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场主持:聂鹏
(顺德城市网主编助理)
因为爱!所以表达……
这是“聊顺德”之所以诞生的最原始的初衷。
这是一个聊场,只要你愿意,这里可以听到你想表达的声音;
这更是一个情场,因为对这座城市的情怀,我们关注并思考着这座城市的一枝一叶;
这就是顺德城市网为您奉上 “聊顺德”的初衷,不掩真性情,且有智慧闪现。
当然,作为一场纪实性的聊天实录,仅缘于现场碰撞的火花和即时的反应与表达,这样的谈话难免有不到位、不全面之处,但我们的态度却是认真且投入的。
好了,闲言少述,我们开聊吧!

陈小石
广东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会长、顺德区龟鳖养殖协会会长
周彝馨
顺职院副教授、建筑学博士、广东省综合评标专家
陈润铸
大良红岗社区党委书记
顺德黎叔
顺德城市网网友
-
陈小石
希望政府不能只看GDP,要知道在顺德,依靠农业收入的还有30多万人。
我认为农村发展最关键的一点还是看政策,看政府如何推动,看政府怎么考虑。顺德如今农民还蛮多,那么到底农业和农民是否挂钩?
-
周彝馨
我希望能和政府对话一下,谈新农村首先要明确新农村的主体范围,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谁?
我的建议是政府可以减少参与者的角色,不要下手下脚去做,政府要更多注重科技的孵化,提供制度的保证,做好这个统筹的角色。
-
陈润铸
管理农村土地上的矛盾,容易导致村民的生活不和谐,社会不稳定。所以我觉得讨论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讨论如何管理土地资产这个问题。
目前在管理农村上,行政手段太强也是导致管理困难的原因之一。
-
顺德黎叔
顺德此时提出新农村是有必要和及时的,怎么做要好好探讨一下,注意避免同质化问题。
要注重农民教育,我觉得在这方面政府的力度不够,有待加强。

-
谈理解
新农村“新”在哪?主持人: 顺德在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都算得上是改革开放先行地区,尤以制造业闻名全国,今天我们的话题回归一下传统,却又紧扣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一起来谈谈顺德新农村建设。首先大家是怎么理解顺德新农村建设的,它有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
陈润铸: 我是土生土长的顺德农村人,但是现在对于农村的一些东西也不太懂。我小的时候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所以我认为农村里的生活应该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村的环境是鸟语花香的。而80.90年代时顺德注重发展工业,注重城乡一体化,把原来农村的地方都发展成了工业区,大概直到2007左右才停下来。因此,很多农村的工业区都发展成厂房,这无可置疑是促进了顺德经济的发展,但是工业化对于农村的影响夜很大,如今顺德的情况是“村不像村,城不像城”。
我对于新农村的理解是:有农民,有生态,有农村。农民有耕种效率,农民的生活有质量,农民的生活环境设施完善,文化生活丰富,邻里都比较和谐。顺德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变化很大,确实有必要提出新农村,有必要让过分的工业化暂缓,减少过分的不好的因素对农村的伤害。新农村的提出,应该也包括了许多现代元素的加入,比如构建和谐村民邻里关系,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整个大范围和谐都带有很大的挑战性,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要求。
周彝馨: 我认为今天讨论的这个话题非常有意义,我希望能和政府对话一下,谈新农村首先要明确新农村的主体范围,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谁?据我所知“新农村”这个概念在5年前已重点提出,国家方面也发布了相关建设纲要。但是当时只是着重“新”字,许多地方只是拆除了原来的村落,全都变成整齐划一的局面,一个模样,失去了特色。所以我理解的是,现如今讲的 “新农村”应该更加侧重历史,尊重地方特色,科学合理的进行活化改造。
新农村的“新”在哪?可以从三个方面探讨。
从产业关系上说,今天的农业,要找到新旧之间的关系,不能光重视工业而忽略农业,工业对于顺德来说是说走就走的,农业和土地才是我们的根,是会留下来的,这才是基础;从人群组织的关系上说,曾经的农村是家族结构,但是如今有人外出务工,人的结构不像以前那么纯粹,现在农村的社区结构不太和谐,外来人口多,带来的矛盾也多;从产权上说,这不是单一的土地产权问题,还涉及土地的权属问题,还有房屋等问题。比如住宅用地产权,使很多政策寸步难行。新农村其实我个人觉得不用太强调“新”字,活化得好不好不是用“新”来界定的,而是要看这个地方最终是否能留住人,是否能提供好的环境,是否能让邻里和谐才是关键。不要太注重表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东西。
