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衣行业诈骗案件多发,企业须提高防范意识,部门须加大打击力度(资料图)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梁雯雯 通讯员周海民) 制衣行业是顺德的传统产业,其中均安牛仔已经成为顺德产业品牌之一。然而,随着产业的发展,产业内部的诈骗犯罪现象越来越明显。昨日(5月27日),顺德区人民法院通报称,2012年,该院共受理合同诈骗案件23件,其中涉制衣行业的有11件,涉及犯罪金额近千万元。
调研情况
空壳公司多,犯罪分子造假方式多
顺德法院的调研分析资料显示,制衣行业诈骗案件中的犯罪分子善于制造假象,他们通常会在实施犯罪前,成立空壳制衣厂或布行,租赁短期场地,以合法外衣对外实施诈骗活动。顺德城市网记者了解到,2012年,法院审理的制衣行业合同诈骗案件中,就有5件采用了上述诈骗手法。
此外,“放长线钓大鱼”是该类犯罪的另一常用手段。犯罪分子通常采取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手段,取得被害人的信任后,又以赊购、分期付款等方式大量采购货物,进而逃匿。值得注意的是,制衣行业诈骗行为还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得逞率较高。数据显示,去年审理的合同诈骗案件中,有的被害人被诈骗次数多达34次。
现在的诈骗活动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诈骗活动已经从合同环节延伸至制衣行业的原料采购、生产加工、成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犯罪分子先诈骗到服装辅料,继而骗取服装加工企业或个人签订加工合同,将布料和辅料交付加工。在没有支付加工费的情况下,犯罪分子将货物拉走,并以低于成本价出售给一些牛仔服装档口,收取货款后逃匿。
原因分析
企业防范意识不高,给了骗子机会
针对制衣行业出现的诈骗情况,顺德法院在审理案件中也对企业上当的原因进行了归纳。法院方面表示,诈骗案件多发与部分企业或个人缺乏规范交易安全保障制度和防范风险知识有关。有企业在交易中,不注重核实交易对方实际履行能力、资信状况等,甚至偏信对方捏造的虚假身份、经营等证明材料。
行业内部分交易惯例不够规范也是重要原因。据了解,目前,先收货再支付货款是制衣行业普遍存在的交易习惯。而这一习惯,正好为制衣行业频发的合同诈骗犯罪提供了机会。
此外,随着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规模较小的一些企业或生产个体由于竞争力较低,容易出现“饥不择食”的情况,以致对欺诈行为缺乏甄别力。当然,诈骗案件多发与市场监管力度不足也是有直接关系的。有关部门对制衣行业诈骗行为打击不足,容易让诈骗者钻空子。
应对之策
企业:进行交易前,多看看对方有没有照
基于上述分析,顺德法院作出相应的提醒。法院表示,要减少诈骗案件,首先是企业负责人要有防范意识,在进行服装买卖交易时,应详细查看对方是否有合法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必要时可以到工商、税务部门了解对方的真实身份、资信情况、经营情况等。同时,尽量避免采用“先交货,再付款”的交易惯例。
二是增强维权意识,遇到诈骗要及时求救。诈骗者从诈骗货物到销售需要一定的时间,受害者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案,尽最大可能挽回损失。
部门:加大查处力度,严把企业准入关
此外,执法部门也需加大对制衣行业诈骗行为的查处力度。针对诈骗者利用开设空壳公司进行诈骗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进一步严格把关制衣企业的准入条件,对存在潜在风险的企业进行重点审查。
当然,行业协会的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出来。目前,顺德已建立了纺织行业商会、均安纺织服装商会等行业协会。针对制衣行业诈骗犯罪频发的现象,行业协会可以组织成员单位共同制定制衣行业的相关规范制度,实现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此外,法院还建议,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典型案例的通报,帮助成员单位提高防骗的意识。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