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资讯 > 本土速递 > 时政速递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顺德这个基地争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融合典范



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向嘉宾介绍实验中心进展情况。


  4月9日,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佛山顺德)基地、香港科技大学-博智林联合研究院两大机构在广东顺德博智林机器人实验中心揭牌,探索企业主导、政府支持、高校共同推动的市场化创新模式,将借助“香港科技+顺德制造”的综合优势,专注机器人方向的企业培育和核心技术研发,以“顺德速度”落实湾区战略,争创湾区城市融合典范。

探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新模式

  随着香港科技大学、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佛山顺德)基地这个全新平台正式落地运作。双创基地将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优势、顺德工业制造基础,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共享创新创业资源,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和场地、资金、研发、试制、验证、生产等全方位服务,致力于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的示范区。

  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里一次全新的协同创新模式探索。双创基地由企业主导、政府支持,加上博智林机器人谷大平台和香港科技大学优秀团队共同加持,使得这种创新探索有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具体而言,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将发挥其市场、产业、资金等方面的优势,香港科技大学发挥其在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优势,顺德区政府则提供灵活的政策扶持及完善的配套建设。

  为支持双创基地建设,顺德区政府出台了包括场地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引进、研发资助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配套了创业投资、贷款风险补偿、融资租赁等金融扶持政策,其中引进博士以上人才可获超过30万的安家和薪酬补贴,引进创新创业团队最高可获800万元财政扶持,入孵企业最高可获500万元创业投资支持。

  此外,双创基地还将为入驻项目提供不同阶段的基金等融资渠道,并设立千万级种子基金,对于中初创期企业按5万—20万元的标准提供资金支持。近期内,双创基地将扩展至约6000平方米创新创业空间,后续将建成约50000平方米创新创业大厦,为推进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与技术储备,成为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推动更多港澳高校科研成果在这里实现转化。

  “这是港科大第一次和企业有如此紧密和全面的合作。”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史维介绍,港科大在科技创新领域卓有成效,联合研究院将作为港科大的教学实践基地,为香港科技大学师生开展机器人技术研发提供平台,并进一步鼓励和推动高校对中、上游基础科学的研究,而双创基地则可以让研发成果得到快速转化,从而形成科研产业化的完整链条。

  史维认为,借助这样的合作新模式,可以全方位地开发与转化港科大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和研究成果,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推动研发、鼓励创新和栽培人才。

  近几个月来,港科大多个科研、教授及学生团队“组团”到博智林机器人谷参观考察,希望了解国内龙头企业的布局和做法,将科研项目落到实处。史维介绍,在距离博智林机器人谷不到20分钟车程的广州南沙区,港科大正在加紧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南沙校区建设,届时将开设自动化系统、机器人、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材料、智能制造等专业。“这些专业与博智林机器人谷的合作相呼应,博智林机器人谷提供很好的实践教学和科研环境,希望我们的学生以后可以在这里实习,实现研发成果的转化等。”史维说。

  “希望通过双创基地和联合研究院,整合大湾区的综合优势和顺德工业制造基础,共享资源,将研发成果最快地转化为生产力。”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表示,人工智能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博智林机器人谷要像硅谷一样,让所有研究机器人的人才在这里集聚。根据专业咨询公司规划预测,随着博智林机器人谷建设不断推进,将引入全球顶级机器人专家级研究人员和团队,今后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人或将达到50万。

新时代“两家一花”助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40年前,通过大进制衣厂,港澳乡亲给顺德带来了项目和资金。40年后的今天,通过双创基地,为顺德带来的则是人才、创新和科研成果。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支持企业与港澳科研机构设立创新孵化基地,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更好的条件。顺德致力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区,正是落实湾区战略的生动体现,目前已经吸引了13个项目进驻。

  “建筑机器人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可以让科研得到最快速的转化。”由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研发部总监姚科主导的“建筑智能数据平台”就是入孵项目之一。姚科介绍,大数据时代使万物互联成为了可能,通过该平台可以将所有机器人的信息采集到云端,从而实现统一管理、智能调度、远程监控。同时,平台还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用于指导机器人后期的设计和改进。

  “智能数据平台在工业上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应用,如果不是和博智林机器人谷合作,我们也想不到智能数据平台在建筑行业也有如此广阔的应用空间。”姚科说,目前平台正处于研发阶段,目标就是要实现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网络化,未来通过一个手机就能实时查看工地上任何一台机器的作业情况,机器人一旦发生故障,还会自动远程报警。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先进材料研发部总监吕冬则带着港科大杨晶磊教授两个科研项目入孵,均与建筑机器人密切相关。“建筑机器人需要高空作业,楼板也有一定的承重限制,所以机器轻量化设计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带来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可以让建筑机器人减重50%以上。”姚科说,预计6个月内可以研发出样机进行测试检验,该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此前已在知名企业云洲智能的无人船上成功应用。