黎叔: 新农村的建设,在这个时间段提出很有必要,也很及时。此前由于一直在强调城市的改造,使得许多城市改造之后都没有个性。我觉得城市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灵魂,顺德此时提出新农村是有必要和及时的,怎么做要好好探讨一下,注意避免同质化问题。
陈小石: 首先要明确的是,新农村的概念和意义是怎样的?从我的角度来说,新农村一定要结合顺德的农业情况,我从这方面谈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对于新农村的概念,一定要明确;其次,顺德农业现状要认清。从顺德农业的历史上看,明末到清朝都很发达,养蚕,种水稻等都很好。如今,顺德有18万亩的鱼塘,农业还是占很大一部分的。确实顺德的工业产品多,农业的GDP相对于工业贡献少,但并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农业。其实如今顺德的农业还在大量产出,其中,供港鱼和供北边鱼产量都很大,鳗鱼的产量更是中国最大的,一直以来顺德都有中国鳗鱼之乡的称号,如此看来,顺德的农业是有其扎实的基础。顺德的农业产值,差不多相当于东南亚的一个国家,只是政府不重视,其实顺德农业生产的产品是很著名的。我们谈新农村,不能离开这个现状,要了解现状的顺德,才能推广新农村;最后,是土地问题。据我所知,顺德农民个人是没有土地的,顺德的土地很早就集中在股份社。希望政府不能只看GDP,要知道在顺德,依靠农业收入的还有30多万人。
-
谈建设
土地与农民的关系依然紧密主持人:不难发现顺德的农业基础是相当不错的,而且现代农业也在全国有数得出的产业品牌,比如我们的陈村花卉、龟鳖养殖、鳗鱼养殖等等。但同样,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在制造业工业化城市化的脚步下,新农村建设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在大家看来,会有哪些?
陈润铸: 首先是关于土地的管理问题。我觉得土地是农民的,而股份社在管理方面能力不是很足。比如管理制度上的缺失和不完善以及政府管理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是导致农村土地管理矛盾的重要因素。而管理农村土地上的矛盾,容易导致村民的生活不和谐,社会不稳定。所以我觉得讨论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讨论如何管理土地资产这个问题。至于怎么管理,我觉得新不一定好,我想象中的农村环境是小桥流水、三生和谐的,但是如今都被工业破坏了,村民的矛盾问题也日渐增多,造成农村的不稳定。
周彝馨: 我觉得不要太注重GDP,农业是生态环境的良好循环补充,任何东西都讲究一个平衡。其实农村的建设,举办艰难的原因是建设的主体不统一。政府一方面作为提出的人,另一方面也在担当建设的角色,其实建设的主体应该是村里的人。如今这种建设感觉就像运动一样,投资者又另有其人,而居住的人又是另外的主体。如今的人都不关注农村投资,而是关注农村的旅游。对于政府,希望通过投资把农村做好,如果每一个村落都依靠政府是不太可能的,村落的活化需要长时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原来村民住的房子怎么办,是租还是卖?投资收益又该怎么分配?我觉得要试点先行,把问题整理好。此前我们看到的建设,其实算不上成功!
黎叔: 关于农村建设的问题,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
1.要注意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问题,就像陈村花卉世界,如果土地到期了,该怎么办?
2.农村环境问题,农村环境差,烧烤档等遍地都是。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3.精神层面上,农村建设要避免同质化问题,要考虑怎么留住乡愁,留住人。如果宅子没了,留下来也没意思。另外,有的村民打牌、买六合彩,如果他们手上的资源都花完了,又不会做事,该怎么办?陈小石: 谈到新农村建设需要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是既复杂又简单,但肯定是离不开新农业和新农民。农业,本来就应该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事农业的人,像陈村花卉世界,拿到土地的人都是农村人,新型的农民也诞生,他们跟传统的农民已经不一样了,跟其他的创业者其实是一样的,很多东西都已经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难题也包括土地问题。比如土地的承包年限要考虑持续性的问题,现在农业项目投资即使短期有效益,但不持续也没用。新农村应该样样比以前好,环保,舒适。既生产,又能休息。对于顺德的农民来说:要么不搞农业,要搞就必须控制工业。如今工业化污染严重,对农业的影响很大。此外,政府服务也要明确,比如过去农业搞养殖要办养殖证,没有农业局时找经促局,但是经促局不懂。就拿养龟来说,它有分1,2,3类等很多细分种类,要办证才能养。
-
谈发展
农业生态平衡比GDP更需要关注主持人:确实在建设的过程中离不开对问题的分析,但办法永远比问题多。那么也请大家一起来出谋划策,谈谈该如何破解这难题,为寻找发展出路呢?
