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场主持:聂鹏

(顺德城市网主编助理)

因为爱!所以表达……

这是“聊顺德”之所以诞生的最原始的初衷。

这是一个聊场,只要你愿意,这里可以听到你想表达的声音;

这更是一个情场,因为对这座城市的情怀,我们关注并思考着这座城市的一枝一叶;

这就是顺德城市网为您奉上 “聊顺德”的初衷,不掩真性情,且有智慧闪现。

当然,作为一场纪实性的聊天实录,仅缘于现场碰撞的火花和即时的反应与表达,这样的谈话难免有不到位、不全面之处,但我们的态度却是认真且投入的。

好了,闲言少述,我们开聊吧!

梁国锋

顺德区文化体育局副局长

叶满儒

顺德区政协委员、李兆基中学老师

王燕儿

顺德小金凤艺术团团长

顺德黎叔

网友嘉宾

  • 沙湾往事的启示
    看文化顺德的开放与先行

    顺德城市网: 最近一部《沙湾往事》在顺德上演后,观众热议、好评很多,也有网友从沙湾往事的轰动效应来反思顺德文化的建设,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一部剧的?

    王燕儿: 《沙湾往事》首次公演版我看过,以前觉得戏剧表演削弱了舞蹈,爱情渲染太多,但不知道现在改成了什么样子。我最喜欢它的舞美设计,如果打100分,舞美能占到70分,屏风的设计变化得很巧妙,绝了,圈内也一片赞扬声。

    我要补充一下,《沙湾往事》不是番禺的作品,是省歌舞剧院的,只是用番禺的题材,与番禺本身的创作没有关系,用番禺的题材,不等于是番禺的作品。

    梁国锋: 《沙湾往事》算是近几年广东“可遇不可求”精品之作,反映的是地道的广东文化,《沙湾往事》从地域、底蕴都是取材于沙湾,它表演的氛围也都是地道的广东文化。沙湾往事就算是拿钱COPY也不一定能复制,它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

    顺德城市网: 我们且不管是省打造,还是用了北京演员,但最终的成绩却是沙湾的。最近,顺德也提出了“广佛同城、文化先行”这么一个概念,沙湾往事也是在开放的思维下引进的,先听听大家对这个概念的看法。

    黎叔: 广佛同城其实已经提了很多年了,但是过去文化的措施并不是太多,为什么能够创造出《沙湾往事》,为什么出不了大良往事?我们还是缺了台下十年功的环节,我们顺德在创作上要加大投资的力度。我想呼吁下,台上精彩顺德做得很不错,文艺活动很多,但也要多关注创作的环节,关注创作人才、创作培育,这一块是比较重要的。

    叶满儒: 我觉得这个理念提出,提得很恰当,广佛同城本身就是基于一种文化之上提出的策略,这种决策首先是文化的指引。现在的问题是已经提了很多年的“文化先行”,但是,大众感觉得到的文化气氛好像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部门究竟做了哪些具体的事情?我们作为一个市民,好像没有太多感受得到文化的气氛,这里有三个参考。首先是作为顺德人,他们生活在顺德对顺德文化的感觉比较单薄。

    其次,当我们走出顺德的时候,在国内其他地方感觉到的文化很浓厚。最近,我刚刚从深圳、东莞回来,东莞的文化气氛感受也要比我们浓厚,东莞的文化场馆设施,宣传东莞历史文化的场所有很多,我们作为老师,带学生去感受文化就比较方便。近些年,顺德也有了博物馆可去,但是还是不够的。

    第三,外边的人来到顺德,他们的感觉怎么样?我去年介绍一位老师来顺德,在中学教书一年就走了,原因就是他认为顺德文化气氛不够浓厚。

    梁国锋: 最近强调的还是开放的思维,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举措,引进《沙湾往事》、与广东粤剧院的合作等等,这都体现了文化开放的思维,传达出的是OPEN,地域有限、开放无限。顺德毕竟只有500多年历史,只有806平方公里,如果开放了,那情景就不一样了,市民就可以更多享受顺德以外不一样的文化。这也与新区委区政府施政理念的高度对接,今年整个开放思维贯穿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报告中,也证明了“广佛同城、文化先行”是正确的,在文化开放上会有理念、举措上突破。

  • 文明视野
    文化顺德的深层次思考

    顺德城市网:从传统文化培育方面顺德这么多年也一直建设,刚才叶老师也谈到了市民可能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变化,但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工作做了很多,北滘的文化中心等镇街文化传播也一直在做,市民为什么没有感受呢,文化顺德建设深层次的挑战是什么?

