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我们推出《城网视点》评论栏目,表达城网及关心热爱顺德的网友对顺德发展、建设的点滴思考与建议,对顺德的每一个进步鼓与呼,为顺德的每一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希望为这座城市的更加美好贡献我们共同的智慧。
■如常
你最向往的社区生活是怎样的?
或许在此前,笔者对此也并没有太多概念和思考,直至看到这一篇“北区的小事治理学”,让“向往”变得具象起来。可以说,她满足了笔者对人情味、烟火气的最真实最切身的需求。
排水管老化污水冒出路面臭味冲天,网格员们一家家上门解释排水管维修的利害,一点点地磨,把维修的钱凑够;
商品楼楼梯口的杂物间因“身份不明”屡遭居民怨言,社区联动执法部门果断拆除;
门口的公园曾因环境脏乱饱受诟病,社区人员家家户户走访听意见,并与相关部门多次沟通,最终得以改造焕新;
志愿者除了常规的康养、义剪、维修,还把每月“30分钟”陪伴拉家常放到服务日程中;
独居老人行动不便,吃饭都成问题,热心居民主动上门做饭;
……
文中有句话特别说到笔者的心坎上:“基层治理”“全科网格”“议事协商”——这些看似“高大上”的政策术语,落在社区生活的褶皱里,不过是居民电话本里那个随时能拨通的“珍姐”“阿萍”“阿斌”……在社区,最好的“治理答卷”不是挂在墙上的流程图,而是阿婆的一句:“上次那事,多亏有你。”
是啊,北区给我们的启示不就是如此,将一个个政策术语变成可看见、可感知、可共鸣的行为吗?当我们在谈论“这个东西太虚了”时,或许是因为并没有真正理解其内涵,没有真正深入思考过,由虚到实,正是需要努力的部分。
由此,笔者注意到这两天十个镇街党校同步改造提升,强化了配置,升级了功能,丰富了其内涵内容,并延展了教育网络。最让笔者关注的是,将教学点从集中的党校延伸到企业、社区,建立没有围墙的党校,同时,从课堂内延展到课堂外,参与基层治理、绿美乡村等行为都纳入学分。从“虚”到“实”,这些做法都是极具意义的落地探索。
将学习变为行动,将行动变成成效,将成效变成群众可感知并认同的一件件事、一个个人,或许这就是我们探寻的价值导向。
从纸上的政策到“多亏有你”,顺德基层治理任重道远,但这些已经迈出的步子让我们足以自信。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