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提升原创音乐剧《香云纱》。(区文艺中心供图)
近日,一场最in最具中国风的新年音乐会在顺德演艺中心奏响,来自大良的音乐爱好者李先生全程跟着拍子轻轻哼唱,“听了一个晚上的好曲子,感觉春回大地,心情愉悦。”而几天前顺德新年音乐会上顺德大剧院广东音乐曲艺团呈献的粤韵曲艺还在这里缭绕,文艺志愿者文艺晚会的多彩表演似乎还在眼前。
对于顺德市民来说,享受这样的文化盛宴已经不是什么奢侈的事,而每每活动取票信息一推出立即抢空,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了。
2018年,顺德区文化艺术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勇于创新创造,积极承办省市文化盛事,推动全区文艺工作继续繁荣发展,获得社会的广泛好评。
文化融入寻常百姓家
在今年“佛山韵律·舞动全城”佛山市广场舞展演上,来自乐从舞蹈队的吴建英很是享受这样同乐时光,她感慨道:“这些年,身边跳广场舞的越来越多了,费一番功夫还上不了场呢!”从2012年开始,区文艺中心着力打造的“幸福顺德百姓舞台”顺德区广场舞健身活动至今已成为佛山市广场舞展演的重要内容。
这只是文化融入寻常百姓家的缩影。2018年,“文明顺德-基层文体嘉年华”开展文化活动达到373场,文艺培训192场,遍布十个镇街,深入村居。其中 “百场公益演出进基层”107场、“百场精品舞台艺术演出”110场、“百场文化公益培训进基层”153场。“金秋粤剧巡演活动”共开展15场演出,而“周末艺术现场”室内演出吸引了6000多人次观赏,同时深入11个美丽文明村居,举办的主题鲜明、观赏性高的音乐晚会吸引市民超过2.2万人次,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区文艺中心还举办具有顺德特色的艺术展览,包括美术展、摄影展数十场。
“目的是让更多市民能够观看、参与越来越多的文化活动,接受文化艺术。”周本波认为文化是群众性的,群众文化素养也是可培养的。因此近些年中心不断地增加活动场次,并将服务对象从少数文化精英工作者、部分群众文艺爱好者向全体公民扩展。顺德区文化志愿者队伍4451名志愿者全年开展400场服务,并承担了“百场公益文化艺术培训”。
这在区文艺中心与顺德城市网联合开展的“顺德市民文化需求调查”中得到有力的印证,几乎100%市民表示“参加文化活动更容易,内容也更丰富了”。对此,周本波也表示,将以该报告为参考依据,制定文化工作计划。
周末艺术现场美丽文明村居行活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11个美丽文明村居。(区文艺中心供图)
品味生活触手可及
有下里巴人,更有阳春白雪。以前,顺德市民都得跑到广州、深圳看一场音乐会、交响乐、话剧等,但是现在在演艺中心,这样的高雅文化也并不少见了。
广东省流行钢琴顺德之夜、“挥洒人声”专场合唱音乐会、浪漫主义芭蕾巅峰之作《吉赛尔》、中国交响乐团呈献的新年音乐会、爵士音乐节、杨丽萍《平潭印象》等相继与顺德市民见面,市民觉得自己的品味也提高了。
近六年来,区文艺中心组织、上演国内外优秀剧目的数量逐年增长,演出种类日益多元化,囊括了舞台剧、芭蕾舞、儿童剧、话剧以及各类音乐会等,吸引了近60万人次观众。同时,积极组织队伍参加各级文艺赛事,获奖无数,较好地提高了顺德文化对外影响力。如广东省2018“我最OK”全民才艺大比拼项目文艺中心获优秀组织奖。2018第四届广东省曲艺大赛顺德摘得一等奖4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获“佛山韵律·舞动全城”2018年佛山市广场舞总展演金奖等。
值得一提的是,区文艺中心越来越注重优秀作品创作。区文艺中心倾力打造的原创音乐剧《香云纱》被列入广东省文艺创作生产重点选题规划(2018-2021)、广东省繁荣发展文艺创作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佛山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2018年10月在顺德演艺中心大剧院进行了试演。2018年,区文化艺术中心受区文化体育局委托继续组织文艺精品评审,共评出32件精品扶持项目,2件精品资助项目。
文化共建,更具生命力
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事实上,文化共建是区文艺中心一直坚持走的路子,通过带动企业、镇街、村居、学校等多主体,实现全民共享。
2018年,区文艺中心更加注重与镇街联动,“以文艺促党建”,以指导单位或主办单位、支持单位等形式共同打造“一镇一品”文化品牌。如大良中法文化之春、均安“广东省曲艺明日之星选拔赛”、北滘“仲夏音乐节”、陈村梦想SHOW、容桂文体艺术节等,还与广东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有限公司党支部及沙滘社区党委开展“三结对”活动。同时,大力扶持本土文艺组织,提供舞台和出演机会,逐步盘活了文化艺术资源。
企业是重要的参与主体。近六年,美的、碧桂园、华侨城、万科等10多个品牌企业均支持过文艺中心的大型演出,粗略统计共吸收社会资金超2000万元。2018年区文艺中心更是创新性地携手顺德青年企业家协会,打造了全年的文化艺术节。
