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场主持:杨海梅

(顺德城市网执行主编)

因为爱!所以表达……

这是“聊顺德”之所以诞生的最原始的初衷。

这是一个聊场,只要你愿意,这里可以听到你想表达的声音;

这更是一个情场,因为对这座城市的情怀,我们关注并思考着这座城市的一枝一叶;

这就是顺德城市网为您奉上 “聊顺德”的初衷,不掩真性情,且有智慧闪现。

当然,作为一场纪实性的聊天实录,仅缘于现场碰撞的火花和即时的反应与表达,这样的谈话难免有不到位、不全面之处,但我们的态度却是认真且投入的。

好了,闲言少述,我们开聊吧!

陈建华

顺德区社会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院长 教授

覃炜明

顺德视角主编

吴国雄

大良北区居委会书记

力量

网友嘉宾

  • 顺德文化建设打打分
    ——有进步,但与周边地区有差距

    主持人: 这几年,大家都能很明显地感受到顺德文化建设和氛围都有一些比较大的变化,不管是设施方面,还是活动方面,可选择的空间多了。但是也正是因为大家的参与多了,所以关注也多了,也会发现现在顺德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南海、东莞这些地方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顺德将“城市升级”定为发展战略,那么其实要实现真正的升级,最终还是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发展,基于这样的背景考虑,我们这一期“聊顺德”就来聊一聊顺德文化建设方面的话题。那么在开始之前,我想先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各位嘉宾平时有哪些文化生活,觉得顺德的文化建设及文化生活怎么样?

    陈建华: 从党的十六大开始,我就已经在关注,中央已经看到了文化的力量,然后到十八大,对文化建设的定性越来越清楚,而且推动力度也越来越大。顺德发展那么多久以后,以前是粗放型,已经是慢慢的不可能再这样发展下去,土地也没有什么红利了,目前顺德的制造业也面临新的问题,所以文化升级,说到底就是这个时代必须面对的问题。

    回应主持人的话题,说是个人的文化生活,但还是跟我的工作有关系。由于我是顺德艺术发展中心的一个高校代表,所以他们很多大事我都是参与者,另外中心所举办的活动,只要我有空我都会参与。

    我觉得这几年顺德在文化建设方面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在普及性方面,做了很多的事情,如举办很多公益性的活动。但是顺德的文化建设在推进的过程中,还是有不足的,特别是与南海相比。我们之前也去南海做了一个调研,就觉得南海在文化建设这方面规划比较具体,片区的功能区分也比较明晰,这是我们不足的地方。而且他们的推进是有很强的目标性,近期中期远期目标都很清晰。而东莞方面,如果篮球是一种文化表现的话,他们也推出了好几个品牌,在这方面我们顺德还需要好好地思考。

    覃炜明:其实,作为媒体工作者和社科工作者,我基本上每天都在文化中生活工作。现在方向越来越明确,思考文化的东西比较多。作为社科工作者,不仅仅是说我们参与了哪些活动,而是我们去思考文化的内涵与意义,甚至是文化工作规划,把想的东西变成文字,向相应的政府部门提一些建议。

    吴国雄: 我是本土顺德人,在基层工作时间也比较长。在我们顺德文化生活中,几十年来我深刻感受到,顺德的文化有基础有历史。特别是我们生活的大良,这么多年来,文化凤城品牌深入人心。一个地区最后的竞争力其实是人的竞争力,要靠文化建设来提升人的素质。

    力量: 感觉顺德对文化的投入还是不够,要抛开文化产业这个紧箍咒。经常大家讲文化和产业结合起来,老想着要赚钱,这个东西,比如做一些动漫产品,真的可能会赚钱。但是做一些比如文学方面的,可能不仅不能赚钱,还有可能赔钱。看我们顺德那么大,除了《顺德视角》,就没有太多纯文学杂志比如顺德文学或者顺德文艺,这是比较遗憾的事情。我也在关注周边的地区,确实我们文化建设的前瞻性是需要加强的。

  • 文化硬件
    ——有设施,但要平衡发展

    主持人:大体上,文化建设我们可以从硬件投入和软件提升两方面来谈。首先我们看一下顺德的硬件设施,是否跟得上市民的需求,比如镇一级能够提供去文化休闲的场所可能还不是太多?关于这方面,相关部门应该也开始在做一些建设计划,像“城区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这样的建设目标,大家觉得实现起来是否有难度?

