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助推顺德高质量发展,顺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顺德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一起来看看顺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出了啥招?
抽检量提前超额完成每千人4批次的目标,提前两年达到2020年的任务;明厨亮灶单位超过六千多家;黑作坊关闭了831家……2018年,顺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紧围绕“一体两翼”总体布局,把握“监管”和“服务”两翼关键,切实履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责,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着力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经济社会谋发展。今年全市顺利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中期评估,顺德区食品安全政府民生实事得到有效落实。
顺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如何守护好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日前,城网君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如何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开展社会共治,如何为顺德高质量发展助力等问题专访了顺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黄坚强。......【详情】
通过将“1+2+10+208”农产品快检网络检验数据以及2000多家进驻企业数据上传到两个平台(顺德食药监快检室网格化管理平台和广东顺德食用农产品(散装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检测数据可查询,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群众可自行登录网站实时查询相关信息。
今年在20家以上试点农贸市场全面推开实施“食用农产品(散装食品)电子支付+快检追溯+食安保险”项目(简称“3+项目”),在食用农产品“检测+追溯”平台基础上,汇集政企双方力量,引入食品安全保险,在试点农贸市场内为消费者免费提供农产品检测查询、支付、食品安全保险的“一条龙”服务。
累计完成“明厨亮灶”6251家,实现了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等高风险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全覆盖。建立“南方+世界美食之都食品安全掌上信息大厅”,实现食品安全大数据查询、预警和消费者互联网监督。
实行“扩A计划”,餐饮单位A 级单位达233家,食品安全等级公示率达到100%。全国首创餐饮行业“HACCP 管理体系”,87家试点企业建立“HACCP 管理体系”。
顺德大力推动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模式,在建立小作坊监管长效机制上找准切入点,全国率先构建“互联网+食品追溯+阳光车间+电子支付+食安保险”的信息化监管体系,实现了对小作坊食品安全全链条信息化监管,为破解小作坊监管难题做出了创新性的探索。
今年7月份,顺德启动了食品药品安全百日行动。百日行动期间,全区共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858宗。
不仅如此,2018年顺德全区完成检验批次13270批次,完成年初计划的130%,达到千人5.5批次,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每千人4批次的建言要求。
紧紧把握监管和服务两翼关键,努力使顺德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最安全的食品消费城市之一,为顺德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主要做法是,通过强监管,为顺德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的食品环境。创新监管方式,推进科技监管,提高监管效能、降低监管成本。提高服务效能,优化服务,助推产业发展。推动智慧监管,利用好抽检、检测数据,实施大数据监管。
目前在顺德,几个网络订餐平台准入问题已基本解决,平台进驻的餐饮单位都需要具备食品经营许可证,工作人员需有健康证。食材来源方面,我们探索将食用农产品“3+”项目延伸到外卖监管中,并探索健康证电子化,通过二维码扫描就能够知晓外卖接单时间,运输时间有多长。针对网络订餐的更细致监管,我们也正在深入研究,尽可能将风险降到更低。
小作坊存在不少食品安全隐患,为此顺德连续三年对小作坊开展整治,提高准入门槛,规定小作坊只能生产地方特色的烧腊等方能审核发证。同时,对于黑作坊加大打击力度,到目前为止顺德取缔110家黑作坊。另外加大小作坊出品的抽检率,从抽检结果来看,小作坊品质有保障。顺德还通过政府引导,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加工中心,目前建立了4个小作坊集中加工中心,80多家企业进驻。
如何去发挥社会公众力量参与监管,我们的思路是借助科技手段和社会力量实现“智慧共管、社会共治”。一是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智慧共管。2015年起顺德先后在全国率先探索“预包装食品安全溯源”“SLDB-HACCP风险防控广东省地方标准应用”“食用农产品(散装食品)快检+追溯+食安保险”等多项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项目。二是借助社会力量实现社会共治。比如针对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开展专项整治,成立保健食品科普宣传志愿者队伍11支,打造食品安全科普基地,已设立125家“顺德区饮食用药安全科普宣传站”和3个有关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基地。
