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潘洁玲) 勒流黄连农村集邮组织“新风集邮小组”的60周年纪念庆典刚过,这个邮票小组的“年龄”不禁引起了众人的惊讶,60岁的集邮组织,年轮如此长久。但网友更关注的是当下邮票的现状,“白纸”在城市网博客上发出感慨“不能让邮票成为陌生的东西”。
现状:动态变成静态,已无邮寄功能?
如今,还有多少人依然会使用邮票寄书信呢?“有了微信等在线即可实时沟通的社交工具后,现在的年轻人,发e-mail也没那么多了,手写信更少了,邮票的邮寄功能明显已经不那么广泛,收藏价值也没有那么高“有集邮爱好的“白纸”结合到当下大家使用邮票的情况后,为邮票现状堪忧。
据顺德城市网记者查阅资料得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诞生于英国,当初邮票出现的目的是为了变革邮资付费方式,但今时今日,邮票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其最初的范畴。就如勒流的“新风集邮小组”在60年前组建成功并开展的集邮行为。
在书信往来的年代,邮票作为一个文化传播载体,不仅是简单的邮资,还会跟着信件跨越各地,更有的留下了异地风情、人文、动植物资源的痕迹。这正如“顺德小伙伴”所言,“想了解一个国家,没有比去看这个国家发行的邮票更快捷的方法了。”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有人将其称为“方寸纳世界,集邮博古今”。
从参与讨论的情况得知,不少网友对待邮票的经历,与“徐炳森”类似:把自己喜欢的邮票,存放在几个大邮册里,邮册静静地躺在一个角落里,等待着主人去回顾。
重文化亦重生活,方可尽显精彩!
邮票发展至今,培养了不少集邮爱好者,也正因如此,让部分网友认为,集邮只是个人的收藏爱好,对于邮票本身所能释放的能量却很有限,除了集邮爱好者外,其他人与这些邮票似乎没多大关系。但事实上, 勒流的“新风集邮小组”成立后,在本地经常有活动,也常与国内很多集邮组织及集邮爱好者建立经常的通讯交流活动。
据了解,1958年元旦,顺德县城大良镇举办了“顺德县第一届邮票展览”;2006年4月份,勒流中学就获得广东省集邮示范学校;在2009年开始,勒流中学就设立青少年邮局,而学生的日常工作是做简化邮递工作,同时也设立邮政网店,给学生们提供社会实践机会,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做公益性邮政工作。
勒流在对集邮的行动上,可谓出尽了力,但这样做是否就能发挥邮票的最大价值呢?网友们并没有就此感到满足,而是对邮票进行献计献策。“下半年”希望,集邮协会,可以开展邮票故事镇街宣讲活动,让邮票身上承载的文化以及故事得以口口相传,更希望顺德可以征集关于顺德元素的邮票主题,如顺德气象台曾经推出的气象邮票,然后申请出一套带顺德元素的邮票,让人与邮票的故事刷新并延续下去。
■记者手记
邮票选题是邮票发行的关键,有着相当严格的规定,能够登上邮票的主题都代表着相关领域内的精华,并具有很高的社会认可度。一枚邮票的文化价值与内涵,除了与邮票票面的内容主题有重要关系外,它与人之间的感情,它与人之间的故事,不也是一个值得传承的故事吗?邮票价值远远大于其邮资功能,它的魅力与作用,仍需大家深挖与珍惜。
■话题通道
不能让邮票成为陌生的东西
盛大!全国首个农村集邮组织60周年庆典暨黄连水乡明信片首发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陆“顺德城市网论坛”和“顺德城市网博客”浏览评论;欢迎网友市民报料,可拨打报料热线0757-22221840或登陆城市论坛“市民报料”进行报料。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