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城市网消息 (见习记者罗仲培) 开学临近,关于大学新生装备的问题受到了各大媒体的关注。据顺德城市网记者调查发现,对于个别媒体所报道的新生入学花费1万元购买装备的现象只是少数,大部分学生的花费都在5000到6000元之间,有部分学生还利用暑假的时间打工,自主购买手机,减轻父母的负担。
平均花费:5000至6000元
昨日,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新生群上,记者抛出“大家入学装备花了多少钱?”的问题后,一名叫舒平的男生很快就回复说“我的手机是2000元,电脑是直接带家里的所以花费很少。”而对于新生花费一万元购买入学装备的情况,舒平就觉得购买力要根据家庭的承受能力而定:“贵是相对而言的,对于有钱人,这一两万不算什么,对于贫困生,就连几百元的手机都算是贵重。”舒平认为,购买什么价位的装备只是个人的选择自由。
据舒平介绍,他身边的朋友购买入学装备的平均消费是5000元至6000元之间,“没有发现身边有朋友花一万元购买入学用品的现象,一般是5000到6000元。”虽然还没有正式步入大学生活,但是舒平已经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好了规划,“希望用三年的时间能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听说记者通过了英语等级考试,舒平还急切地向记者请教如何考试过级的相关问题。
买手机:暑假打工赚的钱
小悠今年18岁,刚刚高三毕业的她现在在一家餐馆做兼职,她希望用打工赚来的钱买一台手机。小悠告诉记者,她平常学习成绩平平,但是高考时超水平发挥,现已被省内一家2A类本科学校录取。小悠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得知她考到本科,父母都很兴奋,“他们本来要给我买一部Iphone5作为奖励,但是我不想加重他们的负担,希望用自己赚的钱买手机。”
小悠兴奋地告诉记者,她在餐馆工作了1个半月,拿到了2000多元的工资,“花了1900多买了一台小米,这是自己赚的钱买的手机,觉得特别珍贵。”小悠说,她是中文专业的学生,对于电脑配置要求不高,购买电脑只花了3000多元。
■那些不同年代的大学装备
80年代:手表是富人的代称
今年47岁的陈女士,1985年就读于广东省梅州市嘉应师范大学(现嘉应学院前身),说起大学的时光,陈女士说当时最想要的就是一块手表。回忆起入学的第一天,陈女士说,当时整间宿舍只有一名舍友有手表,宿舍其他女生都羡慕得不得了,看着心里又羡慕又嫉妒 :“几个女生围着一块手表,轮流戴在自己的手腕上,都舍不得摘下来,舍友还在一旁紧张叮嘱着‘小心点,别摔坏了’。”陈女士说,当时手表就是有钱人的代称。
90年代:骑自行车很“拉风”
今年40岁的阿素,高中就读于顺德一中,199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涯。看着现在五花八门的手机,阿素感叹地告诉记者,“那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手机是什么,连传呼机都没有”。但是由于当时顺德的经济比较发达,每个月有120元生活费的阿素,成为了同学们眼里的“有钱人”。“那时候在校道上骑自行车,是一件很‘拉风’的事情,同学们都羡慕得不得了。”
00年代:花3000元组装电脑
今年29岁的喻绛,也是顺德一中的校友,2005年就读于哈尔滨理工大学。说起大学入学时的装备,喻绛说由于当时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好,他花了3000元自己组装了一部台式电脑,带着几样简单的物品就踏上了北上的火车。“一部二手的诺基亚,一台组装的电脑,几件衣服。”喻绛说,这就是他入学的全部装备了。
■记者手记
装备都是“浮云” 心态才是重点
如今,手机和电脑已成为了入学装备的必需品。与以前的装备相比,如今大学生的入学装备似乎显得特别的奢侈,可这也不过是经济发展的表现。现在的高配置手机和电脑,其实与80年代的手表、九十年代的自行车、00年代的原装电脑并无两样,都是各个时代的奢侈品。
每个时代都有专属的奢侈品,我们以旧时代的环境去评估当下的学生装备,未免显得可笑。其实一切的装备都不过是“浮云”,大学新生们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大学生活才是重点。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