该食品安全信息服务亭由区食药监局负责制作管理,设在辖区各大购物超市、农贸市场等流通企业,设立专职人员,接受群众咨询;设置多媒体电脑,供网民上网查询,在线投诉;设立免费电话,方便群众投诉举报;定期发放宣传资料,让群众及时了解食品安全法规,更好实现安全消费维权。
该信息服务亭提供:1、食品安全法律,国家食品相关的政策法规解读,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常识,食品科学使用方法,消费维权渠道,鉴别真假食品技巧等;2、放心食品公示。主要介绍食品安全知识,传授食用和鉴别方法,宣传食品与卫生等系列知识,帮助消费者科学消费;3、食品安全通报。食品安全生产企业、经销企业红榜名单,以每周报告的形式公布全区假冒伪劣食品名单,惩治不法经营者和生产者,帮助市民提高保护意识,学会如何辨别食品真伪;4、食品安全检测。配置简易试纸或仪器,方便市民对可疑食品进行检测,帮助群众识假、拒假,共同维护好食品安全,推进我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创建。
1.适当提高基层执法人员的待遇,畅通晋升渠道,解决人员流动大,人员素质经验参差问题;2.加快部门信息互通,信息通报机制建设,畅通线索举报和追溯渠道,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加强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治理;3.加大政府投入,加快快检技术的提升,鼓励引进国内国外的先进技术,提升快检的稳定性和准确性;4.健全市场准入机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改变食品经营者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甚至罔顾食品安全的不良现状;5.建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机制,鼓励群众、机构、志愿团体、媒体等共同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中去;6.完善投诉举报机制,既要防浪费公共资源的无理投诉,也要防为谋利扰乱执法秩序的职业投诉,加大有效举报线索的奖励;7.不断完善细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中的条款,使法律法规更具权威性、执行力和可行性;8.学习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优秀经验,探索食品安全监督的阳光化、规范化管理。
建议建立严格制度规范。一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上级的要求,建立一整套符合实际、严密规范的检测程序和制度,实际抽检中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规范运作。二是完善快速检测设备的配置。针对现有设备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进行改进、改造,提高快速检测仪器、试剂的实用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三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积极争取地方政府食品安全专项资金的投入,尽快实现食品快速检测设备、试剂及易耗品的及时更新补充和检测经费的充分保障。针对小作坊分散隐蔽的特点,可以通过有奖举报的方式,建立违规食品小作坊信息举报奖励办法,广泛动员群众,通过奖励的激励方式,大力打击三无小作坊,完善小作坊管理。建立流动食品安全监测车,采取定时定点与流动巡查相结合,在各大小农贸市场、小作坊、大型聚餐点等进行食品安全现场检测。
建立组建一支有专业人士、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人员组成的食品安全宣传队伍,搭建线上和线下平台,轮流当值,充分运用自媒体、官媒宣传,并针对不同的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开展专题宣传,例如组织有经验的社工到社区农贸市场、社区公园等开展食品安全社区行,针对集体饭堂,可以组织执法人员集中有关责任人和从业人员,开展现场宣传等。建议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挑选一些有资质的社会组织、自媒体等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并指定一定的考核指标,通过小投入,实现大收益。
目前食品链的管理涉及到行政多个部门,导致一些信息的披露都是在各自网站,查找起来比较麻烦,建议以市级为单位建立独立的“食品安全信息公众化共享平台”。其主要内容包括:进市产品的监督检查情况、种植养殖捕捞原材料检测情况、餐饮检查情况、生产企业加工检查情况(特别是小工厂的检查)、以及当前食品安全的预警信息等等,主要的目的是让消费者能够明白近段时间食品的安全状况、哪些产品或者单位出现了问题、哪些产品在消费时要多注意,注意些什么问题等等。该网站应具有一定权威性,相关信息当地的报刊、杂志和媒体都可以引用,以扩大宣传力度和适应不同消费者的查阅。
对小作坊和流动摊贩实行食品安全诚信准入制度和高压严管制度;所谓诚信准入则是说其首先要自觉申报其经营范围、场所及食品(原材料)种类并在历次抽检中未发现其有任何不安全因素者,政府发放食品安全经营准入证(准入证可以是二维码,市民微信一扫便可知道是放心作坊或摊贩)、否则不给发,同时编录电子档案核备。一旦发现某家小作坊或是流动摊贩未进行申报备案、没有食品安全准入证的话,立即取缔并刻以重罚、同时将事主列入诚信不实名单之列。
