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改革 > 社改直击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陈村:司法社工探路,从被谩骂到被温暖



服务对象开展社区服务发光发热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邹建华) “司法社工”于顺德而言还是个新事物,这一新事物在陈村开展尝试。接近两年的尝试,以社工介入社区矫正,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司法社工”也成为陈村镇在社会创新方面的典型案例。

  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里规定,司法机构须对社区矫正人员定期组织集中法治教育和进行个别谈话教育,实施心理矫治。同时,司法所还需带领社区矫正人员开展社区服务8小时。

谁能做得更专业?社工!

  但陈村司法所相关负责人坦言,各地普遍无法做到完成“8小时教育、8小时服务”目标,原因是基层司法所事多人少,且政府人员承担该项工作容易造成服务对象的抵触。

  据了解,陈村司法所目前有4人,专职管理社区矫正人员及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只有1人,而陈村需要进行社区矫正的人员及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约有200人。

  陈村司法所所长李威坦言,不仅是需要帮扶的人员数量较大,且社区矫正本来也是一项“技术活”。“我们在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方面也并不擅长,也常常遭到帮扶对象的抵触。”

  在此背景之下,2012年,陈村决定引入“司法社工”,以社工专业方式有效引导需要进行矫正的人员及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适应正常生活。

  李威表示,部门希望社工发挥其专业的沟通技巧及活动组织能力,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社工服务,希望避免服务对象对政府角色的抵触情绪,且使服务更专业化,同时也弥补了司法所人员不足的问题。

彩虹社工站团队“作战”

  记者了解到,早年上海、深圳、广州等地也尝试引入司法社工,为易犯罪人群提供服务,但多以派驻岗位的形式进行服务,且多为1至2名社工,人员有限,个别人员某些方面能力欠缺无法弥补且出现过多参与司法部门其他工作等情况。

  为了避免上述几个地区的问题,陈村采用项目化运作模式,设立“彩虹社工站”,让社工集合在一起单独办公,发挥团队优势。现时,陈村司法项目团队囊括了社会工作、心理学、法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服务能力全面,且工作安排有独立自主权,不参与司法所其他工作。

  其实,彩虹社工站也并非一开始就运作效果良好。据介绍,正是由于服务对象特殊,对社工能力要求高,可参考经验少,没有充足经验的社工很难胜任“司法社工”,因此,彩虹社工站刚开始虽做了大量工作,且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出现经验不足,工作方向不明确等问题。

  为此,陈村司法所根据工作要求、之前开展工作的经验,于今年梳理出社工站具体工作任务表,并制作考核制度,更换了一家对陈村更熟悉的本土社工机构——宏德社工,使社工站工作变得有序起来,效果大大提升。

做居民关系的“润滑剂”

  有了工作任务表,社工站首先建立起与司法部门、公安、村居(治保会、综治、维稳)等的合作,建立了两月一次的常规工作会议,及时的服务联系机制,搭建起司法所、公安、村居等资源集中的大平台。然后利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整合社会资源及借助相对应的资源平台等开展服务。

  在社区矫正人员法治教育方面,社工站将内容进行分类,注重个人、家庭、社会类法治知识全方面覆盖,每个月固定一天作为法制教育活动日。在个人法制教育方面,社工站会举办不同主题的心理和认知课程,引导社区矫正人员释放自我压力情绪,接受来自综治办的的监督和管理,并逐渐融入社区生活。

  在家庭教育方面,社工站会举办压力管理、夫妻关系、子女教育、婆媳关系等与社区矫正人员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讲座,并组织其未成年子女的户外拓展活动,协助社矫人员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特别是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充分利用家庭的情感支持、社会化功能,帮助其克服危险心结或终结危险关系,正确面对及处理困境,及时调整自己,预防再次触犯法律。

  在社会教育层面,社工站会组织在陈村镇各村居进行一系列的法治宣传巡展活动。组织社区矫正人员提供活动策划、节目表演、义工服务等,鼓励社区矫正人员透过自身实践的方式强化法制教育的学习效果。

