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维新派的领袖人物梁启超和康有为,然而你是否知道顺德有位杏坛人也是维新派的青年骨干呢,而且这位杏坛人还与梁启超并称为“双凤”!
“有作必佳”,这一评语是梁启超所做的,原话是“麦孺博不多为诗,然有作必佳”。语中的麦孺博,正是其中一位维新派青年骨干——麦孟华。
那么,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谈谈这位有作必佳、与梁启超并称为“双凤”的维新派青年骨干麦孟华吧~
在“熔炉”中“冶炼”为维新斗士
麦孟华(1875-1915) ,字孺博,号蜕庵,是清末著名的维新派青年骨干。他是顺德杏坛吉佑乡名关村人,17岁随康有为在万木草堂习艺。当时,同学中有梁启超、康广仁等。康梁是维新派领袖人物,康广仁是康有为之弟,戊戌六君子之一,其他同学中亦有不少具有维新思想的志士。
麦孟华在这样的“熔炉”中“冶炼”,很快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他与梁启超私谊甚笃,结成忘形之交,而且学问方面两人同样出类拔萃,被时人喻为“双凤”,号以“麦梁”。梁启超曾在写诗追忆往事时写道:“同时草堂多俊物,唯君与我尤忘形。”足见两人非同一般的情谊。
光绪二十一年(1895),麦孟华与梁启超、康广仁等随同康有为上京应试。当时正值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他优愤之极,积极参与了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事件。
之后,他以笔为武器,编辑报纸,撰写文章,倾全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变法时,他奔走呼号,表现得十分活跃。变法天折,课嗣同、康广仁等“六君子”溅血街头,他逃亡日本,继续宣传保皇立宪的主张。
文才出众,有作必佳
麦孟华文才出众,所写政论文气势充沛,纵横捭阖,战斗力很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而深感迷惘的时候,他往往会把他那心中的苦闷彷徨借诗词来宣泄,这些融进了心血的诗词中不乏佳作。
他的诗词获得了梁启超的赞许,著名诗人陈三立也认为,康弟子中能以诗名者,只有康若海、麦孟华二人,这些评价都说明他的作品已非一般凡手可比。
下面所举是麦孟华所作诗词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1901年春天,《辛丑条约》 签订,这是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麦孟华激愤异常,大声疾呼:“今日之和平,乃砒鸠,乃轭勒,乃大火盗贼,乃杀人白刃。”(论中国今日当以竞争求和平》)。 当年岁暮,他写下了《辛五岁容杂味(五首) 》,把心中的积郁与愤慨尽情地倾吐出来,共中第二首是:
兴亡与有匹夫责,温饱原非志士心。
鹰未下鞲思一击,骏虽市骨值千金。
剧怜座上焦头客,谁识隆中抱膝吟。
三十功名应未老,黑头不受二毛侵。
麦孟华善于填词,他的词,或托意幽微,或寄兴深远,都十分耐读,比如《解连环·早春雪意》:
四垂天窄。恨痴云冻冱,晚烟愁碧。甚一霎,薄日嫣花,便酿就重阴,黯皴铅墨。待忍清寒,为吹起,玉龙哀笛。奈琼妃倦舞,憨恋妒云,斗春无力。
沉沉断鸿消息。止昏鸦数羽,争树啼急。追旧时,挑菜光阴,却误了俊游,采香吟屐。翠滞红悭,暗换却,二分春色。剩疏影,一枝照水,犯寒自坼。
麦孟华是一位斗士,终日风尘仆仆地为君主立宪而奔走呼号,竭尽了心力。他受康有为的影响很深,后期的思想更逐渐陷人了顽固保守的一路,极力反对孙中山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后,他悲观失望,意志消沉,最后因脑溢血去世,年仅40岁。可以说,他那维新志土的战斗的一生,最终留下了令人遗憾的黯淡的一笔,十分可惜。
麦孟华对所作诗词不大爱惜,经常随写随弃,极少存稿,直至1936年即他去世21年之后,他的朋友孔昭焱、卢毅安把他存世的66首诗,21首词辑成《蜕庵集》行世。
来源:编辑整理
编辑:左翠银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