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资讯 > 本土速递 > 时政速递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刘德剑:“司法蕴德,青天执剑”,做法治路上的追梦人


  编者按: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弘扬英模精神,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结合实际,顺德从政法系统中选树了一批忠诚履职、爱岗敬业、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惩恶扬善、服务人民的政法英模和先进典型。顺德城市网特别推出“致敬政法英模 汲取榜样力量”系列报道,激励政法干警坚守初心使命,争创一流业绩。


  一双透着笑意的眼睛,言语中满含着亲和力,这是城网君初见刘德剑的印象。


IMG_3751(1)_副本.jpg


刘德剑从事法治工作已15年


  距离他踏进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的大门,已过十五载春秋。从书记员、审判员到一级法官,是他在法治之路磨砺淬炼中的成长。他就是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的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刘德剑。被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记“个人三等功”一次,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记“个人二等功”两次……都是刘德剑在用勤勉诠释着公平与正义。


新机制

内部优化,攻坚“执行难”


  “解决执行难的问题,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帮群众解决困难,让群众少跑路。”刘德剑透露,想要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困难,就必须对内部进行优化,除此之外,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诚信社会,需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一起编织社会的诚信网,“我们最高人民法院推行了失信人限制消费的机制,那我们就应该要让它落地生根,各个部门联合起来,让失信人在社会上无法行走。”刘德剑说道。


  讲起在执行工作中感触最深的案例,刘德剑的思绪飘回到2018年,“我那年办理过一个恢复执行的案件,案件本身是2008年的旧案,当年因为机制和体系的不健全,导致没有调查到被执行人有财产。2018年以后,随着体系和机制的完善,查到被执行人有能力拒不履行的证据,并通过移送公安追究其拒执的行为,最终把案件执行完毕了。”刘德剑对此感悟很深,原来工作机制、社会体系对一个案件的影响如此大,如今,刘德剑也通过不断引进和推行新机制来提升执行工作效率,切实为群众带来了便利。


IMG_3783(1)_副本.jpg


办公室的文件已经堆成“小山”


新科技

扫除痛点,执行款缴纳更便捷


  “我们现在买东西直接扫码付款就行了,甚至去菜市场买菜,扫码就可以支付了,但是法院以前是没有的,当事人一定要去银行柜台交钱。”面对这个问题,在某些紧急情况下没办法收款,比如有的时候晚上扣押车辆,但银行早已过了上班时间,即便被执行人答应交款,也没有办法收,“银行下班交不了钱怎么办?我也不敢把车放了,如果我把车放了,对方不还款怎么办?”刘德剑回忆起多年前的一次出警,当时正值大年29,路上都是归家的车辆,在去广西的高速路上扣下了一辆车,被执行人正带着一家老小回家过年,对方经过劝说后很快同意交款,可无论是时间还是地点原因,都没办法当场缴纳收款,刘德剑说道,在执法中类似这样的特殊情况对群众造成了不便。


  如今,顺德法院依托E键送达系统,和相关单位联合开发二维码扫码付款和分账系统,一键生成印有案件子账号付款码的执行通知书、扫码付款后智能分账到子账号,并将案款数据自动导入相应案件的案款管理模块,最大化实现付款和入账的便捷。据悉,顺德法院是佛山首家支持二维码缴纳执行款项功能的法院。“现在扫码还款就像我们去菜市场买菜一样方便,每一笔案件的罚金都能直接进入到对应的案件当中,彻底解决了我们的痛点。”刘德剑笑着说道,“新时代的科技在进步,我们法院的执行工作也要进步嘛。”


IMG_3774(1)_副本.jpg


刘德剑在介绍机制资料


新力量

执调1+1,人民调解来助力


  据刘德剑介绍,在一起摩托车载客致乘客受伤的案件中,当时摩托车主和乘客均没有佩戴头盔,在公路上行驶时见到前方有交警检查,车主因紧张以致于撞上前面的大货车,导致乘客一级伤残。随后,车主被乘客家属告上法庭。刘德剑说到,这样的情况对于两位当事人来说都很不公平,一个是残疾了生活无法自理,一个是成为被执行人生活同样也无法继续开展。“像这样的案件,必要的时候会引入人民调解员介入,并予以司法救助。”刘德剑回答道,有的特殊案件,比如家庭纠纷,探视权或邻里纠纷等,会适当引入执调1+1的工作机制,通过搭建“法官+调解员”的多元解纷机制化解矛盾。


  以前,群众没有便利的渠道了解法院的工作和进度,对于此,刘德剑表示,法院与群众之间一定要有顺畅的沟通机制。2017年,刘德剑及其团队牵头推行“执行工作微信机制”,如今每位法官都配备了工作手机,开通了工作微信,运用现在流行的社交工具微信搭建好法院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广受群众的好评。城网君注意到,执行局门口放置了一块牌子展示每个执行法官工作微信的二维码,即便是没有展示出来的,在顺德法院执行网输入法官的名字就能找到对应法官工作微信的二维码。群众与法官进行线上沟通,节省了很多沟通成本与时间。“现在基本上在网上能够解决的问题,尽量都放到网上解决,不用麻烦群众来回跑了。”刘德剑说到。


新思路

“法理情”联合,柔性化解执行纠纷


  “我不愿意看到这些年轻人因为贷款而成为被执行人,未来还有大好的人生在等着他们。”近年来,很多年轻人因为不了解贷款的风险,自身无力偿还,被信用贷款“套住”,成为被执行人,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变成了“阻力军”。面对这一类被执行人,刘德剑经常是好言相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有一个案件是,一对夫妻离婚多年,孩子跟着父亲生活,几年以后,双方因孩子的探视权问题陷入僵持,孩子年龄尚小,如果强制带上法庭,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怎么办?“星期六的时候我约上双方,带上孩子一起去喝茶,双方坐下来看看孩子,聊一聊。”刘德剑回答道,像这样特殊的案件不能采取硬性的强制性措施,要用柔性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换一种方式,换一个角度,有时候也不失为一种技巧。



摆放在门口的指引


  “从业15年,我有7年在审判,8年在执行。”谈到在不同业务领域工作的感受,刘德剑表示,执行工作需要用更宏观的角度开眼看世界,有的时候会去其他法院学习经验,“只有我懂了,才能带着大家一起学习。”刘德剑致力于做好“传帮带”工作,平时同事们遇到疑难问题汇报后,刘德剑会和大家一起讨论对策,案件的常规检查以及信访办理化解,刘德剑都要亲力亲为。


  随后,刘德剑带着城网君走进了他和团队平时的工作现场,“这是车辆的控制和处置的流程、这是信访办案的流程、这是……”,刘德剑对着一张张工作流程表详细介绍到。走进刘德剑的办公室,“司法蕴德,青天执剑”,悬挂在墙上的书法作品吸引了城网君的目光,多年以来,刘德剑就是用这样的精神自律自省的。



刘德剑办公室的两台办公电脑和悬挂在墙上的字画


  据了解,2017年至2019年11月期间,刘德剑共办结执行实施案件1281件,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撰写多篇调研理论文章,形成可推广借鉴的执行工作经验。刘德剑始终保持着对法治工作的那一份热爱,用点点滴滴书写着对司法价值的追求。(李雨欣)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今日9点半直播:顺德城乡品质如何提升?
下一篇:顺德文学三喜临门,佛山小小说创作基地在陈村揭牌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