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新平
据本地媒体报道,国务院扶贫办于12日发布了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结果,共有10个单位和个人获奖,其中,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获得创新奖,是广东省内唯一获该奖的企业家。
在顺德,企业家乐于做公益慈善的风气浓郁,让人感到欣慰和温暖。作为顺德慈善家的代表人物,杨国强先生的善举在顺德可谓妇孺皆知,尤其是教育扶贫方面的大手笔,有着全国性的影响,如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王行所言“杨国强的教育扶贫许多做法全国唯一,对扶贫教育事业有借鉴意义”。杨国强先生获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的确实至名归。
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香港大慈善家邵逸夫先生的回答是:“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慈善家”;那么,慈善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应该就是对百年大计之教育的扶贫,这点毋庸置疑。
而教育扶贫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杨国强先生教育扶贫的创新之举。据《人民日报》报道,其创新体现在三点:一是办学扶贫,创办全免费高中、大专;二是助学扶贫,首创“道义契约”传递爱心;三是职教扶贫,扶贫扶到根子上。
这三点显然同样重要,无高下之分,它都为优秀的寒门学子敞开了学习深造、改变命运的大门,可谓功莫大焉。而杨氏独创的“道义契约”传递爱心的教育扶贫举措,笔者以为当属教育扶贫的最高境界。
杨国强先生以其直接扶助心灵的爱心之举,响亮地对刚才的问题作出了铿锵的回答:教育扶贫的最高境界是道义和爱心的传递。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人穷志不短”一说,并激励了无数出身卑微者走出了自信的成功之路。可很显然,这一说法正在沦陷。以目前高校的教育理念来说,普遍急功近利。高校以培养企业家和挣钱机器为目的的急功近利,与培养对社会和他人有用之人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而杨国强先生教育扶贫的“道义契约”,正是以实际行动,对业已走偏的教育理念,作出扭正的有益努力。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的贫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贫穷。同理,社会慈善机构或热心人士资助一些穷困学子完成学业并不难,难的是通过教育扶贫,让这些受助孩子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道义和爱心培植,并通过他们的感恩和回报,在全社会进行一代又一代的道义和爱心传递的接力。
就具体受助的学子来说,如国华纪念中学的学生们,都是品学兼优的苗子,在杨国强先生的教育扶贫下,他们定然能够世俗意义上的“成材”,而杨国强先生的初衷并不仅限于此,他更看重一个学子的品质,他希望的是,每一个受助学子走上社会之后,都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益对他人有益的人,从而达到人格意义上的“成材”。
道义和爱心传递作为教育扶贫的最高境界,其境界之高远正在于此,因为,它改变的不仅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命运,更是一代人和一个社会的命运,它关乎一个民族优秀精神基因的传承。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