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聂鹏 通讯员梅彩红) “1936年的时候开平的华侨在家乡发展的很好,但我们顺德那个时候还很穷,顺德华侨多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因此留下来的文物特色有很大差别。”参观着眼前中西结合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立园”,72岁的顺德文物保育员梁伯希望能找到顺德文物旅游开发的一些新思路。
在记者跟随的参观队伍中,像梁伯一样为顺德文物保护和开发寻找出路的还有两百多人,他们来自顺德各个镇街,有的是退休工人,有的是普通村民,有的二、三十岁,有的已经八十多岁,他们都是平时利用自己的时间,用实际行动保护和发现顺德家乡的各种文物,常被村里人称为“活字典”。
昨日(9月20日),顺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梁国锋,顺德区文体旅游局文物科科长冯结萍带队,全区256名文物保育员到开平参观交流学习并召开2012年顺德区文物保育员工作会议。冯结萍在2011年区文物保育员工作总结中讲到,早在2009年,顺德先是在北滘、杏坛展开文物保育员试点工作,随后在2010年全区十镇街中铺开,实现镇街、村居一级文物管理模式的新突破,效果显示,自文物保育试点开始以来,顺德全区未发生过文物安全事故。根据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我区文物新发现520处,占总文物的78%。接下来,我区将继续加大文物安全保护工作,做好文物保护宣传、文物普查、维修工作,组织参观活动,学习和交流先进文物保护、文物开发经验。
随后,梁国锋给区获得优秀文物保育员称号的保育员颁发了奖励,肯定了社会力量对我区文物保护工作做出的积极贡献。梁国锋表示,“保护文物不仅是保护顺德发展的历史见证,更要在传承祖辈遗产的同时弘扬顺德传统文化精神。”新的一年,顺德文物保护工作将探索新的文物保护机制创新,政府加大投入,号召社会参与。同时,梁国锋还强调,文物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区镇两级政府将加大保护力度,扩大保育队伍建设,提高广大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能力,发动社会力量保护、开发顺德文物,如祠堂旅游开发等。
获得优秀保育员的伍时叶告诉记者,全村的各宗文物资料都参与整理,去年4月17日特大龙卷风袭击古朗漱南伍公祠,这座明代有380多年历史的文物遭到破坏,伍时叶积极参与村委会组建的筹建委员会,义务劳动与村委会一起掀起抢救文物的动员会,号召乡亲、海外宗亲,港澳宗亲,内地企业家,热心人士,阐述抢救国家文物的重大意义及责任,募捐资金80多万元,为文物修葺工作作出努力。“文物是老祖宗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后人通过这些文物感受祖先的拼搏,懂得感恩、收到鼓舞和激励,祖先在过去那么艰难的岁月里能作出这么多贡献,我们现在条件好了很多,应该做的更好!”伍时叶希望能够有更多群众参与文物保护。
(编辑:夏末)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