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翔
作为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文学批评似乎远离了普通公众的视野。它们或是化身为高头讲章,仅仅作为“学术成果”,流传于学院内部;或是被出版商包装成各式各样的书评或“软文”,充斥报刊网络。然而,不可回避的是,文学批评本身具有的功能——助益于作家,服务于读者,正在逐渐丧失。
文学批评影响力萎缩
“现在好的批评难觅,快评、浅评、乱评、滥评、网评、报评、圈评、商评随处可见,把读者搞晕了,不知道该听‘豆瓣’还是该听‘新浪读书’,该信批评家的还是信‘微博达人’的。”《北京文学》副主编师力斌对记者这样描述。
当下,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遭遇了严峻的挑战。无视、甚至蔑视批评在创作界几乎成了一种时尚,很多作家放言:“我从来不看关于我作品的批评。”甚至傲言,批评家根本不懂文学。而普通读者更是对文学批评敬而远之。
当前文学批评数量上的繁荣难掩其批评效力的式微。青年评论家杨利景说:“近些年来,文学批评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文学批评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每年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出来的文章不计其数;另一方面,文学批评的作用力、影响力却在日益萎缩。”
文学批评“病”在哪里
“如果你没能力把一件事越说越清楚,那么,至少不要把一件事越说越糊涂。”在澳洲华人作家、评论家黄惟群看来,“当今文学批评大多是些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许多评论家不是用心去感觉体会作品,而是将学过的理论、术语当眼睛,努力在作品中寻找印证,用学过的理论去套作品。”
在上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的语言大多还是鲜活的,不但读者喜欢,被评论者自己也喜欢。而今天的批评文章,在中国小说学会会长、评论家雷达看来,大多失去了独特的个性、鲜活的语言、质朴的直达要领的表达,把一些文章拿来对比,会发现面目相似的甚多,类似复制。“说到底,不是读者冷落了批评,而是批评用自己的行动拒绝了读者。”
师力斌认为,批评家的“阅读虚脱症”也是文学批评的病因之一。“由于不读或泛读作品,空发议论、敷衍成篇、东拉西扯的批评文章比比皆是。”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洪治纲则认为,一些批评文章的晦涩难懂、云遮雾罩等文风问题,实际上是批评者没有深入有效的个人思考,没有明确严谨的价值评判,于是,只好通过一些故弄玄虚的表述,掩饰苍白的思想。
文学批评要短、新、实
中国的文学批评传统,本来就是以诗性语言传达文学观念的文体。《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认为,今天恰恰缺少这样鲜活、灵动的批评,缺少作家与批评家“围炉夜话”的境界。“希望文学批评的文风也能朝着短、新、实的方向努力,真正成为文学事业生动活跃的一部分。”
评论家李敬泽认为,文学批评也需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贴近群众,让人家听得懂,这是讨论文风问题的第一要义。批评家的影响取决于他对公众的说服力,所以,文学批评要‘立志让人懂’。”
“我们不能抱怨、指责读者冷落了文学批评。”雷达说,“在今天这样多到令人眼花缭乱的作品面前,读者需要有见地的文学批评、敢说真话的文学批评、敢说‘人话’的文学批评。”
(编辑:若谷)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