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元
去年5月,顺德启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行商事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住所和经营场所三分离的措施,大大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激活了市场活力,收到了实效。今年1~3月,顺德区新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有1531户,同比增加42%;新设立的个体户有2275户,同比增加24%。
实践证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必须继续深入推进。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全区登记在册的商事主体数量已近12万户,随着以“宽进”为特征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可以预料将来新增加的商事主体会越来越多,而顺德区从事一线监管执法的人员只有区区250人左右,两者形成了严重的“几何差”现象,面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严监管”的要求,压力可想而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保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继续深化的关键之所在。
此前,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一些行业领域,因为监管的缺失,很多企业、工厂偷税漏税、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甚至垄断该行业,欺行霸市,为所欲为,存在“涉黑”嫌疑,严重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给政府和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当前,顺德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放开“市场准入”这个闸门的同时,如何以现有监管力量做好监管工作考量着政府的智慧和技巧。
笔者认为,化解政府监管人力不足劣势,补牢监管“篱笆”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政府可以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加强监管力量。政府通过向行业协会、商会及专业技术检验检测机构等社会性组织购买社会服务,让这些社会性组织对商事主体进行监管,将监管信息定期报送给政府,提高政府执法查处效率。把社会性组织巧妙转化为监管力量,可大大减少政府监管压力,并达到补牢监管网的目的。二是政府要建立统一的商事主体信息公示平台,录入商事主体各方面信息,包括商事主体登记、资产状况、监督管理、信用记录、违法违规记录、年报备案信息等,并随时更新这类信息,一方面,让新闻媒体、人民群众通过这个平台对商事主体进行严密的无缝监管;另一方面,通过公示,达到商事主体自律的目的。
当前,顺德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正逐渐步入深水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越来越多,但只要在放开搞活的同时补牢“监管网”,我们就会牢牢抓住工作的主线,有条不紊地按照既定方针推进改革的各项工作,铸就顺德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