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凤城有话民意征集专题。
老旧建筑如何活化?独特的地域文化如何传承?积淀下来的故事如何讲好?
8月4日,大良民意民智项目“凤城有话”座谈会在大良街道办事处举行,各界代表围绕“如何让金榜—莘村片区焕发新光彩”主题,讨论1.2公里旧街的活化提升。本次活动由大良街道办事处、政协大良联委会、顺德城市网联合举办,吸引了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决咨委委员、行业代表等各界人士参与。
金榜—莘村大街改造提升项目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预计今年10月可动工。当日,项目规划设计单位介绍了改造提升方案,整个金榜—莘村大街根据空间和风格形态以及管辖属地分成两大区段;北段金榜大街主要表现市井生活形态重点打造金榜入口,庙前广场特色牛乳街与市井风情的花园街,以反映七十——九十年代村民城镇化风貌;南段的莘村将重点展现清末民初的空间格局,充分展现崇文尚善,工商繁华的场景,重点恢复苏巷、青云文社、龙家宅院等老铺、作坊的风貌和室内外空间场景。
“凤城有话”座谈会围绕“如何让金榜—莘村片区焕发新光彩”进行讨论。
跟随城网君,听听座谈会上各界代表的观点——
改造要尊重和贴近居民的需求
金榜-莘村大街由北帝庙入口到华盖里入口,全长约1.2公里,贯穿金榜社区及南华社区。由于莘村片区于古时主要是大良居民的聚居地,集中了不少大户人家,因此保留大量岭南特色的古建筑,街巷里多展现清末民初的建筑风貌。莘村大街是大良中心保存得较好的近代古村落,街长600米,住户600户。
而金榜片区在同时期主要是农村区域,因此金榜上街的建筑属于比较后期的产物,展现的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街道风貌。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江芳表示,改造提升应尊重居民的需求,合理安排主题空间、生态空间、运动休闲空间、文化交流空间和营运创收空间。对此,顺德区政协委员李庆帮也认为,旧区改造首先要结合原居民的意愿,然后发挥现有设施的作用,减少投入成本,提高经济见效速度。
顺德区政协委员、顺德城市网执行主编杨海梅说到,每次出去旅游,最不想去到的景点就是看不到人,只有建筑和模仿的东西,自己更希望通过与人交流,了解当地的人情味和烟火气,为此,她建议金榜—莘村片区改造要和其他旅游景点差异化,保护原居民的空间和生活,避免出现“客进民退”的遗憾。
与会代表踊跃发言。
讲好故事才能带旺人气
金榜—莘村大街积淀着汉代的南越古风、宋末的移民痕迹、明朝的垦荒历史、清代的学善风尚、民国的工商辉煌,共和国时代的与时俱进;更走出清末邮政尚书龙建章、当代慈善大家梁銶琚等。如何讲好该片区的故事,成为讨论的焦点。
上世纪60、70、80年代,顺德区政协委员、广东宝丽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中平就居住在金榜—莘村片区,他认为这条1.2公里的旧街,历史的挖掘工作才刚刚开始,片区的历史文化和特色与上海的田子坊有相似之处,值得参考。同时,他建议盘活空置的国资性质的房子,建设百业金榜博物馆群,引入民间资本投资和运营,从而带旺片区。
如何把故事讲好?佛山市政协委员、顺德文化学者李健明大胆提议,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上寻找传说中的女性故事,丰富柔性空间,增加街区的吸引力。他建议,金榜—莘村大街的原居民大多是疍家人,是顺德最草根的群体,可以做一个疍家文化的展览馆,帮助游客了解他们,了解顺德。
广东顺德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部副总监廖波也提到,金榜—莘村大街有很厚重的历史记忆点,要把里面的故事挖掘好、宣传好。“过去的人们有一种精神和情怀,要将这种记忆延续下来。”
大良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陈金团认为金榜-莘村片区改造工作已有初步成果,但还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内涵、细化方案,一方面要突出片区特色,注重经典还原、做好新旧融合,另一方面优化营商环境、焕发地区生机,给群众创造一个既具情怀又洁净、舒适的环境。
当日,大良街道党工委委员、宣文办主任罗远光,大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城建局局长丘文进等领导参加了座谈会。(周源)
■相关报道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