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场主持:聂鹏

(顺德城市网主编助理)

因为爱!所以表达……

这是“聊顺德”之所以诞生的最原始的初衷。

这是一个聊场,只要你愿意,这里可以听到你想表达的声音;

这更是一个情场,因为对这座城市的情怀,我们关注并思考着这座城市的一枝一叶;

这就是顺德城市网为您奉上 “聊顺德”的初衷,不掩真性情,且有智慧闪现。

当然,作为一场纪实性的聊天实录,仅缘于现场碰撞的火花和即时的反应与表达,这样的谈话难免有不到位、不全面之处,但我们的态度却是认真且投入的。

好了,闲言少述,我们开聊吧!

赵里平

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委员

马曼宁

原顺德图书馆馆长

葛新斌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

刘中良

顺德区容桂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吴锋

顺德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 教育评价:顺德教育缺少创新力度和自信

    顺德城市网: 2015年年底顺德抛出重磅教育改革动作,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同样此次顺德“两会”上有关教育的话题也依然炽热,那么结合教育改革和教育的现状大家都有着怎样的评价?

    葛新斌: 对于顺德教育我并不陌生。从2000年左右开始我便参与了对顺德教育的研究,顺德教育和顺德人有一样的品质,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很务实;第二:敢为天下先,敢作敢为,而因此获得了很多的荣誉。

    但是后来顺德教育存在了一些问题。或许一些人觉得,顺德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以后,家底殷实了,很多人的心态就慢慢的发生了变化,创新的力度慢慢的弱化了。

    其实对于顺德的高中管理,在“十二五”规划时我们做研究时就已经有建议是否可以区统一管理,但是因为顺德的实际情况,区、镇两级管理也涉及到两级管理财政的分化等问题,没有实施。但在这次的改革方案中有将这项明确下来,这是一大进步。

    顺德人对于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利用资源整合资源,将体制机制理顺,将教师的积极性的提上来就是改革的重点,我认为改革既要对症下药,具体的措施也一定要落实下来。

    马曼宁: 教育是立国之本,也是个人、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竞争的资本。现在的教育处于很尴尬的位置,大多的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自由,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学校也为了应试教育而教育,但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并不都是创新型的人才,而社会的发展,最终是要靠人才来支撑,人才怎么来?学校的教育是很关键的。

    和我女儿同时参加高考和她一个班的学生,原来的成绩很不错,是可以上本科的,但是在高考的时候考试失误了,只上了大专线,而听了这个消息后,这个学生的妈妈在窗口站了三个小时;也有一些家长因为孩子考得不好而大口破骂,甚至会动手,很多家长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那么,这样的问题就来了,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只是用成绩来衡量么?其实这是不对的,不仅仅只是从学业上来评价,因为孩子最终还是回到社会上来,如果教育做的不好,学生的就业也就保证不了。我们的改革一定要从整个社会体系来考虑,改革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赵里平: 顺德到了这个时候,一定是要改革,不改革不行,区委区政府针对发展教育的瓶颈问题,已经在研讨和解决中。

    顺德的均衡教育一直都是不错的,但是优质教育比较少,考上名校,上重点的人数,相比南海等其他地区显得少了一些。顺德的资源有限,要保证均衡,又要做好优质教育,扩大优质资源再多也是有限的,也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有优质学位,这涉及到教育公平问题,因此教育改革如何调配资源是关键。

    在我看来,这次的教育改革还是非常全面的,接下来关键是如何来落实,如何平衡,如何突出重点,这些都是我们改革最主要的。

    刘中良: 其实整个大社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社会层面、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成绩,甚至是只看成绩。教育承载着家长、社会的期待,让学校的压力更是大,而我们所推行的素质教育其实也未必都落实了下来,这不仅仅是顺德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都面临的教育问题。教育要适应社会,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如果在学习中得不到快乐,只为了考名校,一心只为成绩,这就是功利性的做法,是不对的。

    从现状来看,的确我们或许一些人的思想上面发生了变化,不像十几年前那样敢闯敢拼,渐渐的我们很少出去看外面的世界,我们教育的主管部门,似乎思考性也少了。老师的压力很大,不仅是待遇,幸福指数也低了。比如一个小孩子出安全事故,在校外出事,但社会、媒体都会冠以某某学校的学生来报道,舆论因此导向批评学校的教育不行。

