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的鞋子才穿几次,就严重掉色了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王卉林) “因为是同学,所以没多考虑就付钱买了,谁知道这鞋子才穿几次就严重掉色。”家住大良的李女士最近很纠结,原来她花了300多元在朋友圈买的一双运动鞋,没穿几次就因严重掉色不能穿了。更让她哭笑不得的是,这件“添堵”的事还没解决,又有其他朋友在朋友圈开始向她推销了。
随着微信朋友圈的兴起,其背后的新一个新行业“微商”(在移动客户端上卖货的小商家)也越来越火。在这个“人人聊微信,天天朋友圈”的年代,微商的发展尤为迅速,乃至“你永远不会猜到,朋友里谁是下一个卖货的”已成为网络段子。然而,这“相信”的背后是皆大欢喜还是彼此尴尬呢?昨日(11月24日),顺德城市网记者对朋友圈的“商道”进行了了解。
买家
不买尴尬,买了更尴尬
李女士告诉顺德城市网记者,在朋友圈卖鞋子的是自己的高中同学,平时关系也不错。“第一次她发信息给我时,也没想着买,后来她每天都会分享最新内容给我,就不好意思不买了。”李女士说,当时她也问了鞋子是否是正品,同学保证说绝对正品,专柜品质带小票。不过,没有发票开。
“同学是他主要是做代理的,他另外一个好朋友专门从厂家拿货的,而且看在同学份上,再给我打7折。”李女士认为大家是同学也没什么好怀疑的,所以直接买了。可是,没想到几天就严重掉色,还不如几十块的帆布鞋。“我有跟同学反馈,他也说一直在帮我追问,但最终没有给我解决。”李女士说,这让她很尴尬,自己很生气但又不好意思投诉,最后只好默默把对方拉黑了。
但更让她哭笑不得的是,这事还没有过去多久,又有其他朋友在朋友圈向她推销了。“这次是卖衣服,也是天天分享,天天说帮忙捧场,但是我真没心想买了。”李女士无奈的说到,这朋友圈“营销”真是不买尴尬,买了更尴尬。
消协
“私下交易”,很难介入
另外,因为“朋友圈营销”所销售的对象大部分是身边的朋友,人们又更容易被自己信任的人说服。所以同样的商品,如果朋友说好,可信度比淘宝的“皇冠”更高。尤其朋友圈销售的货物,又以衣服、化妆品等商品为主,而这些商品的价值,往往随主观评价的高低而起伏,几句“嘘寒问暖”下来,还真是不买都不行。
那质量到底如何保证,买到假的或是劣质产品怎么办?对此,记者联系了顺德区消费者委员会,其相关负责人表示,暂时还没有收到此类投诉举报案件。“从目前情况看,微信朋友圈的经营行为几乎都属个人经营,没有相关营业执照,也没有固定店铺,其所售的商品一般只能认为是“私下交易”,而对于私下交易,根据相关规定,我局是很难介入为消费者讨回公道的。”
若是遇到此情况,其建议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微信的举报功能进行检举,核实后,微信官方会对违法账号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的。同时,顺德区消费者委员会提醒,由于朋友圈多数卖家都没有实体店且事后取证困难,这些都为消费者购物增加了很多消费风险。一般不建议在微信购物,特别是食品、药品等吃进身体的代购产品,请选择信誉好、证照齐全、有固定经营场所的正规销售场所购买,不要轻信所谓的“朋友圈”。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