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展出的服饰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利荣聪) 顺德的曲艺文化深厚,生活在凤城的市民或多或少都会哼上一两段,不过,对于来自湖北的汉剧,大家又有多少了解呢?
昨日(6月26日),由湖北省博物馆和顺德区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楚腔汉调——汉剧文物展》在顺德区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正式启幕,这个持续至8月9日的展览将能为本地的曲艺爱好者提供一个近距离领略汉剧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彩的绝佳机会。
湖北地区的汉剧曾经也被叫做“楚腔”、“汉调”,大约在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前形成,并曾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影响了诸如湘、赣、川、桂、粤、徽等地区剧种的形成与发展。而汉剧的高光时刻,就莫过于清朝中后期的“徽汉合流”,使得它成为国粹——京剧的主要源头之一。而在2005年,汉剧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动展出的各类展品有120件
据了解,本次《楚腔汉调——汉剧文物展》展出的各类展品共120件,其中包括了汉剧表演中所用到的服装、乐器等表演用具,以及汉剧表演节目单、戏票、连环画、唱片等周边衍生品,可谓全方位地向观众呈现了汉剧独有的声色魅力。
顺德城市网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顺德区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的一整面墙集中展示了汉剧中各角色的精美服装,不少在现场观展的曲艺爱好者对精美的实物和图片展示都叹为观止,还不时谈论着汉剧与粤剧的文化异同。
汉剧表演使用的头饰
汉剧与中国众多的地方戏曲都有着渊源关系,而市民朋友应如何从优美的旋律中品读汉剧?在展览活动的开幕式结束后,顺德区博物馆还特别邀请了著名汉剧学者、作曲家、琴师李金钊以《汉剧音乐的特色及源流》为题,从音乐的专业角度入手,将汉剧的声律、腔调的特色和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并将它与粤剧在声乐特征方面对比做了细致的描述。
“武汉和佛山同为四大名镇,一直以来,两地都开展着紧密的文化交流,而这次汉剧文物展览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合作内容。”细细欣赏了此次展览的展品后,顺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勇认为自己收获很多,他指出,汉剧和粤剧同属地方的文化品种,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较大的文化影响力,他希望籍着这次以粤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开展,让两地市民对彼此的文化有着更多认识和了解,并以此推动武汉和顺德在文化、经贸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