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风格的成光柴煤店,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旧时味道
顺德城市网消息 (见习记者利荣聪) 随着能源的更替,柴煤能源已经慢慢地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柴煤店”对于现在许多的年轻人来说,更是个陌生的名词。如今在顺德各个镇街的大街小巷里也已经很难找到柴煤店的踪迹,昔日盛极一时、遍布街头的柴煤店已不知隐藏在闹市的哪个角落里。而在杏坛的古朗村里,顺德城市网记者寻到了一家名为“成光柴煤店”的老柴煤店。
时代变迁,柴煤店经受不住考验
循着一条青石板铺就的乡间小路,顺德城市网记者来到了成光柴煤店的身边。店铺看上去似乎从未被装修过,时光仿佛仍停留在了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店铺的招牌是木制的,刷了白漆,虽然历经了岁月的洗礼,但上面用红漆写着的“成光柴煤店”五个大字仍清晰可见。店铺附近的村道非常整洁,难寻半点煤印,雕花的红漆店门也一直紧闭着,小扣久不开,这一切,似乎昭示着成光柴煤店已关闭多时。
古朗村的文化保育员伍时叶告诉记者,成光柴煤店是在1984年左右由一位名叫伍宝钊的村民开设的。但柴煤店的寿命不长,只经营了一年多的时间,便匆匆结业了。由于已近暮年,加上早些年中风得病,在随后接近30年的时间里,伍宝钊也没再从事柴煤生意,成光柴煤店便被荒弃下来,直至前些年被当成出租屋放租出去,才又有了些人声。
“主要还是抵挡不住价格的竞争吧,怪可惜的。”伍时叶说,古朗村位于水乡杏坛,在过去,村里的陆路交通很不发达,村民们购买柴、煤等燃料主要都是靠煤贩子撑船运过来的。“在晴天的时候,村内的很多水埠头都停靠着煤贩子们装满柴煤的小船,由于煤贩子卖的柴和煤都是第一手批发得来的,价格相对较低,村民很少去光顾伍宝钊的店。但到了雨天,煤贩子们就不来了,怕货物被淋湿,卖不出去。在那些时候,成光柴煤店才会有些许人气,但卖出去的量也不多,赚不了多少钱。”
年长一辈:最爱用柴、煤煲汤熬粥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位于居家七件事之首,可见做饭烧菜用的燃料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分量。尤其是对于古朗这样一个能源相对匮乏的水乡来说,柴、煤等燃料显得尤为重要。
据伍时叶介绍,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古朗村的人口已经有4000多人,被分成了20个坊。“3.7平方公里的耕地养着四千来号人,地里种植的又大多都是桑树、甘蔗等经济作物,燃料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当时,在古朗村附近一带的村民们烧菜、做饭都是用地里的桑枝和甘蔗壳作为燃料。但是,烧水、煲汤等长时间的煮食行为还是以烧柴和煤为主。
“用柴或者煤煲出来的汤、粥最好喝了,熬出来的味道会特别的浓香。”今年已经82岁的辉伯告诉记者,过去习惯了用柴和煤来煲汤熬粥,“现在吃不惯用煤气或者高压锅做出来的食物,主要还是无法忘却用沙锅和煤炉煮食的那一份情怀吧”。
“现在的生活好了,按下按钮就可以解决燃料的问题。一到做饭就会乌烟四起、呛人鼻眼的情境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是生活改善的象征,也是社会进步的缩影,希望我们挨苦受穷的日子永远不要回来。”辉伯说道。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