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资讯 > 本土速递 > 社会万象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传统民俗:要展示舞台还是要个性情感?



源自清初乾隆年间的鱼灯舞,是渔民们向上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祭祀手段,如今的表演者多数年岁已高。


  顺德城市网消息 (见习记者湛承姝) 锣鼓柜、飘色、龙舟说唱……这些几百年沉淀下来的顺德民间艺术,是顺德人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也因有祈福含义作为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撑。这些民俗在首届龙舟文化节展示时,吸引了广大群众的目光,但这也不禁让关心传统民俗的人士心生疑惑:传统民俗是否可以通过更多的展示舞台向人们释放魅力?而个性情感又如何保持呢?

要传承,普及推广需先行

  “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依托传统民俗和民间节日,让人们能在传统民俗展示所营造的氛围中感受民族文化。”从事民间文化研究工作三十多年的原杏坛镇文化站站长邓家声说,正是传统民俗提供的肥沃土壤,传统文化才得以生存。

  而如今,时代的更迭让许多优良传统习俗面临衰退断层的危机。虽然富含文学、民俗、音乐等多方面的价值,但是像说唱龙舟这样的民俗却因时下年青一代价值取向的转变,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少有主动拜师学艺的人。

  要传承,首先需要了解,倘若见都不曾见过,对传统民俗没有兴趣和情感,传承便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提法。“保护老艺术者们,也培养年轻人对传统民俗的兴趣,才能解决断层问题。”邓家声告诉记者,只有政府和多方力量创造条件,让表演者有舞台演出,让市民有学习的机会,民俗文化才能普及,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要展示,扶持舞台不能少

  如今多样化的娱乐形式减少了民间文化的受众市场,但邓家声认为,即使民俗的推广因市场缩小受到影响,也还是会有一部分人喜爱。“政府需要创造市场,让喜欢唱、喜欢演的人有表演场所。假如受众市场大,表演者声誉又高,必定能吸引大量市民学习民俗。”

  “办文化活动不光要在一个固定场所,还要让广大的老百姓都有机会观赏。”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总干事周本波也表示,发展中心接下来打造的文艺活动,将努力与各个镇街沟通好,给传统民俗更多的展示舞台。

  据了解,杏坛镇自1984年前后开始对锣鼓柜等民俗进行挖掘和保护,集纳民间艺人的声音,利用政府力量对其进行扶持,加入符合时宜的人为创作内容。多年来杏坛镇利用其丰富的民间民俗艺术资源,对全省的传统文化保护起到了较好的借鉴作用。

  “政府要给予表演者扶持,保证演出者有一定的收入,不能让表演者承担亏损,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邓家声直言,文化要发展,文化传承人也要生存,只有让表演者们无后顾之忧,不独自承担过大的经济压力,才能更有利于民俗文化长远的发展。

有个性,更具情感和价值

  首届龙舟文化节,无论是规模、投入,还是收益上,都取得较为可观的效果。本次文化节把以往单一的龙舟比赛变成了一个大型文化盛会,除了有应时节的赛龙舟,还整合了很多顺德民俗文化进行展示。

  “很多以前听过但没见过的民俗,在这次的文化节上见识到了。”来顺德工作多年的新顺德人龙先生说,虽然跟自己湖南老家的民俗有差别,但是看着这些传统民俗,相似的情感让自己很是感触,仿佛回到自己的幼时。

  跟龙先生有一样想法的市民不少,利用端午节,把大量传统民俗聚合,有利于借此普及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邓家声对此有较为辩证的看法。“这样的活动偶尔举行是可行的,但整合大量民俗,容易失去这些民俗原本的特色。”他认为,长期如此,民俗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味道。

  “在对应的时节搞相应的文化,这种文化意义才能凸显,文化才能根植,才能长远。”邓家声说,每种民俗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因每种传统民俗有其特殊性,假如失去个性,民俗展示便只是一个表演,失去其背后富含的意义和情感。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看病途中突然中暑,幸有民警紧急施救
下一篇:大蛇进民宅“乘凉”,龙江警方徒手抓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