    针对现状来说,我们为什么老喜欢拿顺德和南海做比较呢?顺德教育和南海相比,这其实未必有可比性,顺德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亮点,比如我们职业教育和均衡教育等,难道就差了几个重点名额,就抹杀掉了整个顺德教育?顺德教育或许在体制上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不能全盘否定,在这方面,顺德跟南海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顺德不懂得包装和宣传自己。不懂得找自己的亮点和特色进行宣传,导致社会对顺德教育不了解,也就会没有信心,而这点其实很重要。

    吴锋: 教育改革的第一步,高中统筹管理就是个很好的开端。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资源得到合理优化、教师积极性提高、学校自主性加强。

    顺德的高中一直是区镇两级化管理,说实话在珠三角很少见,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个。这样的管理会带来很多的弊病;在职校方面,顺德这么多的职校,现在我们的专业很多,主打的还可以,但是其他却不行,每个学校都花了力气去做,但一个学校的资源有限,起不到效果,力量形不成合力很分散,也就会浪费掉很多资源,也不够专业,形不成品牌特色。

    另外,老师的积极性也在下降,不仅是待遇的问题,另一个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流动,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一做就十年八年,肯定激情会退化。还有学校的自主性问题,实际上我们的学校要兼顾很多的额外工作,比如计划生育这些都要求学校配合做,一两次可以,但是一直做老师很有意见容易分心,教学就有影响。另外,社会对于老师的关心其实是不够的,负面的新闻影响扩大化,让老师压力很大。

    改革统筹以后,大力打造特色学校,区里就可以统一调配调整,包括行政资源的合理调配,老师的待遇有所改变,老师积极性也可以得到提高。区委区政府有这样的决心,我觉得这样在以后就会看得出来效果,当然也不是一两年可以出效果,这是一个过程,不是立竿见影。

  • 改革评价:优质与均衡是对立还是兼得?

    顺德城市网:意识到了教育存在方方面面的不足,顺德再次启动新一轮的改革,那么一系列改革方案有着哪些特色?

    葛新斌:这次的改革主要的特点是从均衡教育转为特色教育,优质教育的侧重。为什么做这样的决定?

    社会对于教育需求期待都很高,比如重点人数,优质教育等,顺德的教育改革不是为了跟南海或者其他区域比才去改,而是满足不了顺德地方发展实际必须要改。

    但是我们从长远来看,均衡和优质这两方面都是需要兼顾的,但我们很多的人只是看到了现在。均衡教育突出普惠性,重点在育人,而优质教育着重育才,育人、还是育才,这本身就是问题,那么该如何的去平衡的这一点。我们的理念如何去引导,现在的改革主要侧重于育才,但是到底合不合适,还是要看顺德的实际,对于民众的呼声,政府如何去平衡。

    马曼宁: 育人和育才,是不是真的对立?其实并不尽然,假如我们的教育改革完善了,就可以两者兼得,育人的同时也可以育才,两者不一定是对立,但是目前的一些情况来看,也许是有着矛盾的。

    顺德现在教育存在问题。一是公平问题,顺德没有围墙,人越来越多,资源有限,如何去保证这么多外地人进来的孩子教育问题,人越多,投入的均衡资源就越大,那么优质资源就越少,保证不了这么多优质学位。

    顺德缺乏教育人才。比如现在的老师的待遇相对而言比较低,可能五区里面顺德的老师待遇同比较低,更不要与东莞的工资水平相比,这些也都打压了老师的积极性。没有好的待遇,留不住优秀老师,也引不进教育人才。现在也缺乏了真正的创新意识,学校没有大胆的改革措施,即使是改革,但是也不会太大,改变不了本质的问题。

    赵里平: 原来的教育是基本的公共服务,现在变成了产品,是产品就会走进市场,而市场需求不同,价格也就会不一样。一方面,顺德政府考虑公平普惠的教育是绝对没错的,政府首先要照顾公平教育,政府要保障公平,不可能全用来做优质好教育。另一方面,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对教育有特殊和高规格的需要就可以通过民办教育来补充,民办学校有好的老师,好的资源。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怎么解决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问题。