  在法治教育的形式上,除常规的讲座类型外,还有如观影、视频分享、户外宣传等,增加教育的趣味性和学习效果。而在社区服务方面,社工站更是发挥特长,开展各种服务,还成立彩虹义工服务队,激发服务对象热情,发现自身价值等。

  截止至2014年8月,陈村镇彩虹社工站共组织法制教育活动10场,安排社区矫正人员参与466人次。为社矫人员组织社区服务活动95场次,社矫人员参与466人次,直接为居民提供知识宣传、康复训练、专业技能支持等服务8542人次。



彩虹社工站服务对象成一个集体


难题仍在,难满足需求

  陈村司法所所长李威给彩虹社工站好评,他说,希望陈村司法社工发展服务模式能为顺德司法工作提供参考。尽管彩虹社工站经过努力与创新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司法社工发展的时间不长,很多服务都是在摸索和尝试中进行,难免会出现问题。如在一些服务项目的推行初始阶段,会遇到社矫对象比较强烈的抗拒,甚至到现在,也有一小部分的人员不理解、参与服务。

  不仅如此,彩虹社工站负责人之一李奕明坦言,即使有了彩虹社工站,每月完成8个小时法制教育比较有难度,且难以保证效果。一次过举行长达8个小时的法制教育,这对于在监外执行的人员来说不太现实。但如果分为几次完成,对于社矫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又是一个极大的困扰,有可能会造成社矫人员的集体“不配合”。

  此外,李奕明也道出了司法社工的苦,他说,彩虹社工站现时的服务对象包括了社矫人员、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刑释人员,群体人员数量比较多,只有3人的配置已不能满足服务发展的需要,周末加班几乎已经成为了工作常态。

  对于下一步对策,李奕明也有所打算,他说,彩虹社工站将加强与其他镇街、地区司法社工项目的沟通交流,吸取经验,得到启发,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同时也计划联系高校、法律方面的专家、资源的司法工作人员,组成一个顾问团,为司法社工的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务指导。

■一线体验

社工:不被理解,男人都被骂得快哭了


  项目开展初期,最大的困难就是遭遇抗性。我们上门走访时很难碰见服务对象,有时他们觉得我们就是来管他们的,是政府的,所以不让社工进门。有时要连续拜访三次,经详细解释,才会让社工进门,有的则一直不让进。服务对象对司法社工的认识还需要过程,社工也还需更多时间与服务对象解释、沟通。在这点上,我们都花了近半年时间,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关系。

  难进服务对象家门与内心,其实很大原因是,社工只能给到精神上的帮助,不能给到物质上或者低保条件认证、就业等方面的帮助,他们认为没有作用。有些人不配合法制教育与社区服务安排,迟到、早退、上课扰乱纪律、开展服务时不动、干脆不参加的都有,而有的来了却很不耐烦,会一直骂社工,我们一名男社工助理都快被骂哭了。

  虽然政府对司法社工非常重视,也给予支持。但陈村司法社工站按政府配备,只有3名工作人员,面对几百名服务对象,3人不可能有更多次走访等其他服务。另外,资金问题也会影响到办活动的效率、效果,社工不得不走访企业寻求帮助。

  社会及企业对三类人群的认识也要加深,很多企业一听说吸毒人员等都决定不接纳其当工人,如果能从体制上,像要求企业接纳残疾人当员工一样有义务,让企业有接纳三类人群就业的指标考核就好。

  另外,企业慈善方面认识也需改变,企业出资做慈善,一般认为他们更应该帮助残疾人、低保户或老人,并认为是要给“更需要帮助的人”,很不愿意给那些曾经犯过错误的人。他们应该要认识到,这些社区矫正人员等也是非常需要帮助的。

  不过欣喜的是,服务对象对社工基本理解了,半年过去,大部分也都积极参加法制教育和开展社区服务,有些彩虹义工服务队队员还经常询问社工站有什么活动,并强烈要求参加。今后我们将加强义工服务队的团队意识,让他们互相沟通、理解,发挥部分服务对象的专业能力,服务社会或带领其他服务对象组织、参加互动,不仅实现“助人自助”,还实现助人去“助人”。我们希望今后的法制宣传互动,直接让表现好的义工负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看到服务对象的改变真的很高兴。有一个义工听说我们想组建话剧表演队,多次询问进度并要求参加,还跟社工做朋友,把社工站当成了活动组织地,生活好去处,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温暖与欣慰。

