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明崇祯庚辰年(1630年),清同治及宣统年间先后重建,至今保存得十分完整的黎氏大宗祠,就位于充满着历史文明气息的乐从路州村。
作为乐从历史最悠久的村居之一,路州开村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公元964年,鹭洲建村。从李太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诗句取“鹭洲”二字为名,后简写为“路州”,便成为路州村名的来源。路州村开村之时,身处九沙海和细海相交的小三角洲,是一片白鹭聚集之地,俨然一个充满岭南水乡景色的画面。河涌、故事、和祠堂构成了典型的岭南水乡。
路州黎氏大宗祠与周氏大宗祠、关氏大宗祠,三者鼎足而立,同是精益求精的“三雕两塑”工艺,互为相辉映,是路州村最引人注目、精雕细镂的建筑。而黎氏大宗祠最具特色和文物价值,除了各种雕花抬梁、木刻石雕外,甚至当年祠堂竣工时作为贺品的4幅围屏锦帐都还保存完好。
累世恩宠、奕世科名
在顺德,宗族对科名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不仅设家塾、学田,鼓励子弟求学,还把考取功名的愿望,化作修建祠堂的建筑符号,比如说在梁架两端雕有鳌头,或将托脚、雀替等小构件雕成鳌鱼形状,以祈求“独占鳌头”。而在黎氏大宗祠内就保存有雕花硬木屏上刻有“累世恩宠”、“奕世科名”等字样,成为黎氏先祖获得科甲功名的见证。昔日宗族的辉煌,已凝固于建筑中,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为之敬仰、赞叹。
建筑精雕细镂,令人叹服
黎氏大宗祠坐西北向东南,三进两廊一后院,分左、中、右三路。总面阔29米,总进深49米,占地面积1029平方米。单檐硬山式建筑,白石墙脚,天井用白石铺砌,檐柱采用白石,金柱和角柱均采用东京木,屋檐下和天井滴水檐边用柚木刻有花卉、人物图案板画。
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廊梁架为雕花抬梁式梁架,均为人物及花卉雕刻。两扇大门上绘有门神画像,刻有一副对联“王气洽南天,先猷传北王”。屋脊有灰塑人物、鸟兽、花卉图案。两侧有青云巷,巷门楣左刻有“霞蔚”,右刻有“云蒸”。
中路第二进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穿斗式梁架。明间置有雕花硬木屏风,屏风顶上正面刻有“累朝恩宠”;背后刻有“奕世科名”,字迹清晰可见。
第三进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梁架,明间上悬挂一匾额上 书-红底金字“余庆堂”三字,是由黎子流在2000年书写的。两偏间于1986年拆除改建成二层楼房。
黎氏大宗祠,又称“余庆堂”
而祠堂内红底金字的“余庆堂”三字是由黎子流先生在2000年时书写。在2006年,黎氏大宗祠被公布为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左翠银
来源:编辑整理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