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画杨桃》教会了我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实事求是。长大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位可以称之为我的人生导师的作者岑桑竟是顺德老乡。
岑桑出生于广东顺德县葛岸村的一个农人家庭,家境贫苦,曾在照相材料店、灯炮厂、木材店当学徒,十几岁时他开始爱上文学,对于他饱经忧患的生活带来了一抹亮色,从此开始潜心文学创作。20世纪60年代初,一本《当你还是一朵花》让他在文坛声名大噪,深受读者喜爱,在当代的老作家中,“路子宽”又“多产”的岑桑无疑是其中佼佼者。然而出任出版社总编辑时,他却认为自己“不大像作家了”,把时间精力用在发现作品和信任上。退休时,岑桑已患有冠心病,但他仍然退而不休,为了提高写作效率,他迁居郊外一层平房,将以往爬楼梯喘息的时间全部用来写作、编辑。
往往当我们讲起顺德的工、商业和饮食业的优秀,总能滔滔不绝,可当提到顺德近代的文人、文学,却似乎少了一些骄傲。其实,顺德也并不缺乏像岑桑这样优秀的文人,他们有这样一个特点:醉心于创作而不争名利头衔。
原籍顺德龙江的著名作家黄秋耘曾说过:“面向文学,背对文坛”,这句话集中反映了顺德文人求真务实、不慕虚名的品格。《画杨桃》的作者岑桑是如此,黄秋耘亦是如此。
1935年,17岁的黄秋耘没有按照父亲的期望学医,而是选择了清华大学国文系,希望以文学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他说:“我们的时代是十分复杂的,总的来说,也是十分伟大的。我不想用灰色来抹黑它,但是我也不想用玫瑰色来粉饰它,还是保留它的本来面目为好。”当他看到农民的疾苦时,尽管文章犀利的文笔会给他带来麻烦,他仍愤怒写下了《不要在人民的疾苦面前闭上眼睛》;当他走过漫长的路,经历过政治的惊涛骇浪后,又写了《锈损了灵魂的悲剧》。黄秋耘的晚年是非常简朴的,2001年病重不治,留下了“不发讣告,不举行送别仪式,不惊扰亲朋好友”的遗愿。
同样的,顺德人谭元亨也是这句话的实践者。至今,谭元亨已出版文史哲工各类著作逾100种、3000万字,他一生专注于文化和教育,对他而言,“这是一份文化责任的支撑”。不管身处何种境地,谭元亨始终不放弃文学追求,曾经即使蒙冤入狱,也坚持在狱中写作,他说“坚持写作是一种信念”。谭元亨不仅自己醉心于文学,还想带领更多顺德人一起感受广府文学的魅力,2016年,谭元亨文学馆在顺德图书馆五楼开馆,在这里举办了各类岭南文化及广府文化交流活动。
古往今来,在顺德文人中,像他们这样只追求文学而不问虚名的人不在少数,不管甚于何种境地,他们都对文学创作有着无限热情,他们无一不面向文学而作,却背对文坛而活。
编辑:张紫雯
来源:综合整理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