    覃炜明:我一直认为,文化生活都是在身边的。顺德的文化设施,我认为是不差的,甚至还是比较领先。你看我们区一级有演艺中心、图书馆,镇一级每个镇也有图书馆、文化中心。镇一级、村一级文化设施普及率达到100%,文化设施硬件在全国应该算是先进水平。不过,从我们镇一级的工业区来看,文化服务和文化硬件会有很多盲点,不排除发展不平衡的可能。建设适应他们工人的文化设施,我们还是需要去做,这还是有比较大的缺陷。

    另外,文化圈这个提法,我感觉不是一个很严格概念。若是你找个地方跳跳舞,看看书等,在顺德不用跑太远,都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所以这个不会有什么难度。当然,你要享受比较高档次的文化,就需要跑很远,甚至在顺德都找不到,这是文化内容档次的问题。

    陈建华: 文化硬件上面,我觉得应该分阶段地重点推出一批项目,逐步丰富会更合适一些。关于文化圈的概念,既然是一个圈,就有中心也就是轴心,那么它向多大的面辐射,有没有交叉点?比如文化“某个区域、某个空间提法”似乎理恰当。

    吴国雄: 依我看的话,软件硬件都还跟不上,与我们现在社会的需求还是有一段距离。我们现在好的地方不多,演艺中心比较高的档次。但如果说,顺德那么多人跑到那边去,根本不能合理安排解决。

    就我们北区来说,每年上级政府所给的文化补贴一共是4万元,其他就都靠我们社区自己投入。搞一场活动少说都要一两万,一年在社区举办几场就都用完了。所以,有时候很难推动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每年我们社区在文化投入方面超过20万,约占社区总开支的2.5%,在软硬件方面的投入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但是毕竟在顺德还是有很多社区没有这样的条件,那么不管是硬件建设还是内容上面,都还需要比较大的支持。

    力量:从区的层面,硬件方面真的是不错,图书馆、博物馆看起来都很大气势。但是有些文化设施没有用好,比如我们体育馆里面的一些场所没有利用好,还有一些已有的资源没有盘活起来。之前顺德城市网组织的美城行动,就看到岑桑书屋打造成一个阅览室,在里面看书很有文化味。所以资源的盘活,关键上还是要有一些引导。另外,硬件打造了关键有没有装一些东西,把一些好东西装进去。若是把品牌的东西都分门别类的装进去了,把硬件利用上,把活的东西更活跃,我觉得这方面要思考一下。

  • 文化氛围
    ——突出本土,外来人找不到归属感

    主持人:没有的,我们希望能有,有了,我们希望能更好,在硬件上希望各级政府都能再出一把力。文化,最终的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还是在于软件方面,包括文化产品、服务、环境、人才等等。那么大家也给评一评。

    陈建华:我谈谈文化氛围的问题。比如看书,在顺德有几家上档次的书店呢?我们在购书中心,很难找到适合看的书,普及性的书太多,思考性、学术性的书太少。另外,就是文化归属感问题,我参加过很多社会组织的活动,不管是社会组织理念的主要组织者,还是心灵导师,他们觉得在顺德找不到可以依附的文化。

    覃炜明: 顺德本地文化很活跃,氛围很浓厚,但是外来人口,找不到玩的地方。也就是说,顺德文化是适合本地的,本地人能够找到很多乐趣,但是外地人很难。打个比方,我是来自四川的,我喜欢川文化,那我就找不到地方了。其实,文化就像一盘菜,我吃不惯不合我胃口的,我是吃不下去的。但是,像找到这样符合胃口的很难。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是缺少的,或是有偏差的。现在顺德的人口,本地外地人对半分,就相当于一部分人在顺德是找不到文化归宿感的,没有认同的文化在这里,这可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我认为政府的公共服务提供的就是一个大家能玩的,要适合不同的人群,还需要社会的力量。比如我是四川的老板,我就办一个适合四川的文化馆,政府要鼓励民间多办一些这样的东西,现在我就觉得顺德文化多样性比较缺乏缺失。

    吴国雄: 针对最基层的民众,我们就做了社区街坊节、游戏活动等,把各种不同阶层的人凝聚起来,尽量让他们对社区有归属感。目的就是,能够让更多的人走进我们中,而不是在家对着四面墙、打麻将或是泡酒吧,整体上说氛围还是有的。但是高层次的文化,我们不是都有条件和水平去做,有赖于社会的人士来参与推动,共同来推进文化多元化。

