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文化 > 本土佳作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忆龙圩:留在大码头的那段记忆


今年几度回龙圩,曾经想到街上转一转,但是来去匆匆,也可能有一种古人说的“近乡情更怯”的心情,虽然住了两个夜晚,犹豫再三,还是没有出街。我想,如果把记忆中的龙圩比喻做一位早年或者少年的相好,我估计我,是怕今天再见,细看的时候,突然发现容颜已改,不复旧时模样了。所以,我宁愿先写写我记忆中的龙圩,让文字保留一座小城的美好吧。

         

写到龙圩,总会想到忠义街口的大码头和大榕树。实际上,去年和前年春节,我都先后去看过大码头和大榕树。可惜,因为修了防洪堤,更因为水上交通的退出,大码头往日碧水汪汪,舟楫来往的情景,早已经变成了遥远的记忆。


大榕树虽然还在,但是已经不再枝繁叶茂。站在树根,飘来的是防洪堤外刺鼻的尿骚味。加上防洪堤里边,一排都是卖鸡的摊档,鸡屎味夹杂饲料的腥味,大码头与大榕树早已经美好不再。


记忆中的大码头与大榕树,可谓实实在在的龙圩地标。大约是1973年,我由隔壁的定森(他在氮肥厂工作)带着,第一次搭拖拉机,从人和转坐客船到龙圩,探望早年被卖到龙圩的十叔。飞跃客轮从龙潭峡下来,再往前开大约几十分钟,开始鸣笛,期间隐约看到远方水面上浮动着一棵大树,大树旁边有房屋和竹林掩映。定森告诉我:那就是龙圩的大码头。客船靠近大榕树码头的时候,有一艘驳船开了出来。驳船的柴油机突突突的叫着,一个水手手挽粗绳索,做出随时准备往大船抛过来的样子。后来绳索真的抛过来了,驳船和客轮被绑到一起,两船相碰的时候,一大波江水哇啦的一声,泼了起来,浅到了我的身上。一位维持秩序的服务员看到我湿漉漉狼狈的样子,关心地问我:打湿了衣服啊!不知道为什么,她这样一声可能是不经意的问候,让我马上对龙圩这个地方,特别对大码头这个地方充满美好记忆。


之后我到龙圩读书、学画、教书、坐机关,前前后后在生活了大约六年,无论是从上游的人和街坐船下来,还是从梧州的牛屎码头逆水搭苍交上来,几年间,记不清自己在这个大码头上上落落,到底有几个来回?只记得,六七月江水上涨,下了码头,踏上跳板,轻轻松松就可以上船,去梧州,船费是两毛五角。冬天,江水浅了,码头下边有一个一个水泥趸船,搭着一块一块跳板,弯弯曲曲,往江上延伸。


有时候抱着孩子,刚刚赶到码头,看到江中的苍交船的烟囱已经冒烟,发动机突突突叫着,船已经在掉头,船尾卷起一圈一圈的漩涡。当然赶不上了,这时候只好在大榕树下叹息一声,默默等下一班船。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四十分钟。由于水位时高时低,这个大码头也催生了龙圩一个行业:码头搬运业。当时有龙圩搬运社,是集体单位,那一间屋子就在码头边。我来到龙圩的时候,发现码头旁边有两条伸到江里的轨道,轨道上各有一辆铁架的板车,用滑轮控制,每天滑上滑落,拉货船上的一些货物。我1985年结婚,几件简单的家具(床和衣柜)是在梧州读书的地方(东正路教育学院)做的。在梧州,和同学用板车把家具拉到牛屎码头,放到苍交船上。到龙圩,借用了码头旁边的滑轮车,把家具拉到了岸上。九十年代初,有两位朋友在大码头附近的单位工作(外贸局、交通局),他们都住在单位的宿舍,更有朋友在码头附近开了一个炒田螺的档口,好几次在大码头附近,或者是朋友的家里,或者是朋友的档口,一个晚上喝酒猜码。我的烟火人生,留下大码头的那段记忆,热烈而且充满激烈酒精味。



作者|覃炜明

编辑|小于一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女人应有的样子:窗前有明月,衣袖盈暗香
下一篇:寻访勒流古村:富裕村有多富?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