陈润铸:作为村党组书记,我认为农村首先要维护好村民之间的和谐,稳定是第一要务。其次,对土地资产、资金的管理要有制度有监督,并且管理要更讲究专业。同时,农业要注重规模农业的扶持,探寻可持续的方向。
在和谐稳定的基础上保留好的东西,加入适合农村的因素进去,不要样样都改。许多农村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也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股份社和居委会的运作是否跟得上新农村发展的需要?在改进方面,我认为要突出村民自治,要发挥好村民自治的积极性,单单凭政府的推动和投入是不行的,要发挥协同共治的作用。如果没有协同,什么都做不了。目前在管理农村上,行政手段太强也是导致管理困难的原因之一。例子,有时通过村民表决的结果,上面不认同,就会否决掉,上级指令性太强,希望能更注重引导村民自治,当然这其中村干部要从中间起作用。
周彝馨: 我想提一个问题,其实如今顺德的贫富悬殊情况严重。觉得政府不要以GDP上参考,农业与工业的平衡搞不好,社会的安定也会受到影响。比如新一代人不太愿意从事传统农业,因为收入差距,要先解决收入的问题。这也是改革开放遗留的问题,没有什么方法一下能改变现状,需要长期改善。在这个过程中会有阵痛,在我看来,当今的农村并没有找到一条完美的路。我的建议是政府可以减少参与者的角色,不要下手下脚去做,政府要更多注重科技的孵化,提供制度的保证,做好这个统筹的角色。顺德农业的发展相对工业而言是弱势,政府应该着力于农业科技的孵化和智能产权的购买。另外,政府应该教会传统农业农民的转型,教新技术。政府不要下手下脚到村里管理。把道路等基础设施搞好,提纲挈领把基础的东西搞好就行。同时,建议要引入专业性的人才,如果让不懂农业的人管理农业,就脱离实际了,上面的人都不懂农业,怎么指望不懂的人指出一条路。走马观花似的,都不懂农业,怎么能做到因地制宜?
黎叔: 新农村发展,我认为首先要做好规划设计,征询村民的意见,在设计上,要考虑村民的福利,当土地搞完了村民该怎么办?另外要注重农民教育,我觉得在这方面政府的力度不够,有待加强。同时要多搞乡村文体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人的心就像一块土地,你不在上面种鲜花它就会变成长杂草。
陈小石: 如果农村没有农业和土地了,还是不是农村?没有土地了的农村还像农村吗?我认为农村发展最关键的一点还是看政策,看政府如何推动,看政府怎么考虑。顺德如今农民还蛮多,那么到底农业和农民是否挂钩?从事新型农业的人群以年轻人为主,从事传统农业的人年龄比较大,新型农业年轻人很多,像花卉世界都是30多岁的人,年轻人从事新型农业不把农业看成农业,看成企业。年轻人从事农业越来越离开传统农业,如今养鱼很多都是自动化了。因此不用担心没有人愿意从事农业。
-
主持人:感谢大家今天的思考与探索,现场能很直接的感受到大家对顺德新农村的建设热情和迫切期待,有请大家总结今天的主题发言。
陈润铸: 建设新农村,我期待农村有一个好的环境。村民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生活稳定。
周彝馨: 我希望政府能激发村民的活力,让村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黎叔:要发扬顺德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做出新农村的个性来。
陈小石: 明确定位,按照自己的特色去推动。

街头巷议:不管是哪个地方,农村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没有农民的付出带来农业的发展,工业、第三产业就无法有坚实的后盾。
老廖:我们需要建设的新型农村,具体我们顺德的农村应该呈现什么样的面貌,我觉得每个地方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同时最重要的是要用科学的理念去建设,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
江湖志:我期待的新农村是这样的:很多的上水树木没有被高楼大厦替代,很多的新兴农业发展较好,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都非常丰富!
晨曦微光:新农村还是要立足于地区特色,而且在符合环保的前提条件下建设。
梦中的秋山:新农村不一定就意味着建筑是新的,新农村更应该是服务上更高效、更完善,道路方面更便捷。
迷恋的味道:新农村谈了那么久,真正做到的又有哪里?我觉得这个“新”字真的要好好琢磨,不要一味地追求新,最终改造的一模一样,倒不如不推进,同质化问题值得考究。
碧月、冷影:新农村这个时候提出来相对来说比较及时,顺德也需要。顺德本来就是一个农村地方,我们不追求广州、深圳的城镇化,最重要是有我们自己的特色,建出我们的风采。
云窗台、轻轻弹:新农村建起来了,那顺德的工业又怎么安排?我觉得产业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农业作为基础的产业更加要谨慎考虑。
先锋衰女包:顺德做了这么多年的制造业,也可以趁着这个新农村的趋势进行产业调整,把过分侧重到工业的心力调一点给农业,达到两者的平衡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