  • 文化产品
    ——缺乏精品,高层次不够

    主持人:在一个城市里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需求。那么在顺德,人口构成也是多层次的,需要的文化产品也不同,满足普罗大众的文化很丰富,那么高层次人的需求有无得到很好的满足,大家也可以用自己的感受来做一下评价。

    陈建华:就拿刚刚说的读书,很难在顺德找到适合自己看的书,而这可以说是很多人的共同感受。

    所谓文化,就是以“文化人”。我记得外国一个教育评论家这样讲过,文化这个东西要让人家觉得非常舒畅,就应该让它像油一样地流进人们的心里去。首先,我们在文化的理解上就有偏差,我们往往认为文化就是吃的文化、穿的文化,这本来就是一种偏差。我觉得,让人舒服的物质文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的提升在于心灵,在于内涵素养的提升。那么我们有多少这样相应的文化内容可以选择?

    覃炜明: 我认为我们的文化服务还是可以的,有通过不同的文化手段,把服务送出去,而且做得不错。我们差的是文化产品,顺德本土文化很活跃,很符合本地人,但是外地人很难找到共鸣,因此多元化的文化产品是需要的,在文化当中形成融合。另外,我说的产品,还指的是产品质量。有影响力的文化,应当是出精品的,应当是出大师的。用来衡量的不是多少节目获了什么奖,而是看出了多少影响全国的专著,办了多少影响力的音乐会。我们缺乏引领的东西,高端的东西。

    我感觉,我们对文化的功能作用没有理解到位,顺德在文化普及功能上做得很不错,但是缺乏大手笔、大气派、大整合。顺德经济实力那么强,但是投入到文化方面是不多的。另一方面,这个钱投入的时候,在产品的投入方面又很少,很难出高端的产品。文化建设不只是娱乐群众,娱乐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有无起到引领的作用。

    力量: 我个人的观念文化要有精品、高端的东西出来。打造高端文化产品方面要舍得投钱,不要想着要赚多少钱。

    吴国雄: 我们需要有普及的基层的文化,也需要高雅的文化。因为社区容纳了各个层次的人,所以文化产品也需要多种多样,适合不同层次的人群。

  • 文化人才
    ——建立专家库,引导公益化

    主持人:事是靠人去做的,文化建设同样如此。我们谈文化引领,有意识还不行,还得有水平,要有有水平的人。

    吴国雄:我们也会碰到一个问题,作为基层,我们在文化建设的水平上还是有所欠缺的,我们也需要去提升。同时,靠社区单方面力量去做文化建设,确实也显得势单力薄。人才,确实是我们在基层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今天大家谈到的这些内容,也启发了我,其实我们社区里面就有很多人才资源可以去用。

    陈建华: 我有一个感受,提升文化不是靠几个人。最近佛山社科联搞社科入库的专家,一批一批入库,我认为是可以借鉴的。我们要摸清楚文化这方面建言献策有哪些专家,其实顺德在这方面专家很多,比如书法界、美术界等都有不少人才。顺德可以建一个文化社科库,里面要有这样一批的人进行互动,我觉得文化人才还是可以找到的,包括镇街方面的。各个点去进行摸查,就会摸得比较到位。举个例子,我们社工这一块,经常就有跟各个点进行互动,在这里面我们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所以,文化资源也要盘点一下,另外也对市民的文化需求做一些摸底,做针对性的改进。

    还要对文化管理者进行培训,找不同层次的培训师,通过几轮之后再进行实践和定点服务。你培训人,自身也要接受培训,从而保证了文化管理者工作的先进性。

    覃炜明:做文化与做慈善是两回事。需要出台引导政策,文化事业通过政策的引导,通过一些名誉的引导,甚至通过有相应回报的手段去推进。有盈利的东西让他去做。社会参与去引导,不能伸手去要钱。政府要有一个很明晰的政策,引导专业资源,公益化去讲授。我们太多商业的培训,缺乏公益的引导,就变成商业第一,只有商业。特别是文化的引领,一旦商业就引领不起来。应该好好地规划,将文化建设引入公益化的道路,大力倡导用公益化手段来引导。

  • 建议
    ——文化,今天做的是明天的事

    主持人:刚刚大家谈了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我们需要一个领头人,那么文化主管部门无疑担当的就是这个角色,那么我想大家也给部门出一下谋。

