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文明实践:勒流龙眼点睛民俗活动登央视_本土速递_顺德城市网
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资讯 > 本土速递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顺德文明实践:勒流龙眼点睛民俗活动登央视




一年一度的勒流龙眼村龙眼点睛活动登上央视新闻。


  一年一度的勒流龙眼村龙眼点睛活动登上央视新闻,其播放时长2分钟左右。在6月5日当天上午,央视来到了龙眼村取景录像,片段于6月6日在cctv新闻平台播送,借助央视的影响力,顺德勒流的民俗文化得到更大的传播,现在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下“龙眼点睛”吧!



2016年“龙眼点睛”成为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省级非遗“龙眼点睛”起源

  顺德是著名的龙舟之乡,明清以来扒龙舟之风日盛,扒龙舟整套仪式包括起龙、点睛、采青、赛龙、藏龙和散龙等环节。2016年“龙眼点睛”成为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眼点睛保存积数百年的龙舟竞渡与健身去秽的南粤古俗,传播砥砺奋进向善获祥的朴素理念,展现同舟共济、永不停步的现代精神,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古村落全面发展。

  勒流龙眼村,建村于西汉,该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明朝黄萧养在龙眼村一带起义,遭到镇压后的结果是诞生了顺德县,为了加强统治,明朝从南海析出并设置顺德县,取名源自“顺天明德”;龙眼古称龙渚,四面环水,筑有纪念西汉大将军周勃匡扶汉室“汉太尉相公庙”。清末的梁敦彦是首批留美学童之一,后任外务部大臣,北洋政府交通总长。



自古以来,龙眼村成为群龙聚首之圣地。(顺德城市网摄影俱乐部“line”摄)


  自古以来,龙眼村成为群龙聚首之圣地,周边四乡之龙舟,相约农历五月初三聚太尉庙给龙头点晴,于是“龙渚”渐被“龙眼”替代,龙眼村的地名也因此而来。每逢端午节来临之际,珠三角各地龙舟后在正式赛龙舟之前,前来龙眼村点睛朝圣,尤其是新龙舟下水,据说用朱砂点过睛的龙舟有了灵性,划动特别生猛,速度快,与画龙点睛有异曲同工之妙,否则会拖泥带水,甚至有翻沉之虞。

  该村龙舟“点睛”风俗已延续600多年,每年农历五月初三,珠三角附近的龙舟都会自发聚集到龙眼村太尉庙进行“点睛”,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项远近闻名、广受欢迎的民俗文化活动。龙眼村太尉庙因此被称为龙舟“朝圣”之地。据统计,近年来每年都有来自珠三角顺德、番禺、南海、中山、江门等地近百艘龙舟到此举行“点睛”仪式。



“龙眼点睛”是一项广受欢迎的民俗文化活动。(顺德城市网摄影俱乐部“梁刚第”摄)


“龙眼点睛”的整个过程

  1、祭拜:农历四月三十晚子时,太尉庙庙祝敲击锣、鼓各三下,以贡品拜祭太尉,祈祷社、坊风调雨顺,人安宁吉祥。

  2、迎龙与接龙:五月初三早上,埠头遍插彩旗,村民遥闻龙船鼓响,即燃放爆竹,并尽地主之谊送上米酒、果品及利是。太尉府内,锣鼓齐鸣,热烈接“龙”,并郑重清晰标注龙船来处。

  3、抚龙:新来之“龙”,卸下龙头、龙尾、龙牌,以龙头先行,龙牌居中,龙尾殿后,接受村民抚龙之礼。

  4、参拜:“龙”入庙门,龙头、龙尾、龙牌并排放在神像下,龙舟队员自报坊名,焚香祷告,祈求顺风顺水,安吉祯祥。每参拜一次,锣鼓响一遍。

  5、点睛:点睛人口念“顺风顺水,龙头顺到龙尾”,用龙眼叶水洒净龙头、龙尾、神斗、铜锣、大鼓、彩旗,并以新笔蘸朱砂,点龙睛、龙颈及龙尾。

  6、赠物:点睛结束,主客双方互赠礼物。主持赠以“欢迎柬”、米酒、果品及龙耳;客人则回赠回帖、果品和龙船符。

  7、回龙:仪式结束,龙船不按原路返回,而由专人引领从大殿左进右出,俗称“行大运”。

  8、游龙:龙船以三进两退仪式叩拜作揖,以谢神恩,然后绕河游弋,锣鼓声动,彩旗招展。(胡敏慧)

■央视报道链接:

迎端午!上百龙舟齐聚佛山 朱砂点睛提士气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直击考场 | 高考首日!祝顺德考生旗开得胜
下一篇:直播回顾|高考结束,顺德学子梦想在此刻放飞!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