    叶满儒:这几年顺德在文化建设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中心演出、博物馆开放,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还不够”。我们的文化活动不要大,但是要多、要方便,方便市民、学校展开活动参与,这样效果会更加好。

    王燕儿: 我在这几年曾发表过这么一个观点,一个城市要有文化,不仅是艺术人文化人创作一批作品,更重要的是文化一定是扎根在市民的土壤里,才能长出繁花茂叶。就以《沙湾往事》演出现场为例,在开演前,剧场一再提醒不能拍照,以免影响演员,还有版权保护的问题,但很多人都不遵守,这种痛苦是无法形容的,一个城市要有文化,广大市民首先要有文化自觉,如果我们连对舞台艺术的尊重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文化建设!

    叶满儒: 这个一下子做到是很难的,折射的其实是一个教育的问题,涉及到养成教育的问题。

    梁国锋: 王老师谈到文明应该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了,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我们不要说全中国同胞达到这个目标路子有多长,就是顺德这么发达的地方,还有很长的路子要走。这方面是一个综合的教化养成过程。而且也与大环境的改造提升有关,就像一个地方干净了人们就会自觉爱护这里的环境,如果基础配套环境不行,人也会受到影响。物与人也是不可分割的,有“物”作为养成的基础,整个社会的秩序才会好。

    王燕儿: 我们中国人只满足于说,这就是传统文化最糟粕的东西,把话说好就可以不管你怎么做。就包括我们文化顺德,就是要看今年什么东西改变了,不要看规划,就看实实在在的东西。

  • 文化需求
    发扬顺德特色、讲好顺德故事

    顺德城市网:目前整个顺德重点提出了城市开放,而文化作为对外交流、对内教化的重要一方面,而且,从沙湾往事的效果来看,文化的吸引力还是很强大的,顺德迫切需要发展顺德文化,但是,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顺德文化?

    黎叔:顺德文化工作更多的是要注重顺德的元素,讲述好顺德故事,特别是文化创作上要表现顺德元素,讲好顺德的故事。另外,顺德城市视觉上一定要有顺德元素,像丰华路、佛山剪纸画廊就很好,顺德视觉上也要有自己的东西。现在城市楼盘越建越多,也越来越没有个性了,什么是顺德元素,这是要政府去牵头研究,进而在城市建设之中体现出来。

    王燕儿: 没错,现在顺德城市设计没有表现出个性。我们小金凤艺术团近年出国演出专门编排了香云纱的节目,我们带出去的作品都是中国元素、岭南风情。我们刚刚从澳大利亚回来,一群孩子演了个《扮花旦》,因为顺德是粤剧的发源地,曲艺之乡。我们带出去的一定要是顺德的东西。

    叶满儒: 我也认同主要是要挖掘顺德特色的东西,顺德其实还是有东西可挖的,我关注的地方,比如高坎路附近,里边有一片老房子,已经没有人住了,都是石板、石头的街巷,开发出来作为顺德古建筑群,可以成为一个很好观光的地方,也可以是经营的地方。那一片老建筑是很有历史味道的地方,可以给游客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如果拆除了就很可惜了。我想,那里要比石湾还好,毕竟石湾有很多新建筑错落其间了。

    梁国锋: 我们以开放思维发展城市,文化也要体现多元性,顺德已经不是三、四十年前的顺德,如今顺德汇聚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世界的精英,决定了顺德文化必须是多元的,能够满足不同群体层次需要的。而且,文化也必须体现顺德特色,这是由顺德历史底蕴决定的。

  • 支招文化
    文化活动“要多、要方便”

    顺德城市网:文化需要政府扶持,传统文化培育方面顺德这么多年一直在做,也请大家来支支招,怎么样更好地演绎文化顺德的精彩?

    叶满儒:我们的文化活动不要大,一定要多、要方便,看的人多了,随着气氛的浓厚,人就会逐渐改变。政府要做的就是营造气氛,有了这个条件市民素质就会改变。在课程上,顺德自己可以编写行为规范道德修养这样子的课本,然后在中小学开展市民修养的教育,现在有误区是一说到道德修养就拿古代的东西来讲,我们要拿现在的东西出来。

    顺德在文化建设上,还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的,顺德是历史悠久的地方,历史事件遗迹都不少,很多东西都可以作为做成顺德很响亮的品牌,类似顺德的名片,比如杏坛的永春拳。

