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我们推出《城网视点》评论栏目,表达城网及关心热爱顺德的网友对顺德发展、建设的点滴思考与建议,对顺德的每一个进步鼓与呼,为顺德的每一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希望为这座城市的更加美好贡献我们共同的智慧。
□亦喋
一个个整齐的方阵,一声声激情的呐喊。在初入冬天的11月,顺德开始掀起校园运动会的“狂热之风”,一场场激情洋溢的校运会相继在各个学校开展举办。
校运会的举办更多是引导青少年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激发青少年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但当前大家对校运会的关注点开始“变味”,更多的是关注校运会开幕式的展演形式,而作为主体的竞赛运动渐渐地被大家淡化,这在笔者看来未免有些“偏航”。
为此,笔者认为,将校园运动会的主角“还给”运动本身至关重要。
从国家修订的法定条律上也不难发现,校园运动会的开展初衷就是让青少年参与运动中,而不是过多地关注开幕式上的展演。开幕式只是校园运动会的点睛,其本身更应该回归到“运动”二字上。
当前,新修订的体育法将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将举办校园运动会作为推动青少年体育和学校体育发展的一种方式,通过集体竞技的方式激发青少年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促进青少年健康、全面地成长。
因此,在学校层面出发,可以在校运会的开展形式上下功夫,将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运动会当中,设置相应的特色运动,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又能在达到运动锻炼的同时传播相应的文化,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特色运动项目的开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会相应地提升,其关注的重点也将从开幕式转移到项目的参与上。
同时,家长作为青少年家庭培养的重要“教师”,在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意识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校园运动会的开办中,应积极引导孩子参与进运动项目当中,而非一昧地在孩子开幕式表演上“砸钱”,这非但不理智,也忽略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发展。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