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至22日,“历史薪火·青春同行”文化之旅活动在顺德举行,80名裘锦秋中学(屯门)香港青年共同追寻抗战足迹,增强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
本次活动由香港传承基金会、香港顺龙仁泽基金会主办,顺德区内地港人联谊会、顺德侨界青年联合会协办的,紧紧围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迎接十五运会等主题,回溯百年强国梦,以激扬的青春旋律唱响奋进正当时的进行曲。
游览英雄城,传承英雄志,开启初体验
80多年前,北滘镇西海村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最早成立的抗日游击基地之一,其中广为传颂的就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斗——“西海大捷”。“西海大捷”是顺德“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团的首站便来到西海烈士陵园,向烈士敬献花圈、默哀至礼,并瞻仰参观纪念馆,继承发扬革命的光荣传统。
青年们还在青少年军校训练基地,分组体验战术射击、战地急救等项目,零距离沉浸式体验军人生活,在模拟战场中理解“国无防不立”的深刻内涵,在互动中传承红色基因,以“体验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接受红色革命洗礼。
穿越时空,向传统致敬,与历史对话。
尊崇英雄才能学习英雄、争做英雄。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97岁高龄的开国将士、区内地港人联谊会执行主席孙凌峰的外公——萧享少校来到现场,在容桂火车头时光旧物仓与青年们共同回忆烽火岁月中浴血奋战的往事,并向前辈致敬。萧少校是原东江纵队第三支队的老战士,22年从军经历,共参加卢村寨阻击战等126场战役,立大功3次,并被评为四级战斗模范。
“当年我们很穷,吃野菜,吃野草,没饭吃,在战场上什么枪都用,靠的是信仰照亮前路。”萧少校勉励青年,生逢盛世更要珍惜机遇、好好读书,做对国家有用的人,为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萧少校还与女儿、外孙、重孙子四代同堂,其重孙子更身着军装用稚嫩童声朗读太公的抗战事,让在场青年触摸到一个家族的热血记忆。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这场跨越代际的传承对话,让在场青年们深受动容,纷纷表示,这些真实的历史触摸、接地气的历史对话,远比课本更震撼人心。
追寻红色足迹,永续同心情谊,汲取奋进力量
作为顺德区台港澳事务局“凤韵同心行”品牌活动之一,本次活动创新采用“历史场景+沉浸体验+代际对话”模式,得到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务局、香港保安局等部门大力支持。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更是以视频形式,寄语香港青年们要把握机会、学习历史,以传承和发扬孕育于抗战精神中,不畏强权、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香港警务处保安部高级警司罗树培也与青年们现场分享心得体会。
香港顺龙仁泽基金会主席,顺德区侨界青年联合会会长蔡永玑也亲临现场表示,本次活动希望在让香港青少年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都是英勇烈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要以先烈为榜样,发扬革命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创新。
“我们一贯支持和热烈欢迎港澳台、海外青年常来顺德,亲身实践、学习感悟历史文化,努力练就本领能力,为国家发展做最大的贡献。”顺德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伟沛寄语青年们,“铭记历史”才能放眼世界、“德才兼备”才能立足当下、“家国同辉”才能成就梦想。
今年以来,顺德区台港澳事务局不断深化顺港澳经贸、文体交流合作,先后在港澳两地举办新春团拜活动,赋能教育、医疗等领域发展,努力将港澳台和海外爱国人士促改革、谋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同时,注重以球为友、学术共融、文化寻根,传承发展咏春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顺德港人组队参加佛山50公里徒步等重大活动,顺港澳台一家亲,呈现出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良好局面。
未来,顺德还将重点推动顺港澳台侨青少年互动交流,以历史文化和红色资源为纽带,创新打造特色农文旅商考察研学路线,探索建立海外新侨联络服务阵地,积极搭建各地青年心灵相通的桥梁,引导青年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帮助海内外顺德华侨华人增进对祖国的了解和认知,厚植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
编辑:江晓晴
来源:顺统宣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