦目,前来咨询的新客人更多了。此外,全镇延伸“绿美经济”,发展观光休闲、采摘、露营、庭院经济等农文旅融合项目20多个,露营基地在苗圃中“生长”,庭院咖啡馆在花海中飘香,形成“四季有景、人在画中”的生态产业链。
党建搭桥:政企民携手共建绿美动能
为鼓励各界力量参与绿美生态建设,陈村镇通过“政企共建、两岸共建、全民共建”凝聚发展动能:16家园林企业与15个村居结对,深度参与绿化设计;51家建筑企业结对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投入852万元建成潭洲江缦体育公园等示范项目;联合台商协会打造的“融合林”“同心园”成为两岸情感联结的纽带;全民植树活动掀起热潮,全镇累计认养认种树木超7千株,营建主题林12片,新增绿化面积近3万平方米。
党建创新:长效管护倡导人人护绿
为巩固绿化成果,陈村镇推出技术规范和制度约束“双重保障”:一方面编制《村居街巷美化指南》,指导选用低成本、易养护绿植,并由党员带头管护房前屋后绿植;另一方面镇党委指导村党委制定《村规民约》,对违规行为采取经济处罚,通过宣扬先进户、拍照公布后进户的方式,营造“人人护绿”的文明乡风。
增绿就是增优势,添美就是促发展。2025年,陈村将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持续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及时总结推广经验,系统整合生态文化资源,为打造“广佛同城桥头堡·黄金内湾绿美芯”,不断厚植绿美底色。
编辑:江晓晴
通信员:陈村镇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