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到银行讨要说法。(受访者供图)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万家长) 一年前投入160万元购买理财基金,如今不仅利息没了,就连本金,过去几个月了至今也没着落,这让办公家具的老板陈先生很苦恼,同样苦恼的还有10多个在龙江做生意的小老板们。几经周折并未拿到本金,龙江10多名小老板们昨日(11月24日)便在兴业银行顺德龙江支行门前讨要说法,他们认为,是兴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多次向他们推销产品才导致的结果。
市民爆料
千万理财产品至今血本无归
陈先生告诉顺德城市网记者,去年8月份,在兴业银行顺德龙江支行理财经理蔡女士的多次推荐下,他到银行柜台购买了中融鸿海投资基金的理财产品。“平常办事都是在她那里办的,也比较熟,在她多次推荐鼓舞下,我也就拉两个朋友合计购买了160万的理财产品,期限是一年,当时说是月息9%,年息是11%。”
而平常的理财产品回馈大多都是5%至6%左右,便有些怀疑,“但蔡女士说是绝对有保证,并且有三方担保,她又是兴业银行的员工,所以我们也就相信了。”不过,一年过后的今年8月,陈先生到准备收回本金和利息,却迟迟等不到,到了银行咨询后被告知,因故需要推迟一些时间。对蔡女士的话,他们也就信了,但后来还是等不到消息。
购买产品的市民收到的投资确认函
于是找银行要说法,“当时银行说理财产品是投资公司出了问题,说和律师与我们一起到北京所在地看看,但到了现场发现投资公司地址办公室没人,之后被告知总部在上海,需要前往上海咨询。不过,到了上海,两次约定时间,上海的公司也是爽约。为此,这些业主觉得是被骗了,觉得自己在兴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处购买的产品,没有理由自己跑来跑去,就找兴业银行要说法,不过,兴业银行回复却说是理财经理的个人行为。记者拨打了理财经理蔡小姐的电话,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
陈先生说,折腾了几个月后,原本厂里有30个员工,如今自己没时间打理,也只剩下了5名工作人员,其他两个朋友也在催促他赶紧还钱。
另一名做五金生意的陈先生则投入了1000多万元,“都是亲戚朋友一起凑起来的,如今我也被追债追得很苦,每天都愁,头发掉得都好厉害。”记者了解到,这一批10多个人,投入的资金几乎都在100万以上,大都集中在华融普银、中融鸿海等基金类产品。
银行回复
银行未与相关单位签订代销协议
对于这些老板的疑问,昨日(11月24日)下午,兴业银行顺德龙江支行对外发表声明,表示从未代理销售过华融普银、中融鸿海、中合泰富、中房联合等基金类产品,兴业银行龙江支行也从未与发行上述产品的基金公司签订过代销协议。
银行针对此事的律师声明
声明也指出,华融普银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已由公安部门立案侦查,顺德持有该公司旗下基金产品的投资者均已与公安部门报案联系,依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兴业银行顺德中心支行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鉴于案件比较复杂,已委托律师进行调查,届时也会将调查结果对外公布。
律师说法
银行是否有责任,可调查销售过程
对于这个案例,广东顺恒律师事务所律师贺麦清认为,需要看银行在销售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目前不能简单地把责任进行区分。如果银行存在过错或知晓理财经理的行为,也需要承担责任,毕竟市民看重的是银行的公信力的。如果纯属个人行为,银行监管方面是否有责任,也需要进行调查。
贺麦清建议,这些投诉的业主,可以找银监会部门进行情况反映,也需要找一些专业的人员如律师参与到整个过程中,但一定要注意维权的合法性。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