    永春拳据说就是起源于顺德,叶问的师傅是杏坛的,叶问学到的也只是一部分,我们杏坛保留下来的套路比叶问掌握的还多。世界上的武士爱好者也想学这些东西,这是可以做大的,甚至做成永春拳的国际性培训基地。

    王燕儿: 文化场馆要多、要方便,我认同叶老师的说法,我们看小小的澳门就有海事、红酒博物馆等6个博物馆之多,欧洲城市经常是走没多远就有博物馆了。

    梁国锋: 现在在顺德注册博物馆共有4家,大大小小的艺术展览馆共有三十多家,书画展、陶瓷站都有很多文化活动,都是顺德地道的老板做的,这也是一种文化。

    2015年区委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大力弘扬传承龙舟、粤剧等优秀的传统文化。龙舟、粤剧这两样是最有代表性的,也是最有顺德特色的。我们就这两个项目,推出了龙舟文化研究会,全方位的研究,其中涉及到龙舟的一系列的层面。我们也向社创中心提出,要组织力量去全方位的研究。最终,还是会以活动为载体,举办好第四届龙舟文化节,龙舟节的开放程度更加高,不仅是顺德的队伍参加,还有南海、番禺,甚至国外的队伍参加,更加体现广佛同城文化开放的理念。

    不久前,我们与广东省粤剧院签订了协议,引进省的粤剧剧目来顺德演出,通过省粤剧力量培训现有的团队,培养尖子的人才,借助他们力量,来推动顺德粤剧的发展。我们说粤剧五大流派,顺德占其三,这已经是过去了,更重要是要体现现在、体现未来,才是更有价值的。这几年粤剧拔尖的人才不多,有青黄不接的现象,体现在精品创作上缺乏。我们希望通过优秀剧目来反映顺德特色。

    我们还将建立粤剧的传承基地,利用粤剧院的师资,在承德小学建立传承基地,让青少年更早接触粤剧,培养参与的人群。现在何享健基金会在2014年扶持了15个文化保育项目,我也希望把粤剧的传承基地、龙舟传承纳入其中。然后,在顺德职院建立粤剧的培训中心,培养顺德的粤剧人才,通过粤剧博览会的活动来推动顺德文化的发展。我们的民俗很深厚,“顺德祠堂南海庙”,我也在构思怎么发扬好顺德祠堂。

    王燕儿: 顺德毕竟是粤剧之乡,但是至今没有名作,按照顺德的经济条件,要成立支持一个粤剧团并不困难,然后向全省招生找苗子,将尖端的人才招进来,创作作品打响它。顺德是曲艺之乡,现在连队伍都没有了。

  • 更接地气
    文化顺德还需要培育市场

    顺德城市网:这里可以借鉴顺德乐从家具龙舟队的经验,顺德龙舟队历史几经起伏,自从顺德龙舟训练基地设在乐从后,在乐从党委委员蔡遥炘的带领下,后续的管理、维持不断完善,开拓出了目前国内国际上的地位。现在队伍的成员也是从各地引进,在省市国家世界舞台上都拿到很不错的成绩,可以说,短短几年时间,顺德龙舟通过职业化、市场化的运作,龙舟文化激活了。

    黎叔:粤剧机构我看还是要市场化运作,政府购买主导就是倒退回去了,其实顺德民间的力量还是很雄厚的。

    梁国锋: 这个提议很好,最近很多冠名的企业,有没有可能通过冠名去做一个粤剧团,而且粤剧团比合唱团有优势,粤剧团可以走市场。就像乐从家具龙舟队得到了乐从企业的冠名,也一样做得红红火火。

    王燕儿: 国内国家级的剧院,国外一些著名剧院我都去过,我们首先是培养起观众,像广州补贴买票,出售低价票,以培养市民买票看演出的习惯。政府补贴让每一个市民都买得起的票,一个城市的剧场,每天有戏演,每天有市民看,这就是文化之都。

    黎叔:没错,就像现在拍微电影都是赔钱的,为什么还在拍,这是市场培育的过程,现在拍微电影往后可能就就会有大电影出来了。粤剧方面我们政府可以做一个平台,演其中一段,按照新时代、新说法来做,通过政府征集评选,这就是市场的培养、发掘。

    顺德城市网: 一个时代要有一个时代的作品出来,首先培育起市场,打造平台出来,慢慢地就会培养、发展出顺德的舞台,这样子的文化推动更接地气。

    黎叔:谈到接地气的问题,之前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落户顺德,但是顺德本土的参与度不够,存在两张皮现象,没有对接好。我们去了现场就是跟着名家“遛弯”,现在我们自己文学圈的人的都已经不去了,去了就跟着他走而已。而且,顺德文化也要谈收益,不只是买单,我们自己的东西也要成长起来。

