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识别红绿灯语音导盲拐杖,能唱歌、跳舞、陪聊天的机器人,智能垃圾桶,机器人“大黄蜂”跳舞欢迎嘉宾到场……
2023年顺德区大良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阶段性成果展示暨学术交流活动举行。
5月9日,AI赋能 同享未来——2023年顺德区大良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阶段性成果展示暨学术交流活动在顺德区世纪小学举行。大良街道各教育集团、教育共同体现场展示了人工智能教育办学成果。
创新开展科创教育
人工智能教育100%全覆盖
作为顺德区的经济、教育中心城区,大良肩负教育创新,引领、人才培养的使命。
一直以来,大良教育创新举措不断。“品质教育”八大措施出台,23条落地方案解决市民急难愁盼的教育热点问题;集团化办学牵引整个共同体发展,实现集团成员校美美与共……近期,大良还提出了要创建“现代化窗口学校”,开展“新优质学校双创行动”,并与武汉大学展开“大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合作。在顺德教育“四好工程”引领下,大良从管理体制、教育理念、队伍建设、教学教研、育人方式等方面全方位推动教育创新与发展。
机器人“大黄蜂”跳舞欢迎嘉宾到场。
其中,在科创教育方面,2021年开始,大良开始全面普及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公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分为“示范校、标准校、基础校”三类推进,AI教育犹如一颗颗种子,播撒在大良各所学校的沃土上。
近年来,大良街道财政持续投入,创建“凤城少年科创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3所人工智能示范学校、9所标准学校、9所基础学校;与国内著名高校合作,试点在人工智能特色小学、初中开设AI人工智能创新拔尖人才课程,率先开展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个性化学习与差异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大良街道各教育集团、教育共同体现场展示了人工智能教育办学成果。
锚定教育创新引领目标,大良教育办与广东省电化教育馆、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局共同创建人工智能教育试验区,实施《省、市、区共建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三年行动方案》。
可喜的是,经过第一阶段的工作努力,大良达成了学校人工智能教育100%全覆盖的阶段性工作目标,以“五育”并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为出发点,探究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及主题活动,扎实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课程、课时、教研常态化,人才培养进阶计划。
点燃学习激情
从沉迷网络游戏到逆袭考上名校成佳话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参观了大良人工智能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阶段性成果展示、观摩人工智能课堂和技术赋能下全学科应用课堂。
李钰涵正在介绍“智能识别红绿灯语音导盲拐杖”。
在展示区,顺峰小学四年级学生李钰涵介绍了她的作品“智能识别红绿灯语音导盲拐杖”。“我这个作品可以智能识别红绿灯及路线距离,而且配有智能语音提醒。”李钰涵介绍道,这个作品曾获得香港国际发明大赛金奖。
应用课堂展示上,世纪小学六年级学生洪柏涛正在课堂上操控着鲸鱼机器人。他说:“我从四年级下册开始学习编程,过程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师兄师姐进行讨论,老师也会及时给予我们帮助。从四年级下册到六年级,我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受益很多。”
现场,大良学子热情介绍自己的作品。
顺德区世纪小学校长孟宪萍介绍,世纪小学从2005年开始探索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受益学生从每学年八至十人,到现在两千六百多人。世纪小学人工智能教师团队从一位老师的默默耕耘,扩展到一个团队,乃至跨越全区的AI教育共同体。孩子们迈出校园后,迎接他们的是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天地。其中现在就读于北京大学的世纪小学优秀学子就有3名。“大良人工智能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长久且持续的。”孟宪萍说道。
例如,世纪小学毕业生吴冠劼,现就读于北京大学。他曾获得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WER/2013中国锦标赛 WER小学组季军,第十一届广东省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活动(小学能力风暴WER能力挑战赛)一等奖。
世纪小学科创类获奖学生代表精彩表演。
“机器人的学习于我而言是一段难得的可以升华个人认知和开拓科技视野的经历。”凤城实验学校2017届毕业生李劲,现就读于武汉大学土木工程智能建造专业。他觉得,机器人的学习让他逐渐养成了细致耐心的性格,并于当时的全国机器人大赛中也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大良人工智能教育更是有让学生“放下游戏,逆袭学霸”的佳话。顺峰中学2011级学生冯庆生曾沉迷于网络游戏,是学校的WER机器人社团活动点燃了他对机器人炽热的学习激情,他将这份学习的热情和钻研的劲头用到了学习上,学习上随之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初中三次获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冠军。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顺德一中,并在高考以高于重本80分的成绩考入暨南大学。
把脉未来
用人工智能赋能大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当天,两场人工智能教育学术交流暨高端论坛在顺德区世纪小学举行。
两场人工智能教育学术交流暨高端论坛举行。
“今天的活动对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工作进行阶段性梳理、总结和分享。”大良街道教育办主任伍时宪表示,活动还邀请了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共建单位的领导,国内人工智能业界的专家学者开展高端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大良人工智能教育把脉,引领大良在下阶段的创建工作中,优化顶层设计,进一步突破“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等级认定标准研究,人工智能课程与评价体系开发”等重难点,引领大良的管理进一步创新、理念进一步转变、学教进一步升级、质量进一步提升,从而为大良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大良师生分别分享人工智能课程从教、学习经历。
接下来,大良将继续完善好、运用好中小学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等级认定标准,同时开发师生人工智能智能认证系统。大良还将采用课内、课外430课程相结合的课堂模式,推进兴趣社团、研学实践、特长提升,全员普惠等多种形式的人工智能教育试验。
此外,大良还将继续推进人工智能跨学科融合研究,促进教学变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承办更多的高级人工智能赛事,让师生得到更好地锻炼和提升;用好政策杠杆,制定激励措施,搭建更多的学术交流平台,培养更多金牌导师、促进更多学生成长为创新拔尖人才,打造更多的人工智能教育特色品牌学校。
其中,5月6日,大良在华侨小学启动“教育创新月”活动,以“聚焦双新、激发动能”为主题,进一步推动大良的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此次举行的人工智能教育试验成果展示与学术交流活动,是大良科创教育坚守改革、创新的缩影,也是大良教育在育人方式上的一种创新与探索。
开幕式现场大合照。
“大良人工智能教育普及面广,学生受益多。”东莞东城第五小学赖冬梅说,顺德区世纪小学一年级就开设了人工智能教育,且课程设置具有递进性、衔接性,这一点是值得他们学习。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中部郑旭淳感受到了大良人工智能教育开展的广泛性、全面性,也期待有更多跨学科的成果展示。
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电化教育馆馆长唐连章肯定了顺德区、大良街道开展的人工智能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他表示,顺德区开展“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大良街道与广东省电化教育馆、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局共同创建人工智能教育创新试验区,实施《省、市、区共建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三年行动方案》,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做出了积极地探索,形成了阶段性的经验,在师资培养、课程建设、硬件投入、育人成效等诸多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可圈可点。
编辑:梁碧柔、张梦婷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