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城市网消息 (见习记者何婉仪) 轻柔婉转,圆润质朴,葫芦丝极富表现力的音律从云路小学小礼堂飘出,预示顺德首个葫芦丝·巴乌中小学培训基地的诞生。昨日(9月27日),广东省葫芦丝、巴乌协会相关负责人及大良云路小学师生就基地的成立举行了挂牌仪式。
仪式上,云路小学葫芦丝队以一首悠扬的合奏曲目《月梦童谣》向专家和观众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而5年级的何凯璐小朋友更是独奏一曲《篝火狂欢夜》,身穿粉色的民族服饰的她吹奏着民族乐器,轻松享受的心情溢于言表,“我学习葫芦丝一个学期了,这种乐器有韵味的音律可以帮我减轻压力。”凯璐笑着向记者说道。
而孩子精彩的演出让到场的专家都坐不住了,广东省葫芦丝·巴乌学会副会长吴小敏、副秘书长周鹏及顺德区天鸽艺术培训中心游世前老师共同上台表演了一首三重奏。广东省葫芦丝?巴乌学会会长谭炎健表示,葫芦丝双手并用的演奏方式有利于孩童的智力开发,“成立培训基地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对民族音乐的普及大有裨益。” 谭炎健还谈到,在基地成立后,将根据需要调派部分老师来协助教学。
据了解,云路小学一直以音乐为特色教育方向,尤其是民族乐器的培养上,今年3月份组建的葫芦丝队目前已有120多名学生成员,50多名教工成员,“让每一个学生在走出校门前,都能把葫芦丝吹好!”云路小学校长卢柏和在挂牌仪式上表达了其特色办学的理念。
“之所以选择葫芦丝这样一种民族乐器,是因为它的音色很美,而且容易上手,学生比较有成就感。”云路小学教导处主任、音乐老师石锐向记者表示,由于学校葫芦丝队才刚起步,需要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今后还将组建巴乌等其他乐器队伍。
■乐器简介
葫芦丝
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降B、C、D等调。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因其音色飘、柔、滑、像丝绸一般而得名。
巴乌
属竹管铜簧乐器,簧为舌形,也叫“把乌”,流行于云南彝、苗、哈尼等民族中。巴乌音域窄、音量小,但音色非常柔美悦耳,西南地区的人们称它为会说话的乐器。在各民族中,常用以伴奏舞蹈和说唱,也用于独奏,巴乌的品种较多,在哈尼族,有单管、双管之分,由于竹管长短、粗细的不同,还有高、中、低音巴乌之分。
(编辑:君和)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