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青田艺术区落成典礼。
11月20日,青田艺术区落成典礼暨榕树头基金会年会庆典在杏坛镇龙潭村青田艺术区举行。城网君获悉,青田艺术区是“艺术与乡村”的重要平台,通过展览、驻地创作、工作坊等,形成理论高度,构建艺术与乡村的生态关系,提升乡村文化竞争力,融入大湾区一小时文化艺术圈。
杏坛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文化,水网密布,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近年来,杏坛在治水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彻底告别了黑臭水体。根据杏坛实际,杏坛将水环境整治、艺术乡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推动城市品质、乡村面貌的提升。
顺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以水兴城,建设水韵凤城、魅力水乡”的目标,而青田,正是岭南水乡的代表,河涌环村、基塘环绕,是水上的美丽家园。这里所孕育的水文化,是顺德乡村的特质和魅力所在,也是顺德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名片。
七年前,榕树头基金会构建起地方政府-村民-高校-社会组织的创新联动机制,率先探索乡村振兴的顺德模式,顺德企业家树立起保育家乡、共建家园的新时代乡贤形象,将顺商文化在回馈家乡、共建家园中提炼更深入的内涵,让乡村的美真正深入人心、打动人心。
为此,随着青田乡建实践深化延展,在政府与学术界的大力支持,青田又诞生了一个重要的乡建文化艺术平台——“艺术与乡村”,这是一个兼具艺术学和社会学研究性质的小型常设学术机构,将致力于从艺术史、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论角度,研究艺术与乡村关系的多种问题,其中包括艺术在认识和表现乡村,作用和发展乡村建设,以及乡村自身艺术内涵等,建立起有关这些问题的深入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命题。
值得一提的是,青田艺术区由杏坛镇政府与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共同策划和构建的围绕“艺术与乡村”复合关系的文化艺术创意平台。青田艺术区是青田七年乡建实践成果的融合和升华,是深入探索“艺术与乡村”多元互动和复合体系基础上的艺术实践,通过展览、驻地创作、工作坊等,形成理论高度,构建艺术与乡村的生态关系,提升乡村文化竞争力,融入大湾区一小时文化艺术圈。青田艺术区将构筑传统与当代的桥梁,探索生活美学的内涵,建立国际艺术的交流平台,使青田成为更开放更包容的社会平台,全面展现乡村的魅力。
城网君注意到,青田艺术区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活化改造的乡村艺术空间.走进青年艺术区,青田肖像展映入眼帘。当天,青田肖像展也举行了揭幕仪式。城网君获悉,青田艺术区展览将于11月20日至2022年3月15日对外开放,呈现艺术家陈侗和王季华于青田村进行驻地艺术创作的绘画作品。结合青田村村民熟悉的生活气息,展示空间将以6大乡村生活主题场景呈现,让展览与青田村融为一体,从该村村民的视角营造熟悉的日常生活氛围。
走进青年艺术区,青田肖像展映入眼帘。
据介绍,此次青田艺术区展览,场景打造的装置材料皆来自于青田村村民的捐赠,从作品到场景无一不透露着满满的“在地性”,摒弃城市往常艺术展览方式的“阳春白雪”,消除艺术展览与村民的隔阂,让展览空间不再是冰冷的、精致的、高级的白盒子空间,它即将拥有一张新的名片——成为独具魅力的乡村“公共客厅”和融合当代精神和在地文化特质的艺术舞台。
“青田艺术区的落成,安静的村庄有了展示才艺的地方,高雅的艺术向乡村渗透,让群众能够真正欣赏到高大上的艺术就在我们身边。”谭逢显表示,希望青田艺术区将会为乡村振兴注入艺术力量,让艺术发现乡村的美,让乡村的自身内涵得到挖掘,让村民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增强市民群众“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未来,希望青田艺术区充分发挥艺术、文化力量,助力青田充分融入大湾区1小时文化圈,也利用好乡村非遗文化、特色文化、生态休闲文化等资源,探索建立互动、共生的机制,为乡村建设注入活力。
“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中,杏坛探索了许多新的模式,某种程度上这是顺德人的一种精神,不断探索,不断自我革命,乡村振兴才能有长足的发展。”顺德区副区长柯宇威表示,引入艺术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是品质顺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艺术与乡村相融合,能够真正让基层乡村振兴有更高的品质、更高的水平。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顺德乡村,关注基层,有更多社会力量支持顺德的乡村振兴发展。
编辑:袁永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