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精品荟萃 > 壹周顺德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多一点信任与付出,社区营造才会走得好



杏坛逢简成立水乡豆腐坊,探索社区营造开展经验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利荣聪) “社区营造”是一个新概念,这一概念进入顺德是在去年,而今年,顺德则是把这一个“概念”转化为现实的项目,作为顺德社会体制综合改革中的一部分。

  什么是“社区营造”?网上关于社区营造的解释是:居住在同一地理范围内的居民,持续以集体的行动来处理其共同面对的社区生活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创造共同的生活福祉,并逐渐建立起居民彼此之间以及居民与社区环境之间的紧密社会联系,此一过程即称为“社区营造”。

  记者了解到,“社区营造”概念起源于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破裂后,一批日本城市青年重回乡村,他们透过社区营造,成功打造了一批环境优雅的魅力新城乡。在1994年,台湾也开始从日本复制并推广社区营造经验。

  顺德引进“社区营造”理念,正是源自于台湾的一次考察。据悉,经过接近20年的发展,台湾的“社区营造”已逐渐发展为文化人、大学教授、返乡大学生、中产阶层等精英份子,自发回到土地、社区、生活的“基进运动”。目前,社区文化产业也已成为台湾地区文化产业中极具特色的一种发展形态,并带来了诸如宣兰“不老部落”、剥皮寮街区、桃园客家乡落等成功案例。

  “社区营造”落户顺德,它是否能够在此生根发芽,并且茁壮成长?结果未知,目前,顺德的社区营造还是在路上。

  根据计划的推进,顺德便选取了代表着目前顺德的农村社区、城乡结合部社区、城市社区三种社区类型,分别在杏坛逢简、伦教仕版,以及北滘君兰陆续试点社区营造。

  今年4月,逢简首个由村民自主组成的社区经济项目——水乡豆腐坊正式开业启用,除了让本地村民、外地游客多了一个品尝美食的地方,并为社区弱势群体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社员的收入外,豆腐坊正是逢简社区营造的项目,亦是顺德首个落地的社区营造项目。


条件:社区营造要成功,必须要有基础

  如今,逢简的项目已经在推进,伦教的筹备工作也在密锣紧鼓地进行,北滘也有自己的计划,至此,顺德社区营造项目已经探索了近半年。然而,探索归探索,社区营造要取得成功,必须要具备一些客观条件。比如说社区居民的信任度,社区文化活力等。

  那么顺德又是否具备推进社区营造的条件?

  “顺德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日渐显现的诸多问题与日本、台湾极其相像。”顺德区社会创新中心副总干事黎仁刚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解读过顺德引进社区营造的背景。黎仁刚称,目前,顺德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收入差距拉大、环境恶化、个体原子化、社区观念淡薄等社会问题。

  “如今,从社区开始,提高基层治理水平、促成社会良性转变,通过社区营造,让大家愿意走出家门,愿意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中,然后在长期的参与中逐步增强互信感,这些都是顺德引入社区营造的目标。”

  黎仁刚也坦言,当前,顺德推进社区营造确实有难度。比如说,社区居民的信任问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问题等都是摆在顺德面前的课题。

  早前,伦教对伦教社区居民服务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在社区参与度方面,60岁以上人员更积极,而60岁以下的人员则表示不会管闲事。面对一些现实上的问题,黎仁刚表示,他们是希望通过社区营造来解决以上的问题,而不是因为社区已经具备条件才推行的。



顺德试点社区营造,让群众通过长期的系列活动参与增强互信感


底气:顺德人有感情,社区营造落地有“底子”

  在区社工委副主任吴力看来,顺德“落地”社区营造是具有一定优势的。“相较于中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顺德的农村和城市社区并没有遭遇人才严重流失的问题,而是一个吸引人才流入的地区。”吴力认为,顺德本土有大量可挖掘的人才资源,他们对顺德有深厚的感情,愿意身体力行、参与其中、积极推动实践,这些都是推动社区营造有力的支撑。