对于小作坊,可仿效山东省江苏省等地区出台具有本地特色的管理条例,落实登记制度,加以监管。建立食品安全民众检举监督的奖励制度。立法保护那些检举个人及单位,对检举人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对检举者和帮助调查者应该给予必要的奖励。
要加强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宣传普及的广度和深度,以案说法,强化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要下大力度对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培训和执法领域廉洁自律教育,促进整个行业自律诚信守法经营,共同抵制违法犯罪的负能量。
要创新工作方式,利用多元化的监管方法,提升工作效能。其一,制定食品追溯机制,建立电子追溯系统;其二,建议与各大电商平台开展深度合作,明确平台、商家、物流等工作职责,建立网购商品溯源机制,成立食品安全风险赔偿基金及定期食品安全风险通报。要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提升综合执法水平。要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完善食品从业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企业食品安全经验评估系统,将企业经营行为记录、违法记录、从业人员情况录入档案,进行等级评估,定期向社会公示,鼓励全社会充分参与监督,通过政府对外公众号、广播电视、电台等媒体,公布各类食品监督信息。要加强第三方监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挑选一批有监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有效弥补官方检测机构检验力量的不足,起到了重要作用。
打造“顺德特色小餐饮地图”APP ,主打“小餐饮”食品安全管理的供给资讯服务。众所周知,“小餐饮”管理工作必须紧紧抓住城市食品安全管理与服务的重点问题。为此,打造一款“小餐饮”管理供给资讯服务新产品——“顺德特色小餐饮地图”APP,作为主打食品安全管理供给资讯服务的一个全新的互联网平台。“顺德特色小餐饮地图”APP,汇集于标有便利化餐饮单位售卖点地图、标注齐全化卫生食品质量信息、选址精细化设摊布局、融合餐饮环境参考评分功能以及小餐饮服务数据化样本为一体的、以服务餐饮单位与方便市民群众为支撑的新媒体发布平台。“顺德特色小餐饮地图”App,秉承“让特色小餐饮地图公开明示”的底线定位,以“实现小餐饮食品安全有效引导,下载顺德特色小餐饮地图”为服务情怀,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管理供给”资讯服务能力,聚合“顺德特色小餐饮地图”大数据的综合分析与地理位置定位的技术手段,以及在顺德城市大力宣传推广“顺德特色小餐饮地图”App下载计划的优势,使得在食品安全管理的“地图思维”的服务管理方面,在把合情合理合法的要求和做法公开明示或者将不能触碰的底线、红线及“食品安全管理供给”资讯服务标识醒目地公布于众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群众生活需求与兼顾餐饮单位经营需要。据此而言,为方便餐饮单位经营和广大群众为出发点,食药监部门可通过电子绘图或者手绘地图,提供“小餐饮食品安全管理供给”资讯服务,来体现城市温度,即向社会各界提供“小餐饮经营点地图”、“早点经营点地图”、“大排档经营点地图”、“美食街经营点地图”、“小餐饮监管评估地图”、“特色小吃地图”等不同样本的、具有场景化服务信息的“顺德特色小餐饮地图”。
一、一张排行榜。顺德食品安全评价最高的餐馆是哪家?网上“顺德十大美食”有软文嫌疑,为确保大众能真正选到安全餐馆,职能部门应明察暗访、反馈搜集与科学分析打造餐馆食安排行榜更新在顺德政府官网上。
二、一批检测点。很多市民不知道五谷杂粮质量是否保证?各种蔬菜农药是否超标?建议在顺德各社区设食品便民检测点,配置简易试纸和仪器,安排社区食安宣传志愿者,让市民对可疑食品就近检测识别真假。
三、一块公示牌。建议在顺德各餐馆入口处显要位置张贴该餐馆营业执照复印件、食安承诺书复印件、餐馆管理制度与守则、当日厨师健康证明复印件、顺德区餐饮行业规范类文件及友情提醒、投诉举报电话等信息。
四、一份大礼包。建议向顺德籍市民按家庭为单位发放价值30元左右印有宣传内容的实用礼包,即一张顺德安全餐馆地图、一把雨伞、一个环保袋、一本实用食安指南手册等,把食安飞入百姓家中、融入百姓生活中。
五、一座主题馆。让大家能亲眼看到真假食品比对实物、观摩3D食安宣传片、参观顺德食安系列工作图文资讯、聆听食安知识讲座、欣赏食安宣传公益海报漫画、参与《食安法》有奖问答等活动项目,寓教于乐。
六、一面流动旗。对顺德种植养殖基地、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消费商家做统计,按10%比例设季度流动红旗机制,按监督检查结果、客户回访、投诉数量等指标作考评标准,全年拿到流动红旗企业应重奖。
七、一家促进会。建议在顺德成立由顺德食安部门主管的食品安全公益促进会,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公益性社团组织性质来辅助政府职能部门常态化完成对顺德区内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和打击违法添加等整治工作。
八、一线先举报。无证无照经营还是违法添加,一线操作人员心中有数,因此顺德应面向全市广泛接受一线员工举报,很多不敢举报的人员是怕举报后“丢饭碗”,将现金奖励举报换为“确保再就业”奖励才是上策。
九、一轮互动检。不定期由食安部门牵头组织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组巡访团,相互到各家食品生产经营场所走访整治,既是查处违规企业也是学习借鉴好企业过程,让竞争对手以包容和大气态度共为顺德食安事业努力。
十、一份茶馆情。建议食安部门推出一个茶馆室,主要不定期召集食品生产经营行业同仁前来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谈谈心,这样就能推动整个食品行业的安全发展保障,通过如此亲民体验中进行正能量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