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我们推出《城网视点》评论栏目,表达城网及关心热爱顺德的网友对顺德发展、建设的点滴思考与建议,对顺德的每一个进步鼓与呼,为顺德的每一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希望为这座城市的更加美好贡献我们共同的智慧。
□鱼鱼
近日,广东省出台新规明确,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这一新规,看似只是课程表的调整,实则是对教育本质的一次重要校准。在“小眼镜”“小胖墩”逐年增多、心理问题低龄化的当下,这项政策不仅关乎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更折射出教育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思考。
笔者了解到,早在去年,龙江就作为顺德区的试点,先试先行,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让孩子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顺德正式提出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2月14日,顺德开学日当天,各校也都纷纷“动”起来,融入许多运动元素的开学仪式感……顺德掀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高潮”。
而更重要的,当体育课变为每日必修课,改变的不仅是课时量,更是教育价值的认知升级:跳远的奋力一跃、篮球的战术配合、长跑的咬牙坚持……这些场景中蕴藏着书本无法替代的生命教育,体育教给孩子的不仅是运动技能,更是抗挫折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对规则的敬畏。
而政策落地面临的实际困难不容回避,除了专业体育教师的缺口较大,家长担忧“耽误学习”、学生应以学业成绩为重的观念也还存在不少。要让每日体育课真正释放价值,需构建多方协同的支持体系:
首先,教育评价必须“动真格”,将学生体质数据纳入学校考核,从根源上扭转“重智轻体”的倾向;另外,师资扩容也是关键,各学校应因地制宜进行体育教师的招聘,这过程是否可以考虑招募退役运动员、健身教练进校园?用弹性方案缓解资源紧张。再者,凝聚家校共识也是重中之重,对家长开展正确引导和心理担忧的疏导,让家长意识到运动有时候会成为提升学习效率的“秘密武器”。
笔者始终认为,教育不是将人束缚在书桌前,而是帮助其成长为完整的人。每天一节体育课,是给成长多一种可能,也是给未来多一份准备,当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的身影成为校园常态,我们或许会发现:强壮的身体与充盈的心灵,从来都不是单选题。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