  “博智林机器人谷在机器人轻量化设计上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双方的合作正好发挥各自所长,这样的碰撞可以创造出更多创新成果,并快速进行转化。” 在姚科看来,和博智林机器人谷的合作是“1+1>2”的合作模式。

  姚科透露,另一个入驻项目“相变微胶囊技术”则主要应用于建筑墙体。“相变的温度是可以预设的,比如我们设定为25度,当室外曝晒时,它会吸收热量,这样热气就不会传到室内。当遇到寒冷天气时,它又能释放能量,让室内的温度更加均衡稳定。”姚科说,这项技术可以达到节能、隔热、保温的效果。

  依托双创基地和联合研究院,“企业家+科学家+现代产业园”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新模式得以不断深化。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物联网研发部总监高民带来了建筑工地室内室外导航解决方案。“机器人在室外作业时,通过传感器精准定位,实现无线运作。在室内则通过激光和视觉进行定位。”高民说,该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未来还将引入5G技术进一步探索研发。

★延伸阅读

政府服务的“顺德速度”,为项目建设装上“加速器”

  “博智林机器人谷项目每天都在发生巨变,顺德党政领导和企业家倾力干事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令人感动。这种干事创业的氛围,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在顺德做好科研工作。”当见证双创基地和联合研究院双双揭牌后,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先进材料研发部总监吕冬由衷进行点赞。

顺德精神,提振项目落地的信心

  “在项目洽谈过程中,我曾两次与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见面,他对企业的关心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此外,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多次跟我说,你们白天想出来的新点子,我们晚上通宵都会给你做出来,一定让科研成果的产品呈现不过夜。由此可见他对机器人倾注之深。”吕冬说,顺德党政领导和企业家倾力干事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令人感动,特别是每次到顺德都可以感受到博智林机器人项目的飞速发展,这种干事创业的氛围让他更加有信心在顺德做好科研工作。

  在吕冬看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香港科技+顺德制造”的模式大有可为。“香港有多所世界知名大学,顺德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正好给高校科研成果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吕冬说,广深港高铁、深中通道的运行和推进成为湾区城市协同发展的“加速器”,使得香港和顺德的对接更加方便快捷。

  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副总裁朱剑敏介绍,顺德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政府对科技创新、智能制造行业的扶持以及政府服务职能的进一步优化,为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发展提振了信心。博智林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在机器人领域努力探索以“高科技+顺德智造”的双创基地示范样本。

  “我每周都会在广州和顺德之间往返,从香港西九龙乘坐高铁到广州南站只需40分钟,再从广州南站开车到博智林机器人谷大约35分钟,十分方便。”高民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香港科技大学鼓励师生创新创业,顺德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快捷通道。

  高民坦言,科研项目首先是从一个假设的应用场景开始的,和博智林机器人谷合作,相当于有了一个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的应用场景。“顺德的美食全国闻名,我对顺德的第一印象正是从美食开始的,以前经常到顺德品尝美食,项目入驻双创基地之后,我了解到顺德的另一张城市名片,那就是制造业。香港科技+顺德制造将形成良性互补。”

  姚科则表示,其研发团队的最终目的就是在顺德创业,除了和博智林机器人谷的合作之外,还将有更多的科研成果在顺德落地转化。

真情服务,项目建设见证“顺德速度”

  今年将实现机器人样机小批量生产;首期100平方米的工厂正在加工施工,预计再过一个月就能投入使用;办公楼今年6月底将投入使用,首期可容纳2万多人……短短8个月的时间,博智林项目进展迅速,见证了“顺德速度”。

  项目为王,加快推进。顺德区主要领导全力推进项目落地,除了和企业进行高频次、高密度的互动,协调解决项目存在的困难之外,还经常到一线推进重点项目进度。

  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副总裁朱剑敏说,“顺德速度”的背后是区委、区政府真情服务企业的写照。今年春节,政府部门还派出干部进驻工地,和工人同吃同住,现场协调各类建设问题。

  朱剑敏介绍,项目顺利推进,使得博智林更好投入产学研对接。“从项目打第一根桩开始,我们就成立了发展规划部,专门负责校企合作,目前公司已提交专利162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61项,实用新型专利101项。”

  得益于顺德 “一企一策”“特事特办”的服务和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政策红利,博智林首个工厂报建仅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拿到施工证。“政府为我们引进人才、研发、融资提供精准政策,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都会和企业家进行充分讨论。”博智林机器人谷建设指挥部指挥长马闫介绍,博智林机器人谷涉及4个村的村级工业园改造,顺德拟用省“先行先试”的政策帮助企业,让项目有更好的投资环境。(顺宣)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学无止境!顺德环保人齐学习共进步
下一篇:助力乡村振兴,顺峰社区成立党群先锋队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