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下午5时许,持续两个半小时的顺德南海产业供需跨区对接会结束,本应散会的会场却热闹起来,众多企业抢抓对接机会,展开深入交流,久久未离场……“多么可喜的一幕!这是对接会效果的最好呈现。”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欣慰地说道。
顺德首创的这场跨区产业供需对接会“回响”嘹亮如歌。
2月27日下午,“2025年顺德南海产业供需跨区对接会——工程相关新材料、绿色节能和机器人产业专场”举行。
当天下午,“2025年顺德南海产业供需跨区对接会——工程相关新材料、绿色节能和机器人产业专场”在位于陈村的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简称华工科技园顺德创新园)举行,会上,华运通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松恒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宝福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佛山道善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四家供给方企业携多项前沿技术亮相,共同探索产业链协同发展新路径,多项合作达成现场签约,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活动由佛山市中小企业服务局指导,顺德区经济促进局、南海区经济促进局、陈村镇政府联合主办,顺德区产业园发展联合会承办,吸引了市政建设工程领域50余家优质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参会。
精准对接促产业联动
活动现场“供需”两旺
活动以“产业交流供需对接 激发经济内生动力”为主题,通过技术推介、需求发布、互动交流及签约合作四大环节,搭建起市内企业跨区供需对接的高效沟通桥梁。
莱茵科技园作介绍。
华工科技园作介绍。
会上,来自陈村的莱茵科技园、华工科技园分别介绍了园区发展情况,并就建设供需对接长期工作机制作出解读。华运通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松恒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宝福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佛山道善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四家供给方企业,围绕“高性能沥青材料”“微纳米纤维素增强混凝土”“固废资源化利用”“智能施工机器人”等核心技术进行了重点展示。
华运通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介绍。
广东松恒科技有限公司作介绍。
介绍中,四家供给方企业亮点不断:华运通达科技集团凭借高韧超薄沥青技术,服务港珠澳大桥、白云机场等国家级工程,其超薄路面技术可降低施工成本30%,延长道路寿命50%;广东松恒科技全球领先的微纳米纤维素技术,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升100%,助力绿色低碳基建;广东宝福嘉环保科技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可将含水率降至45%以下,已应用于云南市政污泥制砖项目,实现“变废为宝”;佛山道善智能机器人毫米级精度的智能划线机器人“小涂Q5”,施工效率达人工6-8倍,已在小鹏、大众等40余个工厂落地……无不为与会企业在技术升级、合作共赢等方面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广东宝福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介绍。
佛山道善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作介绍。
活动互动环节,来自顺德、南海区的市政建设工程企业代表现场提问,就技术应用场景、成本优化等展开深度探讨,现场气氛热烈,不少企业表示,此次对接会给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带来“科研创新”的新思路。
互动环节,参会企业展开深度探讨,现场气氛热烈。
此外,企业还就政府搭建平台、优化政策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期待,希望市场要素自由流动更加活跃,真正释放企业活力。
会后,“供需”双方企业作了进一步的深入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会后,“供需”双方企业作了进一步的深入交流,期待在技术创新的浪潮中,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最终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多项合作签约落地
政企协同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活动高潮环节,四家供给方企业分别与市政工程领域需求方达成合作意向,并现场签署合作协议。签约项目涵盖道路材料升级、环保技术应用及智能施工设备推广等领域,标志着佛山市政建设工程产业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落地的全链条协同迈出关键一步。
现场签约。
其中,广东雄辉市政公用工程有限公司与华运通达科技集团现场签约,未来将进行技术战略合作,探索应用高韧超薄沥青技术,进一步增强沥青道路的排水性与降噪能力。广东雄辉市政公用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必挺表示,此次活动为企业搭建了交流互动、与前沿科技“面对面”的平台,未来期待有更多创新技术能与本土企业“牵手”落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签约达成的不是简单的合作关系,而是从研发到应用再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度绑定”,将有效推动跨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企业间技术互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顺德区经济促进局提出,希望企业以此次对接会为契机,加强技术互通、资源共享,共同攻克“卡脖子”难题,以数字化、绿色化为抓手,推动市政建设工程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同时,期望政企同心协力,打破区域壁垒,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顺德乃至整个佛山经济的内生动力,帮助企业从对接走向合作,从签约走向共赢,从技术领先走向市场领先。
深入调研架桥梁
跨区对接搭建“超级链接器”
据顺德区经济促进局副局长海玉宝介绍,此次跨区供需对接活动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源于市、区各级领导及顺德各政府单位在日常走访优质中小企业深入调研中就已“呼之欲出”的决策。
会场上区经促局和众多企业分享了活动“源起”——四件彼此独立又互相关联的政企互动案例:
2024年11月初,佛山市政府主要领导到顺德调研企业,走访了华运通达,作为建筑新材料领域的小巨人企业,华运通达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给调研组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年,顺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潘伟华提出把人才工作和企业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区委组织部、区经促局、区科技局、区人社局等机关和几十家企业逐一深度交流中,松恒科技介绍了微纳米纤维素的成果,并提出企业成长最需要的是场景应用和市场开拓。
而2024年年底,顺德区人民武装部政委艾兵和区经促局开展国防和产业融合的系列调研工作,在和雄辉市政交流的过程中,介绍了华运和松恒的信息,企业负责人非常感兴趣,几次询问具体情况。“这深深触动了我,说明企业之间的信息互通是多么的宝贵,而我们经济部门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海玉宝介绍道。
此外,佛山市中小企业服务局2024年的年终工作总结会议提出“服务企业要聚焦服务企业的发展诉求”,当天顺德和南海就达成了共同举办跨区产业对接活动的合作意向,春节前后双方策划、联络、安排、落实跨区对接会的各项内容。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顺德区经济促进局了解到高速增长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强大的供给侧能力,但在找市场、找场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与此同时,部分传统产业企业迫切需要新产品、新技术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需求侧。若能为上述供给侧和需求侧企业精准匹配解决供需对接问题,将为佛山经济提升带来巨大的内生动力。
此次顺德首创举办跨区供需对接活动,正是政府对顺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深度服务,为企业找市场、找场景,是对梯队培育优质中小企业的务实举措和创新做法,也是政府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扮演“超级链接器”的生动实践。
激发经济内生动力
打造永不落幕的“供需对接会”
此次对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供需双方创造了直接合作机遇,更彰显了佛山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决心“再造一个新佛山”,为佛山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佛山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副局长郭志波表示,本次活动是佛山市首次举办市内跨区供需对接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活动进一步联结了佛山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打破了区域壁垒,促进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这种紧密的联结对于激发佛山经济的内生动力至关重要。
郭志波指出,顺德区在企业服务工作中展现出了强烈的探索精神、首创精神和主动作为精神,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引领,积极探索企业服务的新模式、新路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市中小企业服务局计划把这个模式推广到全市并长期开展,打造永不落幕的“供需对接会”。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顺德区经促局始终以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为己任。近年来,顺德区经促局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要素保障等措施,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拓展市场空间。后续,顺德区还将以“一月一主题”的形式持续安排跨区供需对接活动,通过技术展示、需求发布、深度对话,推动跨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供需对接,为产业链注入更强动能。
编辑:李素芳
视频来源:活动主办方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