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上午,均安镇“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年”启动仪式暨大课间展示与研讨活动均安中心小学举行,正式拉开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序幕。
均安镇“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年”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上,均安镇顺峰小学武术队、勒流东风小学跳绳队、均安中心幼儿园篮球宝宝队进行了精彩的双节棍、花式跳绳、花式篮球表演,一起观摩了中心小学的阳光大课间活动。
观看花式跳绳、花式篮球表演。
当日,均安镇党委委员周婉施等领导分别为篮球、武术项目的校外指导员颁发了聘书,表彰一批亲子体育锻炼优秀家长,为“国家级武术进校园试点校”授牌。启动仪式后,随即举行了体育优质课展示与研讨活动,为今后提升体育课教学质量定标准定范式。
新一年,国家和省、市、区各级教育部门先后发文要求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课间15分钟、开展大课间活动、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等行动,在全社会尤其是中小学校掀起了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风潮。
为“国家级武术进校园试点校”授牌。
均安镇提早谋划,全力摁下提升学生体质的这一“键”,制定了《均安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将2025年定为“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年”,并纳入全镇十大民生实事之“健康小城”项目当中,精心指导学校制定“一校一案”,全数落实相关要求,共实施五大硬核举措,全力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一键升级”。
为武术项目、篮球项目的校外指导员颁发聘书。
均安镇教研中心主任胡剑宇表示,均安镇这次推出的五大硬核举措,涵盖了时间保障、活动开展、质量提升、师资支持和场地设施完善等多个体育活动关键环节,为实现全镇学生体质的真正提升、为均安“健康小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均安镇推进“山水教育·优教均安”建设、达到镇域教育“扩优提质”目标的重要抓手,是落实顺德区关于深化中小学办学内涵、建设家门口的优质学校的具体实践。
五大硬核举措:
一是全数落实,刚性要求一个不少。全“数”重点是五个数,即:每天1节体育课,课间活动时间延长至15分钟,每天2次眼保健操,每天不少于1次阳光大课间,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少2小时。这是从时间上给足学生“动起来”的机会,主打一个“运动时间自由”。
二是全员参与,每个学生一个不落下。所有体育活动全体学生参加,全体教师协同,全体家长知晓并配合,让过去过份强调竞赛拿牌的体育变为全体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的体育。镇教研中心将全年的镇级体育竞赛统筹设计为“快乐操场”系列活动,学生竞赛全年无休,每校均有普及性体育特色项目和竞赛特长项目供学生全员参与,让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体育“招牌”,让每位学生都能在体育活动中找到乐趣,挖掘自身潜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是全面提质,每节体育课都按精品课的标准上。有了体育活动时间的保证,但体育课、大课间活动的质量如何,学生是否乐意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最终能否真正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均是要提早考虑的关键点。为此,镇教研中心提出中小学每节体育课都要按精品课的标准去落实,提升体育课、大课间、眼保健操的质量,确保每个体育活动都能达到更高水准,学生愿上、想上,真正实现“身上有汗、眼里有光”的目标。
四是全力支撑,体育教师缺口多渠道解决。针对体育活动增加后体育教师缺口较大的问题,各校除在校内积极挖潜之外,另一个渠道就是外聘体育指导员。其中,均安女篮是均安体育事业的一面旗帜,为此,镇教研中心与均安女篮合作,聘请均安女篮资深主教练何信夫为学校篮球发展顾问,聘请10位女篮教练和主力队员担任学校篮球训练指导员,分别驻点一所学校,定期入校指导。同时,指导学校充分发掘家长资源,每年评选一批“亲子体育锻炼优秀家长”,支持鼓励有体育专长的家长以成立校外体育俱乐部等形式,自主开展节假日的亲子体育运动。
五是全程保障,发动社会力量升级运动场所。针对部分学校运动场所或训练器械不足、老旧等问题,各校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也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对学校运动场所的设备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和补充,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运动空间。
编辑:刘远雄
图源:欧阳健洪
通讯员:均安教研中心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