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注重保护“老艺术”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钟柳梅) 周末两日,走进顺德大良华盖路步行街,你会看到手打棉胎的老手艺,也能体验百家被的缝纫,以及说唱龙舟、粤剧等老艺术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公众面前。
昨日(3月12日),由大良街道农业和社会工作局、陈登社会服务基金会主办的“城市有创艺——‘社区艺术48小时’本地社区艺术展+‘你好,老艺术!’”迷你艺术展活动启幕,活动将持续两天。其中,“社区艺术48小时”为本地社区青年艺术展览,呈现2015年来青年人以自身艺术特长,关心社区,改善社区的成果;“你好,老艺术!”则聚焦城市当中老艺术,希望唤起公众对老艺术的关注。
罗师傅手打棉胎的手艺让青年看得目不转睛
说唱龙舟、咸水歌……在活动的开幕仪式上,青少年们为街坊带来青春多元的传统艺术表演。碧鉴路沿途商铺则化身展览现场,以沿途老铺为脉络,将本年度青年艺术创作融入其中。譬如,“利是封装置”由凤翔小学学生探索凤城文化,以手绘形式呈现,并制作成利是封,通过文创小商店进行销售和传播;“志愿·参与”展出凤城文化志愿者探索大良文化的照片。
“老手艺工坊”则成为当日人气最旺的摊位。今年65岁的罗文英师傅,现场为青年和街坊示范手打棉胎,左手握着弹弓,右手拿着木槌,在声声弦响中,原本结实的棉花变得柔软松散起来。罗师傅的手艺让现场的青年看得目不转睛,看着飞“花”不断惊呼。梁銶琚职校数控专业学生何卓汶表示,小时候就听过手打棉胎,但是一直没有亲眼看过,通过活动看到了这种老手艺还是觉得很新鲜,“以前奶奶使用缝纫机,对我们的衣服缝缝补补,也是一种老手艺,现在看到手打棉胎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凤翔小学的咸水歌表演
青年体验缝纫千家被
在百家被缝纫的摊位,不少青年坐下来体验就不愿意起来了,都感觉新奇好玩。活动主办方还邀请到大良仅存的箍桶师傅——“箍桶永”为社区居民带来木桶制造工作坊,感受一门手艺反复磨砺超过60年的魅力,想要一睹老师傅的箍桶风采,记得要去活动现场了。
据了解,本次活动持续两天,希望呈现本地青年艺术、传统艺术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探索艺术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透过公众参与,实现艺术与社区、与公众的共融。大良街道农业和社会工作局副局长梅俊驹表示,活动为青少年和街坊带来艺术在城市的联合展览,在展览里看到青少年过去一年以社区为首的创作,并运用新的方法呈现顺德本土老艺术。“青年艺术作为创新的手法,充分体现了青年参与艺术创作的热情和动力,希望青年艺术能够带动青年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工作出谋献策,注入新的动力。”
活动首日,大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叶善楷,大良街道办副主任、农业和社会工作局局长冼文生也出席了开幕式。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