    陈建华:如何让顺德文化丰满起来,那我们真的要好好设计几个有点内涵的东西。有规划有计划地重点推进几个事情,好过像撒盐一样推进多个品牌。顺德这个地方有很多文化值得研究。作为文化建设管理者,还是要好好地梳理目前顺德哪些文化资源比较重要的,我们如何在里面找到一些突破口,这是我们需要提升的东西。而且这个突破口,无论如何,都要跟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不要搞一些“短平快”的东西,看起来很热闹,过去了就烟消云散。

    文化需要提升的,在可控范围来做这个事。在投入方面,要明确意见,财政要用多少投入文化事业、作为文化,物质文化需要打造什么。作为市民素质的提升,我们应该做什么。作为市民提升,我们也需要摸摸底,哪些方面是最欠缺的。某些公共场所,要有所投入建设。青年人能去哪里?现在顺德高层次人不少,极其需要这样的平台。总的来说,我们要培养文化自觉,不是热闹一场,而是要有系统的理解和长远的规划。

    力量:首先要从意识上去认识到位文化的价值,文化,今天做的是明天的事,文化是潜移默化慢慢去往人心里走。如果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我觉得顺德不光是商业领先,文化也会走进全国前列。

    覃炜明: 文化建设决策者应该花心思去研究方向,政策引导。那么在一些做法上,能否召集全国文化人才到顺德参加活动,做文化大展示,让他们发现顺德之美,借他们的名来做顺德的影响力。这些需要舍得花钱去做,文化引导者要去向这些问题,有远见,也要有力度。

  • 期待
    ——政府引领和每个人的文化意识同样重要

    主持人:碰撞都是为了最后能够呈现一个好的结果,那么对于一个好的结果,我们都是很期待的。本期聊场,关于顺德文化建设的发展提升,大家也谈谈自己的期待吧!

    力量:文化方面一定要有精品,要起到引领作用。不然没有都在搞,但是没有高端的产品,文化内涵始终是凸显不出来的。

    陈建华: 文化既需要下里巴人,更需要阳春白雪。文化要做得好,政府的引领很重要,而我们每个人的文化意识、文化自觉更重要。

    覃炜明: 文化的功能不仅是娱乐,更应该是引领。高端的产品和高端的人才,是文化软实力的硬指标。但是我们现在往往会忽略了引领的作用,其实娱乐也是为了引领。

    吴国雄:通过政府牵头、社区基层组织、社会各方面协办、民间参与,立体推动文化发展,才有利于各方面的发展。

场外观点网友谈

时机已过:顺德建了图书馆、博物馆挺好的,但就是太远了,交通又不方便,相关的配套设施也没弄好,所以关键的,一方面要建文化场所;另一方面,要完善配套。

伦教商人:我想说两句,公共资源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市民的日常生活很依赖这些公共场所,诸如篮球场、公园等等。

后会无妻:我觉得文化这种东西说起来有些虚,因为文化是内涵型的东西,是需要岁月的积淀的,表面的繁荣也只是村姑式的浮华,最终还是要整个大环境对文化的重视和引以为豪。

中国范儿:文化生活的丰满不丰满,我们缺乏一个检验机制。一路以来我们做这么多文化活动,到底有没有效果?效果有多大?有没有专门的机构或者部门来评估?这样的一面镜子我们是十分需要的,不然做了这么多年文化工作,我们也不知道效果怎样,然而却一窝蜂地去做。

olivia.c:除了硬件上对文化遗迹的保育外,更应关注软文化的发展,怎么提升市民对文化生活的关注度,创新方式吸引大家参与文化活动,提升广大群众的艺术赏析水平是很值得探讨的方面。

脉动阳光:应该更多地推广、邀请各镇街以及市区之间兄弟文化团体的交流,只有交流才能更进一步促进文化发展,固步自封只会死路一条。八、九十年代交通没有那么发达,但是老一辈文化人士不辞路远,到广州、中山、珠海进行文化交流,政府部门也大力支持,也为现在打下了基础。反观现在,新一代文化人士却忽略了与市区外的文化团体交往,这种现象不但存在于顺德,各地都有这种通病,这个问题不但制约了自身的艺术修为,也为地方的文化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

下期预告

探秘:“顺德好人”是如何生长起来的?

今天,在顺德,说起“顺德好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自2008年开始,顺德启动首届“顺德好人”之星评选,今年第四届评选又开始启动。经过几年的推动和挖掘,我们身边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顺德好人”。

他们很平凡,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他们很伟大,因为坚持善念做着善事却从来不张扬。

顺德好人的涌现,“顺德好人”队伍的壮大,是偶然的吗?为什么是在顺德?我们一起来聊聊,“顺德好人”是如何生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