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从看守所寄出的信,揭开伦教民警周培基的故事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文宁 通讯员梁东江) “我记得您最后一次提审我的时候跟我说过,愿意做一个像大哥一样的朋友来帮助我对吗?真的,我会改的。”11月12日,顺德区公安局伦教分局民警周培基收到了一封由顺德看守所寄出的信,落款人是他经办案件的嫌疑人张某俊。这封信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甚至有语病,还有错别字,但信里充斥着改与悟的内心独白,每一句话都是感谢着民警和愧对着父母……
信里还有催人泪下的一句“我会改的,因为我不想让众多关心爱护我的人失望了,也同样感谢你能做我的朋友,谢谢!”感谢信中的文字,质朴的言语,真挚的情感,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张某俊对周培基教育的感激之情。
屡犯不改,先后7次入狱
张某俊是一个网瘾少年,每每没钱上网的时候都会通过偷东西来换取上网吧的费用,自2007年至今先后七次进入看守所。被抓后,周培基找他谈话,可是出狱后“重操旧业”仍然作案,连其父亲都说张某俊没救了。但周培基坚信“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劝到他迷途知返才行!三国的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使他心服,我不信我劝不了这个迷途羔羊!”周培基对他循循善诱,时不时找张某俊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地灌输法律知识、政策教育、劝导启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等。经过帮助和教育,张某俊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对他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以及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瘾君子“变身”店老板
人们常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坚持。”周培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其实坚持做好事也不难。周培基办案多年,见过无数因为毒品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家庭,他深知毒品的危害,对其深恶痛疾。周培基经常在伦教街坊面前宣传毒品的危害以及禁毒的重要性。由于周培基的积极宣传,2012年8月一位妻子深知毒品危害,于是向伦教公安报警求助,忍痛将丈夫张某送去戒毒。周培基成功帮助瘾君子张某摆脱了毒魔,重新开始了新生活。此外,他还鼓励张某好好改造,重新做人。如今,张某已经是一名汽车维修店的老板。
周培基从警多年,经办的案件不计其数,面对嫌疑人他既是警察也是心灵的洗涤者,严惩犯罪的同时也在引导和教育他们;正是这样,周培基也成为了他们人生路上的“鞭策者”。
有一种爱叫做“警民一家亲”,有一份情叫做“群众事无小事”,有一种精神,叫做“患难见真情”,每当有群众求助,他都会义不容辞,挺身而出。2015年8月2日,焦急的刘女士(女,63岁,伦教羊额人)走入羊额民警中队,反映其接到来自东莞虎门镇政府的来电,称其儿子罗某被安置在虎门镇政府等待救助。由于人生地不熟且家里经济条件又不宽裕,刘女士无法前往虎门接回儿子。周培基急群众所急,向领导汇报后带着刘女士驱车前往虎门镇政府,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后在虎门镇政府门口找到罗某,让他们母子团聚。有人问他:“为什么给自己找麻烦,这么一点小问题,通知他家里其他家属过去接就行啦。”周培基笑着说:“我们眼中的小问题,对他来说却是大问题,百姓有难,不可不帮。”
给犯错之人改过的机会
他是迷茫人的领路者。周培基关心帮助犯错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开展普法亲情教育等多个角度入手,促使犯错人员积极改造,走向新生,取得了教育感化的良好效果。他深知“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每一个犯过错的人都有改过的机会。所以他对待犯错的人是以一位朋友的身份来跟他对话。
近年来,周培基屡次送流浪汉到救助站,送精神病患者安全回家,挽救跳楼轻生者生命等等,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周培基一心向着民,急群众之所急,为民解难,甘于奉献的爱民情怀,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体现出款款的警民情深。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