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顺德人,甚至广府人,不少人都听说过“陈村种(棕)”这个粤语口语。那么,究竟应该是“陈村种”,还是“陈村粽”呢?虽众说纷纭,但也各有出处。那为何有截然不同的讲法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
一种说法是“陈村种”原名为“陈村粽”。相传,在陈村有家卖粽的老板,想钱想得发疯,甚至希望闹饥荒而使自家粽子大卖,亦不管闹饥荒的后果。所以大家就说这老板“得升米,望饥荒”。
由于他们家的粽太出名了,人们把他们家的粽子就叫“陈村粽”,后来,“陈村粽”说得多了,时间一长,“陈村粽”就变成了“陈村种”,含义也有了不同。
“陈村种”变成了一个俗语,它的全句的意思是:陈村种,得升米,望饥荒,得两升,冇埞装。用来形容某人有了一块钱,不管自己明天如何,一下子先吃掉九毛九。顾前不顾后,顾上不顾下,愈穷愈目光短浅,越没有钱越要瞎花,带有二世祖、败家子的意味。
陈村种亦有另外一种说法,话说陈村人用水洗脚之后,不习惯抹脚,洗脚唔抹脚,直接揈下脚揈干(甩一下脚甩干),乱咁揈,揈得快,干的快(乱甩脚,甩得越快,干得越快)。广东人以水为财,乱花钱的叫做乱揈钱,借陈村人洗脚习惯,就有俗语:陈村种,洗脚唔抹脚——乱揈。
总之后来大家就将有钱花尽,顾前不顾后的人称之为陈村种。
而一个地方俗语的来源形成如此众多说法,也足证这个地方文化内涵的丰富与独特……
(文/综合整理,编辑/飞鸟)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