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顺德区委政法委、顺德区司法局、顺德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办、顺德城市网主办的2018年“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之“顺德公共法律服务在身边”体验采风活动举行,由区党代表、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区决咨委委员、市民网友组成的采风团,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的方式,深入了解顺德公共法律服务。
当日,顺德区司法局局长叶翠青、顺德区司法局副局长章东波参加了活动。叶翠青表示,这次体验采风活动,是政法委(司法局)首次面向社会公众的开放体验活动,目的是主动揭下政法、司法行政工作在外界看来的“神秘面纱”,敞开心扉,全面展示区司法行政工作成效,进一步增强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认知度,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更加深入民心,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惠及更多群众。【详情】
基地坐落于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摈弃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做法,创新形式,寓教于乐,创作了一个具有顺德特色的卡通法治人物“德仔”,以他的出生、成长、成年这三个阶段(0到30岁)作为主线,选取当中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用“说故事”的形式,通过文字和图片,以及触屏电脑、毒品焚烧炉、电子答题系统等多个电子化设备,把与公民成长、学习、工作等息息相关的道德准则、法律法规巧妙地糅合在一起。
公园位于德胜广场的西侧,突出顺德法治文化特色,在显著位置设置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标识,采用白色背景红色字体,凸显法律的神圣。公园设有LED大屏幕2个,法治文化游戏设施2处,法律格言石书12本,法治典故展示牌8个,法律铭石10块,“12348”长椅8个,法治文化石雕6个,使群众在休闲娱乐、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公园还设有法治文化长廊,总长55米,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扫黑除恶、公共法律服务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保证普法宣传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与群众学习生活紧密相连。
区社区矫正中心于今年建成,社区服刑人员按时到区司法局报到,接受司法局的监管,每月参加法律常识等教育学习活动和社区服务各不少于8小时,严禁离开佛山市范围。这些轻微犯错的人可以在自己所生活和熟悉的地方接受法律的判决。而这种“惩罚”,远远不同于一般的服刑,更具有教育的意味。让这些轻微犯错的人能够参与社区服务,接受法律常识等教育学习活动,在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和身边的人建立联系,感受到社会的爱与温暖,去理解、接受、重新融入社会。
中心占地91平方米,划分为服务区、办公区和等候区等区域。服务区主要提供公共法律服务业务指引,解答相关咨询,协助申办公证、司法鉴定业务,受理人民调解申请、提供法律援助等业务。办公区用于与群众深入讨论案件,开展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成后,实现了司法行政内部的工作衔接和资源整合,为群众提供“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有效满足了群众对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今年以来共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640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921宗,调解矛盾2168件。
顺德公证处设有本部和大良旧城区、勒流、北滘三个分点,近年来努力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今年5月份,顺德公证处将前台窗口由开放式改为封闭式,办证沟通更顺畅,效率更高,隐私保护更好,群众纷纷点赞。公证处还成立了外出办证服务组,为老弱病残的群众上门办理公证300多件,为个人和企业外出办理保全证据公证400多件。公证处还到公证需求大的企业进行调研,建立联络人制度,企业咨询、办理公证更便捷,维权更高效。2018年办理各类案件5万多件,公证收费收入2100多万。办证量和收费均占佛山地区的50%以上,公证服务受到社会群众的广泛好评,收到锦旗3面,感谢信4封。
目前,全区初步建成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形成了“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全区设立了顺德区法律援助处,在区行政服务中心一楼设立了法律援助服务大厅。在区妇联、区残联、区总工会、区看守所、区人民法院均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依托10个镇(街)司法所,设立了10个镇(街)法律援助工作站,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在全区所有基层村(居),均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系点,聘请了法律援助联络员。2018年,区法律援助处切实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积极维护广大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较好成效。据统计,2018年1至11月,全区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98宗,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5505人次。
顺德区大良街道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摈弃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做法,把与公民成长、学习、工作等息息相关的道德准则、法律法规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创新形式,寓教于乐。此外,顺德区还通过举办“村居普法超市”课件大赛、建立顺德区“以案释法”案例库、开启百名律师千场“以案释法”报告会、成立全市第一个普法社会组织“弘德法律服务中心”、推出“普法超市”和“青春课堂法治启航”两个普法创新项目等形式,撬动社会资源广泛参与普法宣传,将“政府事”拓展为“社会事”,助力村居、企业、学校普法工作开展,推动群众树立法治意识。