    刘中良: 其实从初中的层面来说,和外面的差距是在近十年以来拉开的。2008年以来,均衡教育政策变化后顺德的初中教育就逐渐跟不上。比如电脑派位,讲公平,有600分的,也有200分的,成绩不一,生源不一;小升初不能用考试来作为录取唯一标准,不设门槛,就容易将整个教育的质量拉下来,而往往民办学校设了门槛,有条件才能进入,反而情况会好一些。

    老百姓为什么要选择民办学校,因为民办学校竞争很残酷,竞争力也强,环境的影响对于学生的变化也很大。现在的方式叫改良,不叫改革,把握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平衡点,应试教育躲不开,优质教育和均衡教育,怎么调节就是重点。

    学生的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发展才是全面发展,而往往在大多数人眼里,学生的成绩却盖过了一切,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能够只迎合社会和家长,那样或许往往会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不健全的人。

    吴锋: 乐从中学是镇一级学校,生源其实也不是最好的,起点不是很高,但是却出了成绩,在我看来,他们的老师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而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我认为就是老师队伍的建设,包括学识、素养、各项综合能力。

    注重老师队伍的建设,老师的积极性如何提高?这是个话题,老师待遇要得到保障;此外,老师的培训很重要,老师的水平也很关键,我自己认为一个学校需要几个名师来带动和培养老师;另外,在评价老师的的时候,不能只看做了课题、搞了多少研究,这些很多是空洞的,没有实践的成果,我们评价一个老师最重要的是要看实际的能力。

    于社会而言,不要以考名校来评价学校、评价老师的好坏,同时也要给予老师们尊重,很多老师都是真正的用了心去做事,而我们近几年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有所下滑。

  • 回归到人:教师待遇问题,不只用钱来衡量

    顺德城市网:刚才各位嘉宾都谈到教师的待遇问题,在这一期话题的社会讨论中,我们留意到有不少网友也比较关心这一点,由此也可以看出教育改革,教师待遇是其中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而改革恰恰也需要调动教育队伍每一员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和完成。对此,大家怎么看?

    赵里平:教师待遇的问题,我们公办学校教师的待遇,怎么提高也是比不过民办学校,也是比不过广州、深圳的。而顺德的出路呢?我们应该有一个平衡一点的比较,比如区域的吸引力,不仅仅是金钱的待遇,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房价、生活环境、交通等。既然现在有这么大的动作,大会上书记、区长都表了态,我相信还是会有改进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应该让老师体会到职业成就感,培养老师以学生的成就为光荣的职业精神,公办老师的奉献是十分大的,不像民办老师更侧重是看重为钱服务,师生之间的感情应该是没得比的。

    此外,公立学校有很大的稳定性,而民办学校的竞争及很大。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不仅是看待遇,而是要看全面的影响,顺德的文化,环境,都是很不错的,在改革方面我觉得可以针对性的做一些改善。

    吴锋: 现在学校出去招聘和以前有很大的差别。以前顺德的招聘位置前会排起很长的队伍,但是现在寥寥无几,很悲哀。待遇不高是个很关键的问题,很多的老师不愿意来,招了一些老师,但是在面试甚至签约后,都不愿意来。

    马曼宁: 现在的家长和老师,有点类似患者和医生的关系。确实会有些老师做得不好,但是那也只是极少数的,很多家长不理解老师,现在很多的社会上的人他们觉得是他们给了纳税钱,老师就应该做好事,对老师不够尊重。

    如果这样的话,老师的职业价值如何得到体现?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政府可以在这方面可以做一些工作。

    刘中良: 我在台湾考察的时候,发现他们每个老师的职业责任感非常强,他们的幸福感和职业感非常强。我们可以引进一些名校老师进行培训,不要做形式的培训,要实在的。另外,我们的待遇和自己的绩效量化不挂钩,不是捆绑的,所以一些老师的积极性不提高也不会觉得有压力,可以出台专门的政策,反过来倒逼老师加强积极性。

    此外,媒体应该要多宣传一些老师正能量传播,比如向“顺德好人”一样做大宣传,这样让社会理解老师,老师的酸甜苦辣很多人都不知道,教育部门也要针对这样做一些文章,市民只看到外表的光鲜却看不到辛苦。

    老师的优越感,事业感需要培养,顺德的务实,人情,民风都是很好的,很多人也是很认同的,都应该多宣传可以留下或者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

    另外,家长的引导和教育要和学校相结合,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改革也需要从政府、社会、家长各方出力才能做好。

  • 改革目的:回归德智体,重人才提“质”

    顺德城市网:从让每个孩子读得起书到读好书,从成才到成为优秀人才,教育发展现今从质上有了更多要求,那么教育“质”的提升包括哪些?

