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的顺德,绵绵细雨更添肃穆。
城网君走访发现,大良西山岗革命烈士纪念碑和北滘西海抗日烈士陵园迎来祭扫高峰,市民自发以鲜花寄哀思,用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在纪念碑前,人们追思先烈的丰功伟绩。
4月5日上午9时许,春雨淅沥中的西山岗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市民梁先生正俯身对两个孩子轻声嘱咐:“这里是英雄安息的地方,我们要保持安静。”尽管天气不佳,但仍有络绎不绝的市民手持素菊,在雨中静静瞻仰。
“特意选在清明节假期带孩子们来,就是要让他们明白祭奠英烈的意义。”杏坛市民苏先生牵着两个孩子的手,将鲜花郑重摆放在纪念碑前。据悉,苏先生已连续三年坚持带孩子祭奠英烈,用行动传承家国情怀。
亲子家庭向革命先烈默哀。
在西海抗日烈士陵园,道先生父女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在纪念碑前默哀后,又走进抗战文物陈列馆细细观摩,孩子专注的眼神里闪烁着对历史的敬畏。
施先生是一名退役军人,他带着两个儿子从容桂来到西海抗日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希望通过聆听英雄故事、参观烈士遗物,让孩子们完成一场与英烈的跨时空对话,用心体会着先辈们炽热信仰与时代强音,燃起对英烈的敬仰与缅怀之情,感悟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用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据西海抗日烈士陵园馆长梁卓华介绍,该陵园是为铭记“西海大捷”这一重要抗战胜利及牺牲烈士而建,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每年清明期间,陵园都会迎来祭扫高峰,今年清明当日最高峰时段每小时接待量突破500人次。
孩子致敬英雄。
为做好祭扫接待工作,西海抗日烈士陵园提前启动准备工作,通过线上招募28名志愿者,并开展岗前培训,涵盖纪律、历史讲解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希望通过周到细致的服务,让每位前来祭扫的市民都能感受到英烈精神的传承。
市民群众参观抗战文物陈列馆。
北滘中学高一学生关皓桐是西海抗日烈士陵园志愿者队伍中的年轻面孔。这位少年在4月4日至5日连续服务两天,为祭扫群众提供引导和讲解服务。“去年成为西海抗日烈士陵园的志愿者后,每一次服务都让我对这段历史有更深的理解。”关皓桐说,今年虽然缺席了家族祭扫,但家人却给予了全力支持。“家人说,服务烈士陵园就是最好的清明祭奠,更有意义。”这个阳光少年笑着说,眼神中透着坚定。
编辑:钟柳梅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