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城市网消息 顺德城市网此前报道,法官在端午节的凌晨6点上门,找到被执行人履行赔偿责任。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案件都能找到被执行人。顺德区法院每年约有三成案件遭遇“执行难”,要么通过各种渠道也找不到被执行人,要么是被执行人缺乏履行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旨在帮助困难群体的司法救助基金呼之欲出。
当事人困窘,法官尽力帮助
执行法官们大多都曾自掏腰包帮助过有困难的申请执行人。
顺德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何杰才笑着说,就曾有群众向他“借”过钱,“‘借’出去的钱,我们也没想过要他们还。”
顺德区法院法官古春成,2001年起一直低调资助生活困难的当事人,直到当事人的孩子考上大学、攻读法律,写了封信给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善举才为人所知。同时,也引起各界对完善救助体系的关注和思考。
此外,由于案件执行不了,法院工作人员还要向申请执行的群众解释,不能理解的群众会向人大、政协、信访部门投诉。面对这些投诉,法院工作人员有点“冤”:他们已经尝试了各种渠道,银行、公安局甚至车管所、房产登记处。专门负责处理投诉的何杰才说:“有时一天都在和群众沟通,其他工作没法进行。”“执行难”让原本就超负荷工作的顺德区法院雪上加霜。
司法救助基金或可助弱势群体
“执行难”是全国性难题,主要集中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工伤事故及其人身损害赔偿等几类民生案件。顺德区法院的法官们做出了很多努力。去年,勒流一场车祸让一对兄妹失去了父母,办案法官帮助申请低保、与顺德区妇联联动,帮助孩子渡过难关。然而,光凭法官的古道热肠不是长久办法,如果有司法救助基金,形成长效机制,可以帮助更多弱势群体。
与顺德相邻的南海已经作出尝试。
去年4月,南海区政府同意在南海法院建立“涉法涉诉救助基金”,首期到位基金达200万。此举让南海法院成为在省内率先成立该项基金的基层法院。据报道,该基金有发放有回收,以形成长效机制,长期体现司法人文关怀。对于已经支付救助金的案件,执行工作仍然继续进行,如被执行人履行了全部或部分义务,人民法院应当将已发放的救助款项优先扣回,存入救助基金专户;救助基金使用完毕后,可再向区政府申请。
——相关链接——
知名法律学者、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琳:
最高法院2008年1月就已发文倡议成立司法救助基金,但至今只有很少地方成立。因为成立基金并不是法院的义务,法院的责任是公正判决,因客观条件无法执行是社会问题。最高法院虽然提出可以多渠道筹措资金,除财政拨款外,还可发动企业、个人捐助,但企业、个人有慈善意向可以直接资助事主或通过慈善机构进行,不一定给法院。所以还要靠政府来解决。
执行救助基金与解决执行难实际是两回事。客观不能执行,法院并无过错,不能算作真正的执行难。真正应该负责的是政府部门,因刑事附带民事和交通事故赔偿等,都与社会治安、交通等行政管理有关,这是一种国家责任。
此外,对执行救助基金的管理还存在争议,可以探讨由民政部门或慈善机构进行管理,不能让法院变成慈善机构而影响核心的审判执行业务。客观上无法执行,当事人也不应向法院要钱,法院没有过错,只有执行不力,才能追究法官责任。
□安琪 通讯员 苏桦农 (编辑:柱子)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