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膏煎是从古人寒食节时所食的一种叫“膏煎”的食品发展而来的,后来也称膏环。如今,大良膏煎用白糖、猪油掺和面粉油炸而成,状如两个并排的环钏,色泽金黄,更加松脆酥香。生活在顺德的你,有吃过大良膏煎吗?
大良膏煎也是一种油炸面食品,于寒食、清明节上市,用于祭祀。此品来源于古代的一种名食--柜妆。屈原《楚辞·招魂》有“矩粒蜜饵”之句。据《齐民要术》与《说文解字》记裁矩妆即膏环。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也有“膏环以面”之载。
《中国烹饪百科全书》编委李秀松先生认为,如果扣《齐民要术》的“膏油煎之”缩写,则可与现在的膏煎同名,考虑到岭南在战国时代属楚国,膏煎两头呈“环钏之形”。
顺德民间认为“环”与“还”同音,寓有欢迎祖先之灵“还”家受祭之意,正好与《招魂》意蕴吻合,折射出顺德人的崇祖观念。从中,我们也能把顺德饮食文化的根源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荆楚文化。
清明节“太公分猪肉”时,必同时分膏煎以祭祀祖先。一般家庭,都用圆形粉盘装载膏煎,层层叠高,供奉于祖先灵位前,一直供奉到墓闭。期间会更换数次,保证祖先能“品尝”到新鲜味美的供品。为向祖先表达敬意,以前有些膏煎体积特大,近一斤重,两寸高。
膏煎的美食制法是:以水油面团加糖做上下两层薄皮,夹着中间猪油酥面团做的酥心,横切成手指大小的长条,两头屈向中间,使之成两只相并的玉钏形,油炸至熟即成。大良膏煎色泽金黄,外层光滑松脆,内层油酥“飞边”呈蜂窝状,酥脆香甜。
每在清明时节,品味着美味可口的膏煎,缅怀着先人的功德,追溯着家乡饮食文化的源流与家族绵远悠长的历史,确有一番别样滋味涌心头。
来源:编辑整理(素材摘自《美味顺德》)
编辑:李晓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