2018年6月顺德区财政投入投入82万元经费,依托顺德区党群教育基地,按省级标准建成顺德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通过党建统领,法治、德治协同,着力加强全民普法宣传,着力培育法治文化亮点,打造法治文化品牌,丰富不同群体学法需求。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把宪法宣传摆在首要位置,着力宣传公民基本权利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法律法规,着力宣传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法治理念。目前顺德区共有市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1个,区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2个、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个,镇街法治文化公园、广场、长廊50个。
顺德区通过完善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立足“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引和提供”的功能定位,集成各类法律服务项目,律师、人民调解等优质资源进驻,面向社会提供丰富的法律资源。完成区级司法行政外观标识内务规范建设,加强督导镇街、村(居)两级规范化建设工作,不断扩大司法行政社会影响力,为顺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年来,顺德区认真落实“广东法律服务网”三大平台区级工作职责,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构建“线上30秒、线下30分”公共法律服务圈。
作为市民,法律服务最看重的是方便、高效,希望有关对外服务单位想方设法简化一些程序流程,加快互联网办公建设,加强与部门、居村的沟通,让居民少走路。【详情】
在顺德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顺德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的基础上,普法扩展到人流量较多的医疗机构,打造类似的普法基地或宣传专栏,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有效增强医务人员处理医院工作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详情】
本人感受最深的是顺德公证处专门将原开放的办公场地改建成每个独立的业务办理接待室,既减低办理业务过程中外界的干扰、提高了办事的效率,又保障了前来办事群众的个人隐私【详情】
对法治宣传进校园,建议可以更多地扩大到顺德区各中、小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有图书馆或阅览室场地的,可以开辟“法治一角”进行无缝对接,并增加对校园“霸凌”的相关法治教育内容。【详情】
只要不是死刑,犯人终归要回到社会,而法律最大的意义其中一个,就是让这些犯了错的人回到社会的过程中能够适应社会,不再违法犯罪,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法律就将会失去它最大的意义和价值。【详情】
顺德可以考虑在十镇街设立无人律所,实行24小时服务,“坐镇”的是一台机器,点击我要咨询,刷身份证快速登录,选择要咨询的问题类型,下单通知律师,就能和在线律师进行视频连接,用时短,而且可以快速提供服务。【详情】
社会稳定和谐离不开便捷的申诉渠道和司法的人文关怀,顺德的“公共法律服务”可以利用增派人手、重心下移到村居厂企进行网格化管理,让小摩擦在底层消除,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渠道解决纠纷,避免小事复杂化。【详情】
每次带小孩去图书馆和博物馆,都没有经过顺德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这次采风活动让我发现了这个好地方,以后可以带小孩来这里通过玩乐休闲的形式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详情】
今天看了社区矫正中心非常有感触,在法的威严下有人文关怀。我在学校管德育工作,法治教育对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程,部分中职学生法治意识淡薄,难以避免出现违纪违法行为。社区服刑人员可以成为法治教育的传播者和教育者,对学生进行警醒教育。
公共法律服务既要针对民众现实需求,还要以服务增强民众法律意识,让法律成为其内在需求和行为准则。顺德区司法局在公共法律服务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晓度,有利于公共法律服务惠及更多市民。
1、区委政法委多形式、多渠道的法治建设工作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并受熏陶;2、对于法治文化主题公园,除了必要的对外宣传,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参观学习,如学校组织学生去参观作为一节法治课;如企业组织员工去参观作为一节培训课;3、针对社区法治宣传活动,老百姓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希望对于“律师进村居工作”,司法行政部门能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让法治宣传活动能开展得更有声有色,老百姓更乐意参与,法治宣传活动更有成效。
近年来,顺德司法行政部门做了很多服务工作,如成立全市第一个普法社会组织“弘德法律服务中心”,面向村居、社区和学校开展公益性普法活动。法治社会的建设不是靠一个部门的力量,也不仅仅是靠一代人的努力就能实现,需要我们将法治的观念植入一代代人的脑中,我们可以从娃娃抓起,通过生动有趣的普法亲子活动,既让孩子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又能通过孩子影响成年人,实现全社会都能遵纪守法、人人都能幸福和谐生活的新局面。
希望能多建立一些普法教育基地,同时充分利用好现有基地,可组织学生和群众到基地去,懂法则更好守法,也是一种预防犯罪。公共法律服务方面多宣传,让有需要的群众能享受到这种服务。普法教育加强案例讲解,点评违反了什么法律,会如何判刑等,让普法教育摸得到,看得见,容易理解和记住。
这次采风体验活动让我深入了解居民开始接受的法治教育、社区矫正到法律援助,区司法局做了很多很细的工作。顺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村居聘请法律顾问,但居民对法律的需求很大,法律顾问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需求,希望政府加大社区、村居的公共法律服务力度。
以前总觉得法律是一个偶发性的低频需求,不过如今随着社会制度越来越完善,很多以前不清晰的法则也逐渐在起到社会规范作用,比如高铁霸座和公交干扰司机等,相信中国还是有很多群体不清晰这也犯法,还是依然我行我素坚守着自我的行为习惯,所以守法是居民自己的,但是普法却是司法机关的,希望看到更多人性化的普法工作。
通过这次采风活动,零距离体验顺德司法系统在社会公共法律服务方面所做的工作,给我很大感触,从事前教育引导、事中的法律援助、事后的社区矫正……一个社会的稳定和谐离不开法律的约束,离不开司法部门的宣传教育、离不开便捷的申诉渠道和司法的人文关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公共法律服务的受益者和传播者。
顺德家园APP
顺德城市网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