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元旦起,顺德公立医疗机构将全面停止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陈琴琴) 从明年元旦节起,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含医院下伸网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停止门诊(急诊、儿科门诊除外)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昨日(9月13日),在一周例行的顺德新闻发布会上,顺德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李子庆如是通报。
据了解,日前顺德区卫计局也向各医疗机构下发两份通知——《关于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通知》以及《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根据规定,门诊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只能选择非限制类抗菌药物,确因病情需要使用限制类抗菌药物的,应经具有中级及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在处方上签名。
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是必然趋势
在李子庆看来,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即抗生素)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纪要原则,但是过度依赖输液,滥用抗生素是我国医疗工作中突出的问题。
据李子庆介绍,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会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滥用抗菌药物还会导致药物耐药性增加甚至出现广谱耐药菌。
基于此,顺德通过对区内二三级公立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和论证,发布《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通知》,计划在明年1月1日起,顺德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停止门诊(急诊、儿科门诊除外)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其中急诊、儿科门诊之所以排除在停止静脉输液范围,主要是由于儿科、急诊病情变化比较大。”李子庆解释道。
对于民营医疗机构,李子庆表示,将会倡导命硬医疗机构采取这一措施,逐步减少直至停止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急诊静脉输液控制在35%以下
虽然急诊未停止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但是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方面,顺德对急诊也有严格的规范。“急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比例控制在35%以下。”李子庆告诉记者。
门诊停止静脉输液,但是病情的确需要输液怎么办?这是不少市民的忧心话题。市民罗女士就有此担忧,“如果我去门诊看病,情况比较严重,需要输液,但是门诊不给输病还怎么治?”
对此,李子庆表示对于因病情需要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患者,需转介至住院或急诊(留院观察)等处理。为了方便这一群体看病,顺德还开通绿色通道,做好转诊病人挂号、就诊病历书写、接诊医生变更等衔接工作。
为了让市民和医疗工作者适应这一政策,顺德区卫计局已要求各医疗机构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开展对广大群众有关抗菌药物科普知识的宣教工作,提高市民对抗菌药物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营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氛围。为引导医务人员摒弃不合理用药行为,顺德还将加强监控手段,医务、质控、院感以及药学等部门联合开展处方点评,“点评结果将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处方权授予及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李子庆介绍道。
同时李子庆还向社会大众呼吁要树立“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用药观念,“叫停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也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的参与和理解。”
■相关新闻
中医院门诊停止静脉输液,静脉输液率大幅下降
据了解,目前顺德区中医院以及均安医院已经提前试行这一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加强,“不仅仅是门诊停止静脉输注抗菌药物,还对门诊输液也有限制。”
顺德区中医院副院长陈立加汇报称,今年7月份,顺德区中医院开始对门、急诊静脉输液进行了限制。要求顺峰门、急诊治疗49钟常见病、多发病,一般不采用静脉输液、确需输液的,按门急诊留观病例处理。新规执行以来,各门诊的静脉输液率、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率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静脉输液率从2015年的5.53%下降到今年8月份的2.77%;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率从2015年的3.83%下降到8月份的1.58%。“原定目标是静脉输液率控制在5%,但是推行后,效果明显。”
“从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对门诊输液限制对治疗效果不会有影响。而且限制静脉输液,为患者节省了一批开支。”陈立加表示。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