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朋友在进行简易鱼灯制作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黄婷)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除了传统吃汤圆、赏花灯、猜字谜等蕴涵着团圆、甜蜜、吉祥、幸福的活动之外,亲手制作传统鱼灯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昨天(2月21日),顺德区博物馆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我们的节日”—— 欢乐闹元宵鱼灯制作体验活动,受到了市民们的热烈支持!
据了解,本次活动结合了“我们的节日”的活动主题,是顺德区博物馆在新春期间响应“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号召所开展的又一体验式互动项目。
当天,博物馆讲解员首先带着观众朋友们来到“顺德人顺德事”展厅,欣赏那些悬挂在空中的七彩鱼灯,并为大家讲述了大良鱼灯的历史。据了解,大良鱼灯作为一种富有水乡特色的扎作工艺,本从佛山秋色演变而来,曾是清代大良元宵节最为引人瞩目的景观,扎架、浆纱、着色、描鳞等一道道繁复的工序,赋予了鱼灯栩栩如生的灵动!
鱼灯制作活动现场
参观过后,体验制作活动正式开始。结合鱼灯的传统造型,利用铜版纸设计出操作相对简单的鱼灯模型,工作人员通过PPT和鱼灯实物,一步步的向参与的市民讲述如何创作鱼灯,大家听得格外。剪、折、贴……虽然材料简单、工序简单,但制作时的那股认真劲儿,也让大家在活动忙得不亦可乎!经过大家的努力,原来一张张的铜版纸都变成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鱼灯。
记者看到,在座的初学者中,大都为十岁左右的孩童。小朋友们跟着指导老师量尺寸、粘胶、扎鱼骨架、着色、描鳞。“用竹子做材料,有韧劲不容易断。”读小学四年级的窦晓曼,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第一次尝试制作鱼灯。在她眼中,鱼灯意味着年年有余。
“对初学者来说,制作鱼灯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好尺寸。”顺德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小梁说,鱼灯属于扎作工艺,最重要是的先要用竹篾扎好鱼形骨架,基本成型。“竹篾很容易得到,家里废弃的竹篾凉席就可以拿来制作鱼灯。”一上午的时间,已有不少人成功制作完成。扪上明纱,绘染鳞鳍,点燃灯烛,鱼灯通体透亮,栩栩如生。
顺德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博物馆今后将继续结合“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主旨和博物馆的展陈内容,为广大市民策划更多精彩的文博互动体验活动!同时也欢迎大家持续关注顺德区博物馆相关信息。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