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民俗和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刘欢 见习记者湛承姝) 一场大雨过后,原本暗沉沉的顺峰山公园逐渐变得明亮起来。迎春亭里洪亮的说唱声和铜锣声,把原本站在远处牌坊下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吸引了过来。
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这一天,除了赛龙舟、吃粽子之外,极具特色的民俗表演也是不能缺少的一环。为庆祝端午节,龙舟说唱省级传承人陈振球和他的三个小徒弟受邀,来顺峰山公园龙舟文化节表演说唱。
龙舟说唱是始于顺德的一种吟诵式歌谣,运用大量日常口语,乡土味浓郁。对于已经唱了40多年龙舟说唱的陈振球来说,这三天的表演并没有什么特别。近三年,大小节日的活动场合陈振球都会带着自己的徒弟,为市民表演这种已有260多年历史的顺德民俗活动。
古今结合,年轻人也爱古老民俗
陈振球胸挂锣鼓,手持木雕龙舟,用他有些沙哑粗犷的唱喉,操一口地道的顺德音,唱着那些自编自写的的唱词,“近日桂畔湖上欢声响,正是飞舟逐浪耀城乡”。压着韵脚的唱词像烧炮仗一样不断冲口而出,然后缓慢拖腔结束,唱到激情处,小锣突然一击,故作惊人之态。这样的说唱方式简朴平直,风格活泼,一曲毕,掌声一片。陈振球人称“辉叔”,顺德龙潭村人,是有着40年说唱经验的省级非遗传人。
如果说辉叔的《龙舟夺锦》应了时节,增添了节日气氛,那伦教九叔的《颂顺德》便是让顺德人心情澎湃,自豪无比。“唱词写得真好,把顺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现状融入古老的艺术中。”带着孙子来参加龙舟文化节的古先生觉得,这样新老结合的说唱形式很有看头。
唱完一曲,九叔脸上的笑容依旧。“我们的民俗唱说很多时候唱的是古人旧事,这些只适合老年人听,年轻人不爱听。”九叔说,他希望他的说唱能有教育意义,让年轻人爱听,让年轻人听了能有所收获。
说唱龙舟,我就是未来接班人
民俗是一个地方风情的展示,一个地方文化的延续。然而在今天,很多民俗的传承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在龙舟文化节现场,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民俗表演者都年数已高,许多传统民俗依旧姓“老”。而有的年轻人虽然对此也感兴趣,却停留在“看热闹”的层次。
谈起传承,辉叔略有失落地对记者说,现在很少有小孩能像他们小时候一样热爱这些民俗活动。“小时候,我们是追着老一辈表演者的演出去看,听着他们唱,然后模仿他们的腔调。”但在辉叔看来,现在已经很少有小孩会这样做了。
虽然年轻一代的积极性不高,但值得高兴的是,由于政府的重视,民俗开始在学校普及开来。辉叔告诉记者,在杏坛文化站的筹建资助下,他们于2006年成立了龙舟说唱培训班,接收了部分从学校推荐过来的学生。据了解,辉叔的三位徒弟就是杏坛麦村小学选拔出来的优秀小唱将。
脸上画着淡淡的妆容,一手拿锣,一手拿木棍,三个徒弟在众人面前唱起龙舟来激情洋溢,眼神与音乐配合默契,三年的训练和登台演出让他们的表演显得很从容淡定。
起初觉得龙舟说唱有意思,每天至少3个小时的反复训练,多少有些消磨了他们的耐心。要是有什么演出,他们还要周末不休息加强训练,这都曾经让三个稚嫩的小男孩对龙舟说唱止步,但是辉叔的坚持打动了他们,一次次的登台演出也让他们收获了不少的掌声,对龙舟说唱的喜爱也逐日增加。
在辉叔看来,三位小的接班人还没能挑起把民俗传统发扬光大的重担。但是,新鲜血液的加入至少让他看到了希望,这些年轻力量将有机会把这些民俗遗产相传下去。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