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二,外嫁女回娘家有讲究
编者按:顺德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这座城市里,建筑、山水、饮食都渗透着浓浓的岭南气息,顺德的春节更是岭南文化的多元化的呈现。为此,顺德城市网联合顺德本土文化学者李健明,推出春节民俗系列报道《李健明说民俗》,解读顺德的春节民俗。
大年初二,俗称“开年”,古意为“岁始”。所谓“开年寒尽,正月游春”。或许初一子时与除夕相连,难免仍沾旧岁余绪,因此,作为完整的新岁开始,大年初二得获此称。
初二最重要的仪式莫过于祭祀先祖,人们以公鸡、腊鸭、烧肉等供奉先祖以示开年。以前,乡中族内也举行饮酒礼,人们更舞狮庆贺新岁降临。
此日,人们正式出门拜年。以前拜访亲友,逢长辈必叩头,遇平辈可作揖,见晚辈派红包。拜年礼品大多寓意吉祥而不重贵稀,不外是煎堆、油角、桔子、连根带须的生菜等,以暗含“吉祥”、“生菜”等意。
不过,更多的善男信女早已在初一入庙拜神,祈求一年顺景。清末龙山鳌峰光华庙,“自初一到初十,男女祈祷无虚日,跪拜者填塞庙外”。其他地方,也大略相似。
大年初二另一个重要风俗就是“回娘家”,顺德人称“返外家”。此一“外”字意味深长。因初一日为家人团聚日子,外嫁女子已成夫家人,已为“外人”,因此,有些地方称出嫁女子回娘家为“作客”正是此意。
作为儿媳妇,大年初一自然要辅助夫家长辈一起祭祀祈福,应对礼节,收拾细屑,照顾老少,更要锤炼和体现女主内的身份与作用,若断然抽身离家,诸多琐事,落实无人,于理难合,且易生误解,而大年初二,一切停当,人神俱安,自然能与夫君一道安心归宁。不过,按照古礼,“妇入三月,然后祭行”,也即“新娘嫁过来三个月后,方可在祭礼时充当助手”,这在古代,颇为讲究。
昔日外嫁女回娘家吃饭大多只能在中午用餐,俗称“食日昼”,晚上也得返回家中,参与各种祭祀和共进开年饭。毕竟,自己已是夫家女子,逗留过长,夫家难免诸多猜疑,但现在此俗已消殆几至无踪。
以前女子回娘家,必带松糕、煎堆、油角、饼干、糖果,而“松糕”因厚高松软而能“深表厚意”。因松糕蒸制时间长且需悉心打理,尤其蒸得松软绵甜更为不易,因此,女子多精心制作,捧出厚绵松透的松糕以表孝心,也显手艺,毕竟,在昔日,出嫁女厨房手艺是获得夫家认可的要义,松糕都蒸得如此可口美观,其他小菜,自然不在话下,而夫家让儿媳妇专心蒸糕,也显示她获得的认可程度,诸多微妙信息,仅从松糕身上,让父母一睹自明。此外,父母已入暮年,松糕甜软,更适他们进食,这,或许是另一实在深意所在。不过,出嫁女所带礼物须以双数为吉,派送给亲戚朋友,邻里街坊,以系情谊,如今,更是丰俭由人。
女儿回夫家,母亲多顺手给女儿带上煎堆、油角、生葱、慈菇等,以含生气勃发,子孙连绵,可谓意味深长。
晚上,儿媳妇们都纷纷返回。家中长辈隆重其事地打开米瓮,取出大年三十的“迮米瓮”的款款珍藏,用于开年饭。此时,又是一番隆重祭祀后,开年饭才拉开帷幕。昔日开年饭菜式颇为讲究,如烧肉、猪脷、生菜、蒜头、青葱、韭菜、芹菜、发财、蚝豉等,取“红皮赤壮”、“一本万利”、“生财有道”、“精打细算”、“聪明上进”、“天长地久”、“勤奋上进”“发财好市”等寓意,可谓一举多得,乐在其中,人们按长幼次序,举箸进食,倒也乐其融融。不过,也有不少乡村围炉大打边炉,以作开年。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