  另一方面,顺德的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也为开展社区营造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随着下一步社区社会组织的繁荣,社区营造推进中的社区参与能够获得在地化的社会组织的支持。”吴力说道。

  此外,据吴力介绍,近年来随着基层治理改革的推进,基层社区“一站一室一会一基金”治理格局的形成,也为社区营造的推进提供了很好的治理机制的保障。同时,顺德推行社会综合改革以来,着力打造一些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领域的枢纽型平台和组织,如区社会创新中心、区业主代表协会、伦教社区发展创新中心等,也为推进社区营造提供了多元的资源链接平台,有效链接外部资源和智力支持社区营造的推进。

  吴力的观点也获得了中山大学逢简社会经济项目有关负责人张慧鹏的认同。张慧鹏认为,社会经济从理念到落地需要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做好这份工作既要有热情,也要具备一定的技能。“顺德已经有不少成熟的社工机构和专业的社工人才,他们敬业、踏实能干,是各项工作开展的中坚力量。此外,顺德自古以来就是经济繁荣、人才辈出的地方,文化历史非常深厚,传统资源极为丰富,这些都是开展社会经济可以利用的资源。”

阻力:经验、人才匮乏,“落地生根”难度仍大

  虽然,开展社区营造项目,顺德具有一定的社改“底子”优势。不过,社区营造也是一个“舶来品”,与目前顺德的社会形态会产生一定的碰撞。目前,虽然场地、相关社会组织等“硬件”已陆续搭建起来,但3个试点村居(社区)在实践中也相继出现了经验不足、人才匮乏等“水土不服”的症状。

  以伦教仕版为例,2013年年底,区社会创新中心与伦教社区发展创新中心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在仕版村推进社区营造项目试点工作。在项目启动前,区社会创新中心曾派员深入当地开展意向调研,而调研结果显示,当地大部分居民均对参与社区活动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不过,这种强烈的需求感,在项目真正铺开试点时却出现了一定的反差现象。“每次在仕版组织活动,当地的长者基本都会参加,年轻人则极少出现在活动现场,而参加活动的人员基本是奔着礼品而去,大家相互间的交流不算多。”负责推动项目的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总干事彭卓宏说,项目启动至今,该中心一直尽量从当地群众的需求出发,着力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不过,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并不突出。

  此种现象的出现,吴力认为是由于项目具体实施者在经验上的匮乏而导致。“社区营造的推进,核心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社区参与,而要有效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必须要依托多元化的组织,将有不同兴趣爱好、不同需求的居民通过社区社会组织调动起来。”吴力介绍说,逢简推进的营造项目在一开始时也遇到了仕版目前的问题,当地村民怀疑并拒绝参与活动,不过,在当地驻村社工的多次深入基层,与当地群众熟络起来后,逢简举办的社区活动一般都能一下子切中当地村民的“口味”,村民也都会自觉配合并主动参与活动了。

  项目运作者的经验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项目的推进,人才的匮乏则是目前社区营造在顺德“落地”路子上最大的阻力。“经验的欠缺,归根到底都是人才不足所导致的。目前,3个试点单位都有不同的社工机构在跟进项目开展,但是,这些机构的社工很多都不具有推进社区营造工作的经验,人才的底子仍相对薄弱些。”吴力说,除了本社区居民,社区营造还需要引入更多外部专业人士、民间组织进驻社区,进行长期的陪伴和督导。

  而为了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事实上,相关部门一直都在努力着。记者了解到,在3月20日,顺德对外发布了“汇贤50”社会工作人才计划,并开始面向社会“招才纳贤”。据顺德区委区政府副秘书长、区社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允冠介绍,“汇贤计划”将建立起涵盖社会福利、工商、高校等界别的社会工作人才培育交流平台,为顺德区社会体制综合改革输送人才。而在6月3日,首批报名的“学员”就会正式接受培训。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参与社会建设,顺德本土“老板”在崛起
下一篇:壹周顺德:有信任与付出,社区营造才会走得好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