    顺德城市网: 要考虑它能为顺德带来什么,顺德有什么土壤、群体接受它,其间出现了断层的话顺德受益必然会有限。

    王燕儿:现在顺德就没有这个土壤,顺德气候没有形成,办这样子的活动没有意义,没有土壤它就算落户下来了,也发不了芽。

  • 结语

    顺德城市网:围绕文化顺德的方向、具体推动大家思考了很多,我们听到了很多实际的东西,也有很多可以去尝试建设的地方,很感谢有大家的思考,将顺德文化的声音传播得更加广阔、深入。聊场最后,大家来谈谈对顺德文化的期待。

    梁国锋:其实开放不仅仅是地域开放,顺德本身也有开放的理念,充分利用社会一切的资源,扶持壮大社会组织,希望能够让社会组织承担更多政府公共服务的功能,能够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共进。文化也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种力量,通过协会组织、专业人士等各方的力量,共同打造文化顺德。

    叶满儒: 地方的文化是多元的,顺德也不例外,我们在挖掘我们的文化特色的同时,要通过各种途径展示我们的多元文化,让市民受到熏陶,让市民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这也是我们推文化的目的。

    王燕儿:文化顺德我有使命感,我抱着感恩的心在做。是顺德让我的理想有平台、有落点,如果我在顺德以外可能没有机会,不一定有这个土壤。尽管有很多事情我没有力量改变,但我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实在在的去做,能改变一点是一点。更努力用精彩的表演把顺德文化一点点带出去。

    黎叔: 我四个“词”概括,前瞻思维、科学规划,小处着手、稳步推进。

场外观点网友谈

力量:顺德文化活动虽然枝叶繁茂,但内涵不深。比方说各种砸钱的演出接二连三,可仔细思考,这些昙花一现的表演,能给顺德带来什么,留下什么?顺德更需要自己的文化队伍,需要文学的滋养。比方说我们在省内谈论到文化,一定会说那里有什么好民俗、好的建筑、出了那些名人、出了什么好的作品(文学、曲艺、书画、民间工艺、摄影等等),而这些好的东西,最终也是通过文字和文学作品载入史册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更需要自己的强大。诚然文化交流,请其他区域代表来演出、来交流,是必要的,我要表达的是,培养自己的文化队伍、文学队伍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

笑忘:一直在纠结顺德文化到底是该高大上还是平民化,更符合市民感受文化的诉求则要平民化,能打动市民去接触去参与。但更好的文化精品需要包含更多的内涵,但这些普通百姓懂不懂得欣赏是一个问题。

曼彻斯特:顺德有那么浓厚的文化底蕴,包装和创新是很重要的。符合现在人们的审美观或者说适应当今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咨询获取方式,相信顺德文化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及参与的。

得闲及及:文化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交流学习,不管是顺德文化走出去,还是其他文化走进来,都不能只是表演完就没有了,还是要多点意见交流才有进步的。

锁坏了:省文化或者全国的文化省事到顺德来表演,一方面说明了顺德有这样的舞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顺德城市的魅力,文化的魅力,因此,接下来,顺德文化向外推广是很重要的。

开摩托:顺德的优秀文化团体还不够,没有人传承,文化再好也是走不远的。

裤子穿反了:上周六,文艺中心举办了场“文化晚会”,说实话,很震撼,看到了我一直很想看的几个好节目,把节目融入生活中去,犹如一场歌舞剧,但可惜,能看到这场“文化大餐”的人并不多。

话咒:也许文化太接地气,最后想看的人就更少了。毕竟看着高大上的,与自己生活有差别的东西,才会有人去看啊,这也就是所谓的猎奇心理,在露天的场地去传播顺德文化,效果其实不一定有。

下期预告

世界美食之都,顺德如何闯出新未来?

虽然已经过去了几个月时间,但我们依然记得那激动人心的信息——2014年12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宣布,顺德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组织的成员,并获得“世界美食之都”的称号。顺德成为继成都后中国第二座获得这一荣誉的城市。

生活在顺德的人肯定都十分喜爱顺德美食,而广东素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味在勒流”这样的美誉顺德也是当之无愧,顺德能够获得“世界美食之都”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么,面对这样一块弥足珍贵的金子招牌,顺德获得“世界美食之都”称号后将会有怎样的作为?目前,外界还没有看到有关政府对此的相关报道,但已有不少网友在热议,着急发问:世界美食之都,顺德如何闯出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