■建言献策

彩虹社工站负责人李奕明


  1、彩虹社工站将加强与其他镇街、地区司法社工项目的沟通交流,吸取经验,得到启发。

  2、政府加大投入。

  3、联系高校、法律方面的专家、资源的司法工作人员,组成一个顾问团,为司法社工的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务指导。

司法社工站站长柯晓霞

  1、增强司法社工“影响力”在香港,司法社工会提前与犯罪嫌疑人建立关系,可以直接为服务对象出具情况报告书,影响判决结果,在后期服务中,还可出具服务对象情况报告,影响服务对象考核成绩,也可为服务对象出具符合低保条件鉴定,而在内地这些都没有,所以对服务对象的牵制力或帮助手段相对少些。所以,体制上要进一步支持司法社工。

  2、加大司法社工的宣传,缩短社会对司法社工的认识、认同、支持时间。

  3、成立服务对象义工队,加强义工服务队的团队意识,让他们互相沟通、理解,发挥部分服务对象的专业能力,服务社会或带领其他服务对象组织、参加互动,让他们不仅理解“助人自助”,还实现去“助人”。

陈村五星级义工梁淑鸣

  我也经常接触那些想改过自新的人,之前也有想法建庇护工场,但成本太大,也需要土地。如果有企业或慈善会支持,司法社工就可以更集中地辅导服务对象,并获得企业认同,同时让企业认同,让更多市民了解,看到这些人人性中更多美好的一面。

市民王先生

  项目怎么做更应看实际中得出的理论知识,听实际中摸爬打滚中过来的总结,政府应更加重视这一社会问题,加大投入,提供更大的平台,政府也应加大对三类人员的宣传,改变社会对他们的看法,宣传正面形象、司法社工工作成果。

■延伸阅读

陈村探索:让社会组织成为活跃因子


  陈村以法治镇闻名,法治创新中的“六大机制”享誉全省,社会治理与创新有较好探索基础与氛围。随着顺德三大改革的推进,以及社工服务的普及,陈村镇在社会组织陈村总商会承接政府职能、司法社工、残疾人培训帮扶、社工培训党员等方面探索走在全区前列。

  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陈村镇建设并优化“花香家园”社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开展各类社工服务,并通过社工带动党员志愿者的形式,发挥社会力量。

  而陈村总商会作为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则被认为是“典范”。陈村总商会还用好用活陈村总商会慈善基金,集合社会力量,建设陈村总商会大厦。除了陈村总商会基金,慈善救助方面,陈村积极发动社会各界成立慈善冠名基金,共有6个慈善冠名基金。

  法治镇建设方面,陈村镇从“大乱”实现“大治”后,将法治镇建设重点工作定在了“法治宣传”上,新增了1所学校、3个村居建设法治文化设施,同时利用媒体、村居LED屏、法治公园等渠道宣传法治。陈村还明确村(社区)一名副书记专抓法治工作,建立村(社区)法治工作季度例会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村(社区)法治建设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陈村还积极在村居中设立律师工作室,并以南涌社区、绀现村、大都村和石洲村作为试点,提供律师服务,引导市民通过法律途径表达诉求。陈村镇还针对服务社矫人员、安置帮教对象、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及信访人员,购买“司法社工”的服务,目前,依托社工服务专业能力,服务成效开始呈现,并逐步形成品牌,实现从单纯管理到服务管理的转变。

  去行政化也是社会创新运作的“革命”性举措。陈村文体联合会的改革创新就是如此,今年,陈村镇文体联合会第三届理事会特别邀请了众多社会企业家作为文体联合会顾问,确定会长也由社会企业家担任,使文体事业发展“去行政化”,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文体事业。此举在增加文体事业发展方面的资金的同时,增强了社会各界对文体事业的关注及责任感。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杏坛:“一站式”社会服务,送入百姓家 
下一篇:北滘:创新丰富生活,专业与质量被期待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