    葛新斌: 教育的发展有几个阶段,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包括新课改等,但是总体而言的话,我们的实际情况变化也不大,现在我们又提出的是科学素养,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教育的质的问题,最后归根结底还是要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智力就是教学;体育类的课程是促进体能的发展;思想政治是德育的发展,要提高教育,无非还是回归初衷,德智体全面发展。

    吴锋: 教育的质的问题,这就关乎到各方的需求,社会,家长看重的是学习,而我自己在学校实行的就是让学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学生从学习的被动转为主动。

    刘中良: 学校课程不要死记硬灌,要灵活,可以在课堂上可以提供这样的平台,去创造环境,让孩子们学到东西,学生可以开心的学习,这样让学生慢慢地发展,不要一味的功利性的压迫学生学习,首先要快乐的成长,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孩子提升的空间才会更大。

    赵里平: 这是个很好的话题,也是个永远说不清的问题。各个时代的教育不同,现在的教育比以前要进步很多,不仅是老师的实力,师资、硬件等都在进步。我们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我们教育的提升,慢慢的习惯了,而只看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往往忽视了社会的需求,因为孩子最后必须要回归社会,不适应社会就说明教育的质量就不高。企业选人选211等名校,因为这是社会需要的人,我们的培养要以顺德实际为重,比如企业、社会相结合,要以社会考核为准。

    另外,我们其实有很多的毕业生都留在顺德,我们的教育要有目的有意识的以以后为基准,需要有超前的意识培养学生相关的能力。

  • 教育期待:继续敢为天下先

    顺德城市网:我们是否可以用简短的话语来说一说我们对顺德教育发展的期待,也为我们即将要面临的改革做一做动员。

    葛新斌:顺德的政府下定决心要改,并且摆出了诚意,顺德的教育有辉煌的过去,我也相信顺德教育会有辉煌的明天。

    马曼宁: 有改革,希望顺德的教育明天会更好,我们都很期待。

    赵里平: 改革,是好事,要务实,在务实的基础上,更大胆一点,再开放一点。

    刘中良: 面对问题,找出差距,大胆创新,我们的改革,在顺德人自己的手里,我相信顺德的教育会有一片美好的新天地。

    吴锋: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大力改革,高度重视,顺德的教育将会更上一层楼。

场外观点网友谈

恰同学少年:顺德的教育改革将顺德教育推到了一个历史的新起点,改革撬动的不仅是教育发展、也是民生发展、更是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冲击的不仅是教育的困局、也是整个体制机制的困局、更是思想、观念和精神发展的困局;激发的不仅是教育的动力活力、也是整座城市深化改革的动力活力、更是人的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南唐李煜:教育主要还是看人,特别是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改革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有着压力,社会各界都要做好本职,并且要全力以赴支持改革,或许五年不到我们就可以就可以看到成效。

风者:顺德此次的改革可谓是大刀阔斧,给顺德未来的教育之路指明了方向,这对于顺德来说是个影响深远的决策,我们都很期待。

点子:教育,是在培养未来之栋梁,顺德的教育,相比附近的几个区,还要得跑上前去,不然孩子都去别的地方就读,未来对顺德的发展也不利,出去读的孩子,还会回顺德建设吗?是个未知数。

不偏不倚:希望提高公办教育质量,以及惠民教育的力度,平衡教育资源。9年义务教育,可以延长到12年义务教育。

水的贵族:民办教育问题,既然是高端,同时又是接受市场调配的,那如何谈民办教育不高收费?政府是否可以以市场指导价方式介入学校的收费,或者政府以补贴的方式介入,让人们可以享受到优惠合理的民办教育。

柯南梦说: 老师要摆正心态,老师本来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不能太看重工资的待遇问题,应该以全面的观点去看待问题,顺德的产业、文化、环境都还是不错的。

孩子快长大: 每个学校行政队伍要建好才行,学校就像一艘船,要有好船长,才知道怎样怎么开、往哪里开,校长的综合素质能力一定要过硬,有魄力,有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