顺德区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陈浩然认为,顺德民营经济和文化艺术是两大城市品牌,企业与文艺中心合作实现双赢,既扩大了双方的影响力,也为共建顺德文化出一份力,一举多得。
走出去引进来,同样是重要的资源整合思路。区文艺中心与南海紧密合作,开展以“新时代 新生活”为主题的顺德·南海文化合作共融交流展演系列活动,为市民送上20台舞台精品演出;并与南沙、番禺等地联动开展艺术展览、文化交流等活动,实现互通有无及输出顺德文化的目的。
“三个一百”文化惠民进基层持续开展。(区文艺中心供图)
改革能量,顺德出经验
文化,正默默浸染着这座制造业城市,产生这喜人变化的背后是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的改革产生的能量。
2012年9月,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作为法定机构改革的第一个试点开展调整,至今中心实现了三大转变——从以“管办合一”为主逐步向“管办分离”为主转变;从以“组织活动”为主逐步向“管理运营为主转变”;从以“行政指导手段”为主逐步向“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转变。
2018年8月,在佛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汇报会上,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组重点提到“顺德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以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为试点探索法定机构改革的经验。
作为一线实践者,周本波则认为,之所以顺德文化能够带来社会认同度,是因为文艺中心试点改革是文化事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利用数字化等普及全民艺术,同时立足本土特色,通过扶持和发展本土艺术团体和爱好者,传承和发扬顺德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文化建设整体处于较好的发展态势。”
顺德·南海文化合作共融交流展演系列活动。(区文艺中心供图)
■对话
2019,以更强烈的文化追求前行
2019年,顺德文化又将给人们带来怎样的享受,区文艺中心又有着怎样的动作,周本波已成思路。
深入基层,打造一镇一品
顺德城市网: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也是顺德区重点关注的,从文化层面,文艺中心对此有何思路?
周本波:2019年通过文化做好宣传,是中心的重要内容。针对乡村振兴计划,我们将着力打造“一镇一品”,加大与镇街的合作,整合资源,将区一级人才资源分享至镇街,把涵盖精品演出、文化培训等“三个一百”做大做强,建设美丽村居。
同时,加大力度开展文体嘉年华活动,让文化充分走进基层,实现十个镇街的各村居、企业、学校全覆盖,提高顺德市民的文化普及率,提高市民文化素养。
打造精品,树立品牌
顺德城市网:精品优秀文化一直也是区文艺中心努力的方向,在新的一年具体有哪些计划?
区文艺中心:确实,在文化群众普及性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多成效,近两年我们也开始着重并着手精品优秀作品的扶持与打造,新一年将我们加大精品创造的力度,打造“Created in Shunde”,树立顺德文化品牌,比如推出顺德原创粤剧作品。
同时,着重打造纯精品,比如举办少儿花会精品演出。此外,还要利用演艺中心的资源,引进国内、乃至国际的优秀剧目,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区文艺中心积极组织队伍参加各级文艺赛事和展演。(区文艺中心供图)
走出去请进来,做强自己
顺德城市网:在对外合作方面,文艺中心将加强哪些做法,又将增加哪些做法呢?
区文艺中心:2019年我们继续注重“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工作,目前文艺中心已与粤港澳大湾区以院线联盟、馆战联盟和入市区联盟等方式合作交流,大力弘扬顺德文化,让顺德文化“走出去”。
同时继续开展“周末艺术现场”,进一步走进南海,把南海的优秀文艺项目“请进来”,与南海无缝对接,此项目在全市,乃至全省起到引领作用,并获得省、市各级好评,因此下阶段将加大与南海的合作,把这个品牌做成样板。
人才计划,支持文化追求
顺德城市网:人才是文化发展的最重要支撑,在人才培养上有怎样的计划?
区文艺中心:“人才计划”也是区文艺中心的下阶段计划,区文艺中心下阶段把工作重心放在青少年的文化培育上,加强文化基地的培养力度;以及发挥文联协会的作用,普及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和精品文化,组织适合市民的文化活动,实现“文艺中心出菜单,市民来点菜”的模式。此外,高规格、高档次文化培训也会空降顺德,届时将对顺德各级文化骨干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文化工作者的水平。(陈姿桦)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