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文化 > 文化热点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八闸、老糠围、咸宁社庙……那些消失的地名可曾被拾起?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顺德正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发展着,瞬息万变,就像原来有很多老地名说没就没了,似乎不再被提起,也不曾来过......现在的年轻人估计更是完全不知道了,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追溯时光里那些被遗忘的记忆吧!


01 八闸


  “靓仔,你知道“八闸”在哪吗?”“我唔知啊……”


  以前的“八闸”,就是现在的华盖里直街。“八闸”建于清代,是清代及民国期间富裕人家的聚居地,为维护安全建“八个闸门”防卫,故名。后因“笔街”改称“华盖路”而跟着改为“华盖里”。现在除了清晖园保留较为完好外,大多“八闸”内的大宅子已经荡为寒烟。




摄/顺德城市网摄影俱乐部“零国度”


02 咸宁社庙


  咸宁是顺德的古县名、曾用名,比“顺德”早五百多年,县治的遗址在北滘镇简岸。


  顺德这个地方2000多年前已经有人聚居。南汉时期(917-971年)从南海县分出另设县,取人人康宁之意,定名咸宁。到宋代撤销。直到1452年顺德建县前仍属南海县。20世纪80年代初,在当地河涌南岸发现一片瓦砾场,面积30-40亩,厚逾1米,有大批唐代和南汉瓦片,瓦砾场东面30米的石桥西侧,原存咸宁社庙,1985年才被拆毁。如今,“咸宁社庙”已隐身于民房之下。


03 顺德仙庙


  这个仙庙可不是大家以为的仙庙烧鸡的“仙庙”哦!


  当时顺德仙庙又名光华观。位于禽爬岗(旧称华盖山)南半麓,升平街与隔岗大街交接的仙庙巷,依山构筑。建于清咸丰年。供奉吕祖等“仙人”神像,故名“仙庙”。创建以来,香火鼎盛。附近为清代大良七洞八景之一的清阳洞。因环境清幽,绿树成荫,并有两棵三人才能抱拢的大石栗树。有大批羽毛雪白、红咀的“仙鹤”栖居书上,清晨外出,傍晚投林,鹤鸣之声可传数里。仙庙于1982年扩建隔岗小学时拆毁,后来成为今天大良祥胜小学校址的一部分。


04 老糠围


  “老糠围”是在容桂海尾的合德和合胜前面的小围堤,它的名字以“糠泡在水中,不沉于底”得到,寓意其即便被水淹过,却从未崩坏过。


  原来的“老糠围”,现在是金坊集团厂址。对于一个历史上不断抗击水患的水乡地方,不沉于底这个愿望显然是美好的,老糠围的确也不负众望,不曾崩坏,但这个结果可不是简单地因为它名字取得好,而是因为人们为了抗击水患保卫家园,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对它进行固堤护围,不断修缮而得到的。


05 海尾糖寮厂


  你知道什么是糖寮厂吗?就是生产片状蔗糖的小厂、土法榨糖的工场。


  原来的“糖寮厂”就是现在广胜那一带的某处厂房。海尾地处桂州外村,是最先种植甘蔗的区域之一,蔗源丰富,随之而产生制糖作坊、工场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当时海尾的制糖工场所在地就以“塘寮厂”命名,这个地名至今还留在老一辈人口中,不过也即将要消失了。




渔人码头灯塔(摄/顺德城市网摄影俱乐部“梁平凡”)


06 海尾灯塔


  当时那位挂灯老人,每晚挂上煤油灯。


  原来的“海尾灯塔”,现在是合胜那一带的某处厂房。过去顺德的交通以水路为主,很多村庄四周环水,出行主要靠“扒艇”,有许多像海尾灯塔那样知名或不知名的小灯塔,照亮着世世代代顺德人行走的路,燃点着人们心中的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顺德的灯塔自然而然地,逐渐消失,湮没在尘土之下。


  来源:编辑整理

  编辑:李晓华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官绅互助,看“贵族”是如何KO“黑社会”的
下一篇:争议不断!这位风云人物真是“一言难尽”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